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爱回忆的东西,其带来的美好经常伴随痛楚。其实是想要忘记,结果却愈加清晰,记忆极易,这么折磨。
我们害怕失去,是因为没有输得起的实力。
我自从学会码字,已经十几年不怎么写字了,除了签名。
其实我的字写得还算端正。但是,文章比字体更好。而文章嘛,大家都知道了:我的作文没有公文好,公文没有杂文好,杂文没有情书好,情书 ……
自然是没有我人好! —— 开个玩笑。
贺同学来郑一游,昨晚轮到我做东,在郑的同学们到场了十来个。一帮半老不老的男人聚会,除了拼酒玩不出别的花样。于是,再一次东倒西歪。
我们这帮人,在过去上学时期,除了花哥稍微不济,其余都是尖子生。
那时候,但凡尖子生,必定写得一手好字。这也合乎逻辑,因为熟能生巧,复习题练的多了,考试成绩和写字能力同步提高。
当然了,尖子男生,尤其是又写得一手好字的尖子男生,无一例外会吸引全班甚至更大范围的女生的更多注意。哪怕他又黑又矮又瘦——
丑得跟花哥似的。
那个年代,QQ、MSN、推特、脸书、博客、KTV、大片 ……
一样也没有,精神空间多么单一、偶像世界多么空白。小女生们盯着板报上或遒劲有力、或潇洒飘逸的美妙字体暗自思量:要是有一天自己能够收到这般巧手书就的贺卡甚至情书,哇
…… 想想就让人心动、脸红!你说,小男生们咋会没有动力去头悬梁锥刺股地苦练书法技艺?
这其实也是生于七零年代人的尴尬之处。
因为我们鲜有更多长处。
所以才会沦为影像模糊、集体失语、被边缘化的群体。
前有堵截,六零后占位已成中坚势力;后有追兵,八零后生猛聪灵咄咄逼人。又都摊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朋友啊,我们怎么能够轻松生活?
说句心里话,就俺这民间业余硬笔书法爱好者协会编外会员级的艺术造诣,以前没有大力开展情书写作运动,真是浪费大了。
那就送上一首配曲,张学友《情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