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奉化无臂聋人画家葛剑虹用心搏击人生

标签:
葛剑虹聋人画家小剑一曲乡情聋人书法杂谈 |
分类: 聋人名人 |
宁波奉化无臂聋人画家葛剑虹用心搏击人生
葛剑虹作画时,母亲总是陪在一旁。
葛剑虹随身带着画本,到处采风写生。
去年10月上旬的一个下午,虽然从小失去双手却能够用嘴咬着画笔作画的家住在浙江宁波奉化市的无臂聋人画家葛剑虹,应浙江省和杭州市残联的邀请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参加了浙江省第五届西湖艺术博览会。他站在西湖南线的长桥边,用画笔现场泼墨画下了一幅长1、5米,宽1米的西湖山水画,要求省残联有关人员将这幅画交给西湖博览会组委会,展示了他的精湛才艺和神奇人生。
今年37岁的葛剑虹,3岁时因患乙型脑膜炎而成为一名又聋又哑的残疾人。10岁的时候,他又不幸遭高压线电击,失去了健全的双手。这些接连的不幸和灾难,使葛剑虹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反而更加磨练了他奋发图强的意志。
小剑虹先是慢慢地学会穿衣服,夏天的衣服比较少,穿着比较方便,冬天可就因难了,快了穿不进去,慢了又要伤风感冒,有时父母亲看着他实在心痛,想帮帮他,可他昂着头硬是不肯。父母亲没有办法,只好把衣服改成没有扣子的。他学会了穿衣学吃饭,生活能基本自理,心里想的也就多了,那一般小孩子的天性又渐渐地显露出来,不知什么时候起,他竟学会了游泳,学会了潜到水里“抓”鱼。有一次,小剑虹一个猛地下去抓了3条鲫鱼,嘴里咬着一条,两个腋下各夹着一条。
葛剑虹不能上聋哑学校读书,更无法上正常的小学。可他在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父亲老葛的一再鼓励和帮助教育下,一字不识的小剑虹毅然学会了用嘴咬笔,用眼睛“读书”。村里有个小学,小剑虹常常跟小伙伴们去那里,站在窗外“看”老师讲课。慢慢地,他从老师的口型中懂得了1、2、3、4、5等数字和加、减、乘、除的意义与用法,也懂得了日常用语的组合和写法。为验证这一点,父亲特地为他设计了一道“题目”:给他10元钱,叫他去买一瓶汽水。结果,真的毫无差错地买回来了。
16岁那年,葛剑虹萌发了写书法学绘画的念头,开始用嘴咬着笔习字学画。在热心老师的指导下,他勤学苦练,越画越好,多幅作品不断被选送到省、市和日本等国家参展,并多次获奖。提起其中的酸甜苦辣,如今年已花白的老葛感叹不已:“我儿子能有今天,靠的是刻苦勤奋四个字”。无手又聋哑给葛剑虹找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可身残志坚的他决定靠作画来自食其力。从1991年开始,他每天挤中巴车到离家几十里远的溪口等风景区现场作画展卖。10多年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有一天,一位日本游客看中葛剑虹现场所作的一幅题为《一曲乡情》的作品,更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当即拿出1000元人民币买下了这幅画。回国后,还特地给葛剑虹寄来了一张精美的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