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篇:老师“偏心”表现多,存心偏袒好学生?

(2012-11-15 09:37:43)
标签:

老师

偏心

家长

沟通

纳思书院

教育

分类: 『纳思书院•教育视点』

导语

    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对话,你是不是有同样的共鸣。

    孩子说:老师为什么要偏心?总是对其他同学好点的,对我一点都不好!

    家长说:老师对成绩好的孩子总是“宽容”一点,我们家孩子成绩不好,同一件事情,就一味地责骂,不是偏心是什么!

    老师说:其实我不偏心,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对待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到底偏心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呢?本文将采用连载的方式,从老师、家长和专家的角度来分析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

 

【正文

    相信不少老师都会遇到孩子和家长反应老师偏心的问题。老师心里委屈了,孩子的性格不一样,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用同一种方式,同一种态度来管教,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同,就变成了偏心,有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一、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家长和学生反应最多的问题。

一些家长说老师对孩子厚此薄彼,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些抱怨其实就是对老师对孩子偏心的“投诉”,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不满。凭良心而论,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所成就,将来有出息。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班级有那么多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不一样,老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的方式和态度自然就会有所不同。有些孩子特别调皮,不怕老师,老师不可能用同样温柔的态度对待,这对孩子根本起不到一点效果。每个孩子锻炼、表现或展示才华的机会并不多,取舍在所难免。这对老师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可对没被关照到的学生来说,可能就有被忽视的感觉,于是产生老师偏心的想法。

 

    二、不能客观、公正地处理学生间的矛盾。

孩子多的地方,就免不了争论多,是非也多,发生矛盾和纷争正常不过了。在大多数孩子心目中,老师既是传道授业的师长,又是评判是非的法官。所以,一旦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和纷争,孩子就会请老师当法官,希望老师给出公正的评判。但是,老师没有参与事件的整个过程,孩子各有各的理。对孩子间的纷争,老师一般都能够客观公平地处理,但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在心情不佳或者心烦意乱的时候,也会凭个人主观判断。这当然是老师的错,但是凭心而论,我们谁敢说自己从来就没有出过错呢?老师的为什么就不能原谅呢? 

 

    三、认为老师缺乏爱心和同情心。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家庭背景、先天资质和后天努力各不相同,大多数老师都会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对待所有的孩子都是同一个态度同一个语气。偶尔会对班上的捣蛋鬼做一些批评,语气会比较重一点,这也是为了孩子好,并且这种方式对一些特定的学生是有效果的,可是,一些家长和孩子对这些不理解,认为老师缺乏爱心与同情心,偏袒富学生、“好学生”,忽视穷学生,“差学生”。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臆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