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抽烟喝酒的朋友
(2010-07-19 00:36:13)
标签:
法国过滤嘴旧世界尼古丁泸州老窖 |
分类: 酒经 |
一、先说抽烟的危害。
人们都知道尼古丁、焦油毒害,但未必知道香烟中埋伏的另外三个杀手:①杀虫剂;②香精;③烟嘴微丝。
2001年,豫西南某市卷烟厂烟草醇化仓库所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投用半年左右即告瘫痪。设备返厂检查,发现内部元器件腐蚀严重,于是,花哥和技术人员一同赴现场蹲点探究,最终查清原因——所谓的烟草“醇化”,其实就是按不同牌子和档次的卷烟的定型配比、间隔一定时间对库内的成品烟叶、烟丝轮番喷洒香精、酒精等多种添加成分,操作期间不断翻晾均匀;为了杀灭寄生虫,还要定期喷洒杀虫剂;上述工序采取封闭和全淹没方式;连电子原件都能蚀穿,可知它们的毒害性有多强,并且,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怎么可能不残留!
杀虫剂和香精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花哥就不用再讲了吧?
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焦油、亚硝胺等40多种致癌物质,这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为了不失去市场,烟草制造商想出妙招,给卷烟装上一段过滤嘴,说是这样可阻断有害化学物质吸入体内。这一举措迷惑了不少烟民,他们以为隔着过滤嘴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吸个痛快。
殊不知,过滤嘴所起过滤作用很有限,对嗜烟者来说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有人作过调查研究,卷烟中尼古丁的滤除率,长滤嘴为43.28%,短滤嘴仅为9.93%。而吸入气道的烟雾中,有害成分一氧化碳却上升了30%~40%,两项相抵,过滤嘴对健康的危害反而有增无减。美国研究人员曾对3737名吸烟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吸带过滤嘴香烟的人,冠心病的患病率并不比吸无过滤嘴烟的人少,可见过滤嘴对烟民的健康是“爱莫能助”。
国内的烟草行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把本来的过滤嘴材料更换了。以前的滤嘴填充物是木质纤维做的,叫醋酸纤维,价格也比较高,但对人体无害,而且过滤效果比较好,现在的滤嘴材料是用聚丙稀(一种塑料原料)代替的,它本身无毒,不过它经过化学和物理处理后拉成了纤维丝,看上去和以前一样,但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碎纤维在你吸烟时被你课堂进你的肺里。特别是当吸烟者用手指头轻弹烟卷或舌头触及滤嘴时,会有数根至数十根细小的纤维从过滤嘴中脱落下来。这种直径只有20微米的纤维,可随高温的烟雾吸入呼吸道,并长驱直入最后到达吸烟者的肺泡组织,成为癌变的诱因。要知道那些细小的纤维是没法再从你的肺泡里出来的。而且为了让消费者看不出来,制造商还在纤维里加了粘合剂,因为很粘没法生产,于是又加了稀释剂。这两种都是有挥发性质的胶体,里面含有大量的苯,芳香烃类和类似油漆里面的化合物。
如果戒不掉,控制吸烟量能够做到吧?
还有,建议点烟前沾湿过滤嘴,受害应能减少一点。
二、再说喝酒的危害。
白酒
现在的白酒市场很乱。区域市场都是个人在搞,谁也不作长远考虑,
茅台五粮液我们喝不到真的也罢,大不了老子不喝,正好不当冤大头。令人愤怒的是:这俩败类是“贴牌”和“品牌买断经营”的始作俑者——市场上林林总总的“茅台XX酒”和“五粮X”们,全他妈认贼作父狼狈为奸,不信看“执行标准”这一栏,开头字母是Q,指的是企业标准,别的花哥就不多讲。泸州老窖、古井贡……都玩儿这一套。
货卖一张皮,看他们在包装上下的工夫,其造价比酒液贵多了。
闻着香,是香精;入口甜,是甜味剂;颜色黄,是色素;口感显老熟,是加了陈化剂;至于酒液挂杯,那是增稠剂的功劳。
还有种说法:就连大厂正品,为了省事、快捷,采用辐照方式——放射源搞那么一次,相当于增加多长时间的酒龄。不知真假。
就算能喝到真酒,国内酒厂都是用陈化粮酿的,还能好到哪去?
啤酒
别指望花上几块人民币,就可以与大麦和啤酒花亲密接触。
市面上中低端啤酒,大部分是用水、酒精、香精、色素、糖分、稳定剂等等勾兑而成,其酒液成本绝对不会超过酒瓶。
红酒
如果你到西餐厅点碗烩面,不可能吃出想要的味道。同理,红酒还是国外的道地。
外国红酒,“新世界”不如“旧世界”,旧世界又以法国为佳。
花哥个人认为:即便VDT级别的法国红酒,也比国产红酒好喝得多。
就算国产红酒真的是葡萄酿造,它的农药和激素残留,怎能让我心生欢喜?
结论:非喝不可的话,应坚持少喝酒、喝好酒的习惯。
记得花哥2005年工作总结有一段颇不理智的话:……存在问题:好喝酒。分析原因:酒好喝。思想根源:喝酒好。整改措施:酒喝好。努力方向:喝好酒。……
三、谁还在坚守承诺
男人吗,追女友时不择手段,就算被发现不良习惯马上会指天发誓:一辈子戒烟、戒酒、戒赌、不“jin”(近)女色。当女友变成老婆,很快便原形毕露,还振振有词:抽烟是压力太大,喝酒是应酬需要,小赌嘛可以怡情,至于最后一条——我当初誓言就是不“jin”(禁)女色呀!
男人靠得住,猪都会上树。这句话不是没道理。呃,花哥也是一分子啊!
好了,送上一首背景歌曲,Prom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