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种的是什么花?

标签:
绘本 |
分类: 【绘本阅读指导】 |
文/图:芭芭拉·库尼 (Barbara Cooney)
如很多人那样,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是一个讲述人生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告诉她的爷爷,在她长大后要做三件事:1.到远方旅行,2.住在海边,3.让世界更美丽。以后的她学习,成长,当上了图书管理员,看很多的书,到世界各地旅行,最后在一个海边的小房子里住下。她一直没有忘记要做的第三件事。后来,每当她在散步的时候都会沿途撒下很多的花种子,春天到来的时候,整个小镇都会开满了美丽的鲜花,她终于完成了那个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承诺。
这本书没有讲任何道理,只是用一个小女孩成长的故事悄悄地告诉我们人生可以怎样优美和有意义。我们也许没有机会去远方旅行,也没有机会住在海边,但是我们身边一定有一些小小的事情可以做,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丽.
种花当然是很浪漫的,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她当图书管理员和到处旅行的那部分,如果可以有那样生活该会多满足。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买回来好久了,儿子就是不肯要听,连我央求要读给他他都不要,可能是封面不能吸引他吧。直到有一天晚上,因为我们刚刚种了花种子嘛,我就翻到花婆婆撒种子的那页,跟他说:“你看,这本书也是讲种花的,看她正在撒花种子呢!”这时他才摆出一副大方的样子说:“好吧,那你讲吧。”故事讲完,我问他:“好不好听?”他也点头承认“好听”。
之前我当然是看过这本书的,但是只有在大声读了一遍后,才发现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探究,所以说给孩子读书,对大人来说也是再次学习的好机会。
首先是方素珍的翻译非常棒,读起来很流畅很口语但也很优美。比如说标题“花婆婆”,原文难道是'Grandma Flower'吗?结果一看,其实是'Miss Rumphius', 就是书里那个小女孩的名字。那么Rumphius是一种花吗,看起来好像是诶,但是查来查去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姓而已。所以翻译的名字更贴切故事也更容易让人记得住。
儿子问书里花婆婆种的“鲁冰花”是什么,我答不上来,智力还处于那首歌曲“鲁冰花”的阶段,于是就跟他胡乱说一气:“鲁冰花就是路边花嘛,路边普通的小花,你看这些花都是长在路边普普通通的小花嘛~”。说完后自己也心虚得很。但是想,方素珍是台湾人,会不会原文里就是泛泛地说'flower', 于是她也就泛泛地翻为鲁冰花了呢?
于是今天查了查,原文是说Lupine, 羽扇豆,但有时确实被翻译成鲁冰花。就像书里画得那样,羽扇豆的花序长长的,像个细长的圆锥,颜色从紫色黄色到红色有很多变化,喜欢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难怪它们在花婆婆住的海边小镇能长得那么好呢。羽扇豆在我们国家就见得比较少,只有在园艺中有种植,而在北美和地中海就比较多。
Lupine的属名lupinus来自于希腊语的“Lupin”,是“悲苦”的意思,因为羽扇豆的种子苦涩异常,含在嘴里,令人皱眉,看起很痛苦的样子。因此它的花语是“苦涩”。
再翻翻,不得了呀,这个羽扇豆啊还是一种“入侵性”植物(invasive plant)呢!入侵性植物是指这种植物可以在自然生长范围外积极繁殖和扩散,尤其是如果被人为移植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有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明显损害,也就是“树挪不死,越挪越精神”的那类植物。
当时读《花婆婆》时心里就有那么一点点怀疑,想不见得所有人都会喜欢鲁冰花呀,也不见得大家喜欢满眼看去都是一种花呀,花婆婆为什么不同时撒点别的花的种子呢?现在看来,不仅不应该只种这一种花,而且最好不要随便去散播它的种子,人为干扰生态环境。
这本书写在1982年,也许那时候对植物入侵性的知识还不大普及吧。如果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现在这个海边的小镇会是什么景象呢?
有些跟鲁冰花(羽扇豆)相关的有趣事情。如羽扇豆被科学家用来做实例证明,在一些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原生的生物多样性高反而能够促进生物入侵。他们举了灌木羽扇豆为例,这种植物能固氮并生长得很快,使沙质土壤增加肥力,并由于遮光而限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长。
但当昆虫的大量取食,使羽扇豆几年后死亡后,空出一块块肥沃的土地给入侵者创造了条件,外来的杂草很快发展了起来。与没有羽扇豆的样方相比,杂草的地上生物量增加了一倍,而植物物种数下降了47%,本地种减少了57%。所以这种羽扇豆还被称为“入侵的促进者”。
还有一个羽扇豆反被入侵的故事。在美国加洲雷耶斯国家海滨自然保护区,一种叫做Tidestrom羽扇豆的生存因为一种叫做欧洲海滩草的入侵而饱受威胁。是不是这种海滩草与羽扇豆在阳光和土地上的竞争?根本不是!是当地有一种小鹿鼠,偏爱以羽扇豆种子为食,但是这种生物在接近羽扇豆植物时会万分小心,因为如果暴露在沙滩之上,它们很容易对以鼠为食的鸟类捕食。而海滩草恰恰为老鼠提供了掩护。老鼠用草作掩护,在饥饿的鸟类有时间捕获它们之前,接近羽扇豆并偷获种子。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中部有一种濒于灭绝的蓝蝶,其幼虫阶段需要依赖野生的蓝羽扇豆,而这种羽扇豆经常沿着公路边缘生长,极易受到公路养护管理的影响。 因此,每年在这种野生蓝羽扇豆生长的位置,都用树桩加以标识,通过对植物的保护性管理维持了蓝蝶的繁衍。
在《花婆婆》出版30年后的今天,如果再让作者芭芭拉来重写这个故事,她会不会告诉我们另一个结局?“无作为”是否可以成为Miss Rumphius的另一种人生选择?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让世界更美丽,其实只要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的人为破坏就好了。当然这样的话题对太小的孩子来说还太复杂,我们读这个故事,只要能够从中感受到它的美感就好了。
文:阅读越精彩/姚岚
本期编辑:Aur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