昨晚饭局与刘教授激辩。我说:“读史贵在思辨,不要迷信、盲从。一位名家说的有理:历史就像一位小姑娘,任人打扮成乐见的样子。”刘大美女反问我:“那你知道说这句话的是谁吗?”我好一阵子才先后想出两个老外的名字,均被她否定。她说:“是胡适。”我反驳:“原话肯定不是胡适说的,只是他的引用比较为人熟知罢了。”
起因是席间一位中学生向刘教授请教几段明代历史事件,刘教授答疑后,推荐她阅读《明朝那些事儿》。我插话(这种行为太没礼貌,该检讨)显摆说:“还是看〈万历十五年〉比较好。因为作为学生,选择读物尤其是史料最好多严肃少戏谑。”接下来,刘教授高屋建瓴,对我开展学术扫盲。我呢,则不停地表达异议(这种行为很失风度,应反省)——
唉,又是酒精惹的祸,多少和气被它伤。
那些人我也认为很牛很有才。当年明月写明朝,十年砍柴评水浒,牛闲云揭秘西游记,号称“脸大胸小”的那个啥啥师太解构金庸 ……
一个个恣意汪洋妙笔生花,写得煞是引人入胜。前两年,我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他(她)们直到半夜三更,马桶都被坐得更光洁了。
在巨人的肩膀上起舞弄清影,确实是省力又讨巧的捷径。你看,就连大师、泰斗者如刘心武,近年不也将红楼嚼个稀烂?
花哥不才也曾斗胆歪写历史。例如《老男人也有春天》、《你是流氓你怕谁》。
所谓历史,多数是后人的加工创作。就算日记,谁不是多多少少要为尊者讳、为自己隐,尤其是经过雷锋典型,它更是没有信服力了。当然,真要大海捞针,忠实记录者总还是有的,例如广西那位烟草局长。
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无谓谁对谁错。
古人云: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尼古拉斯凯奇。为了不掉队,我今个儿强迫自己学了一天习。
我详细阅读了博友们的新文。你们写的真好,花哥不夸不舒夫斯基!美中不足的是:家里的电脑不知怎么回事儿,可以在自己博客的评论栏写回复(当然了,会不断地博客死机),却无法打开博友们的博文页面。换了挨拍的倒是能看得到,却发不了文字评论、只能发表情图片
—— 可惜了,我一肚子才华横溢的读后感。
还跳跃式地读了四大名著的一些章节。
说到四大名著,花哥一时技痒,最后给大家出两道谜语
——
1. 梁山一百单八将当中,谁是同志?
2.
四大名著的男猪脚们,贾宝玉、唐僧、刘备、宋江。有哪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可以同时适用到四位身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