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培训
(2014-02-16 20:03:41)分类: 读书浅悟(学习类) |
各位老师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锻炼的机会,说培训真的不敢,因为在座的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都有比我更丰富的经验,所以我把今天的内容称之为一次分享,把我学习的体会和日常的做法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老师们会后给我指正。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有四大块:
1.参加全区学科素养大赛学习收获
2.崔峦教授的新课标培训汇报
3. 挣脱“思维定势”的习作指导
4. “因材施教”的作文批改
5. 扎实有效地作文讲评
6.习作讲评的后续工作及教师素养提升
一、参加全区学科素养大赛学习收获
听课学习后,我对选手的才能佩服之极,但更多的是内心的一种无法言喻的难受,不知这种难受是什么?是自卑、是羞愧、还是亏欠?我亏欠学生的太多了,我的学生没能从我身上得到艺术的熏陶,没能给孩子们一个轻松的课堂,没能让每个孩子尽自己所能提高语文能力。我想艺术细胞是与生俱来的,我不会唱、不会跳,但我们的读文、我们的字、我们的课堂是可以慢慢锤炼的。所以我为自己提了四个努力方向:多学习、多钻研、多实践、多创新。
二、崔峦教授的新课标培训汇报
本次学习还有幸听了崔峦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这对我们今后如何去备课、如何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去抓不同的重点去进行能力训练有了一个指引。
一、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了什么
(一)坚持了“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维品质、思想道德、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要利用好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去为语文服务。重视识字、写字。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低年级开始一定要保护好儿童的天性、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是基础。
提出我们的孩子要自能学习,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增强课程意识,做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关系
(二)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维度不是并列的、不是平行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是特定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要起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作用,即:润物细无声。
(三)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四)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背诵、阅读量。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这是最低底线,我们语文教师要有义务让孩子超越这个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要“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
二、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什么
(一)更加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两句话在课表中出现了33次,可见运用语言文字是课标的主旋律。
改变阅读教学“硬”,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软”的状况。
(二)更加强调了识字写字
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性
课表中规定了字量、字种、字序,提出了加强写字的具体措施。
强调写字姿势、书写习惯,规定语文课上要有不少于10分钟的写字,这10分钟不仅仅是写生字的指导,还包括小练笔。
(三)更加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四)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1.
首先,题目入手,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事令你一直记忆犹新,可以是一次学习技术的事,如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第一次滑旱冰。可以是长辈、老师对你的教育,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一次小矛盾,可以是童年中的趣事。之后让学生想自己准备写什么事?然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接着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事情,二次去选择自己要写的事。(为什么要让学生二次去选择?因为好多孩子也发生过很多难忘的事情,只是自己不善于搜寻往事,可能只想到最近发生过的一件事,在同学例举的过程中突然勾起了自己对往事的回忆,自己也想到了以前发生过的有价值的事,所以二次选择是很有必要的)然后自己回忆事情发生的经过,在小组交流一下过程,再指一两名上台来介绍。介绍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要想把事情写详细、写得具体引人,就要抓住细节描写。最后在出示范文:这时出示的范文必须是经过我们先前精挑细选的,无论从选材还是从写法上都较成功的作文,最关键的是事情的发展过程必须是抓住了细节进行了具体的描写的。我们在引导学生看范文的时候关键要指导学生如何抓细节/具体写。这时出示范文水到渠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四“因材施教”的作文批改
那么如何有效地批改学生的作文呢?教师要注重批改实质,讲究批改方法。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实质是要能为学生增进作文点滴的知识服务,要为学生更好地修改作文提供依据,要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奠基。
说到这儿,有的老师肯定会说:那要遇到内容干脆不靠普的作文咋办?以前我改作文也是,只要遇到跑题的,就直接一棒打死,在文后写几个足以毁掉自信的大字:“作文离题万里,重写”假期我读了一本教育杂志,里面对差生作文的批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笔者认为无论是好作文还是差作文,我们都有义务先通篇认真地去读一遍,如果内容符合习作要求我们就按常规的改法,二次边读边改。如果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偏离写作要求,教师也不必头疼,因为那只是个别的学生,而且可能是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我们教师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准则来个特别“批改”就行了。但批改依然要用心,也要站在欣赏得角度。如果作文内容虽偏离要求,但作文写得还行,我们就该批语“此文内容虽然不符合这次写作的要求,但写得不错,如果换个题目为《×××》更合适。”如果作文既内容偏离又字迹潦草、语句不通,那我们也不必“苦苦相逼”,给他(她)个鼓励性评语:“作文语句毛病是多了些,但看得出你已经很努力了,老师很高兴。继续加油,争取下次写得更好些,好吗?”其实这类学生他们本身就不怎么懂写作文,如果教师再在他的本子上圈一大堆错字、错句,写上批评的语言,那他(她)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不行,自卑心理日渐加重,对写作就会越来越害怕,这种“批改”不但苦了教师自己,使教师徒增烦恼,也不符合“人文”教育的要求,而且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所以,我们教师批改作文,应该“尊重个性差异,灵活批改,多些鼓励,少些批评”。
这是原文,读者提出了这样的修改意见:
“那一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大,(大雪的情态如何?大到什么程度,能否打个比方,给人更加形象的感受?)我站在门口,看(怎么看?)着爷爷(爷爷的身体怎么样?哪怕就是写写背影也好。)帮我堆雪人(雪人堆成什么样?),爷爷帮我堆雪人堆得手都僵了(动作、表情如何?说了什么话?连用两个“堆”字,显得重复。),(我的心情怎样?)因为我当时年幼,不顾爷爷的手和身子,硬要他堆(一个“硬”字,带有口语性质,能否换一个词语?),但他也没抱怨什么,很疼爱我,宁可用身子来换取我的笑容、快乐。”(最后一句话概括的比较好。)
附2,
这是一篇较成功的作文,如果是我,一般就不会给太多的眉批/旁批,直接来个不疼不痒的评语就完事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名师对好作文的批改。
春天来了
【老师的话】
五、扎实有效地作文讲评
我们既然这么煞费苦心地进行了批改,就必须上好习作讲评课。习作讲评与习作指导相比,老师们更重视习作指导课,专家认为忽视习作讲评,是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所以把习作讲评作为作文课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习作讲评,习作只能算是走了一半的路程。目前,习作讲评的教学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存在,一种是单独的习作讲评课。
(一)作为习作指导课的一个教学环节
1.
2.
贾志敏老师认为“作文,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客观事物以及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功夫要下在语言文字上。”他在习作教学中极为重视学生的语言问题。一个学生在习作中写道:“我最喜欢的老鸭汤搬上来了,妈妈扯下两条腿,一条放在我的碗里,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贾老师在习作讲评时挖出了五处病根。①要加“喝”;②用词不当,汤“端”即可,何需“搬”;③逗号使用不妥,一个意思表达完了,该用“。”;④妈妈扯下两条腿,扯字用的太夸张,还有应加上“鸭”字;⑤我应与后面的奶奶置换,体现妈妈尊老爱幼的美德。
习作需要鼓励,同样也需要鞭策。只肯定不行,只批评更不行,实实在在,把优点放大,提出不足时要委婉。这样的习作作为一种教学环节存在,具有及时性和示范性,把握好了,可避免同种问题反复出现。
(二)习作讲评作为课堂的形式存在
1.
学生的习作,寻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还要去发现习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归纳和梳理。
2.教学过程。教学讲评过程一般分为欣赏、挑刺、训练三个环节。具体的有
(1)榜上有名。一上课教师就将本次习作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名字列出。并要说明这些同学上榜的理由。比如,文通字顺、有真情实感、选材典型等等,目的在于让这些同学找到成功的体验,唤醒更多同学的写作欲望。
(2)精彩呈现。教师将本次学生的亮点呈现出来,师生共同欣赏评议。亮点可以是新颖的作文题目、习作中的精彩句段,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古诗、名句的精彩引用、结构的合理安排等。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议,从而互相感染受到启发。
(3)问题诊断。老师要准确地发现并梳理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呈现出来,供学生进行挑刺。这些问题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从微观上看,是指那些错别字、丢子、语句重复、标点错误问题。从宏观上看是指缺少细节、详略不当、偏离主题、开头结尾草率行事等。不同年级的教师要寻找的问题侧重点不同。这要根据年级段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习作能力重点训练目标和每次的习作要求去定。
(4)有效训练也就是学生的二次修改
让学生学会根据老师的讲评及修改提示去二次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我们的付出才有必要。能力的提高不是说出来的,是练出来的。要想让学生进行精心地修改,给足时间是前提。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只如何下笔去改,我们可以以一篇文章为例,在展台上出示,组织全体学生看看老师给的修改提示,然后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共同献计,老师则要用笔在相应的地方根据学生的修改意见进行增删改补。待全部修改完后,老师要把这篇原本很不成功然后经大家修改后变得很美的文章美美地读出来,告诉学生,看这么差的一篇作文竟然能被我们修改成美文,你们的作文比刚才我们改的那篇强多了,现在就按老师的修改提示,加上自己的灵感来用心改改吧。提示学生小问题在修正栏内修改,大问题在文后修改。学生修改完后,我们老师要再次审查,把修改的好的在大屏上展出,这时尤其要关注差生,哪怕他只修改恰当了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我们也要展出,让全班学生看,给与鼓励。
确实,批改作文是一件很令我们头疼的事,可如果我们感觉到我们的批改给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帮助,学生按我们的提示二次修改过的作文明显有了进步,我们尝到了甜头,就不会认为批改作文是件苦差事了。
一篇作文不能我们改完了,讲评完了,学生也二次修改过了就算彻底完事了,还需要教师具备这样几种意识:
1.反思意识。习作讲评过后,教师同样需要有教学反思意识:本次习作班内学生的习作优点是什么?不足在哪里?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阅读积累?还是教师本人的指导、讲评存在问题。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吸取教训,积累更多的经验,才会在以后的指导和讲评中少走弯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作品意识。学生的习作在修改之后,质量自然会有提高。而好的文章不是一次两次修改就可以完成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精益求精,要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要树立学生的作品意识,精品意识。
3.交流意识。学生精心修改过的作文,便成了作品。教师应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可在班级中展示,也可鼓励学生投稿。还可以发表在自己的QQ空间里,还可以发表在教师的博客里,与他人交流、分享。
4.巩固意识。即二次习作。写作文有时还真不能求多,虽然一篇作文我们经过了好多环节的训练,但不能排除班里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此次作文的写法。吕叔湘先生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本次习作的内容进行序列性的练习、巩固。可以是成篇的文章,也可以是一个片段。
5.自我提升意识。其实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我们语文教师都必须得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多读书是提高教师语文素养的捷径。鲁迅先生把读书称之为是一种休闲,我们也完全可以把读书作为我们每天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如今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语文教师更不能没有书卷气。缺乏书卷气,教学就会肤浅、浮躁、底气不足。其实,我们的语文课文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可我们却很少去真正挖掘它的精髓。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这些课文中隐藏着非常多的“文学知识”:如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情节,细节;背景,场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描写;波澜,巧合;虚实,抑扬;伏笔、照应;详写,略写;顺叙,倒叙、等……
又如《伯牙绝弦》,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却有故事的开端: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故事的发展: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有故事的高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有故事的结局: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字,有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有永恒悲壮的情感,有精妙的修辞运用,有并列句式的使用,有作者丰富的想象等,就是一些字的理解,我们也必须深入挖掘。我举这些课文的例子,意在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自身有高深的文化功底,首先自己读懂了文章,知道文章中蕴藏的文学知识,明白文章使用的表达方式,才能在教学时潜移默化地把这些文学知识教给学生,学生习得这些文学的精髓,才能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
所以,我建议老师们要读教学类的书,读教育专家的书。比如余映潮、吉春亚、魏书生、陶继新、于永正等教育名著。还要看现代汉语,掌握最基本的汉语言文学语知识;古今中外名著;读史书,了解历史变迁。除此之外还要多看看好的作文书,不光要看小学作文书、初高中的都要看看,尤其是高考作文,真的不赖。看还不光要看内容,最重要的是要看读者的点评,这样也可帮助我们更高层次地去批改学生的作文。一句话要想成为一个有书香气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博览群书。
人人期盼成功,而成功是需要投资的,与生意人相比,我们的“投资”也许是最容易的,因为生意人投资有赚有赔,有风险,而我们的“投资”没有任何风险,投资越多赚得越多,最后还称着春节之际让我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个人: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快乐,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