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2010-11-14 13:42:03)
标签:

杂谈

1、海上日出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哈尔滨市木兰县木兰镇西亚小学  阮晓香

【教材解读】

《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村小学,虽然没有城里学校那样优越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校内课改气氛较浓,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想象力丰富,乐于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大海上日出的情景,孩子只是从电视或图片中得到过一些相关的信息。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心捕捉作者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借助图片充分发挥想像力,边朗读边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想像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

  【教学策略】

1、从文题入手,由题目发出疑问,引发学生读书欲望,带着问题读,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明白文题的含义。

2、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变序讲读,返析前文,悟出其中的道理。如“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是全文的中心句所在,就奇观一中心词,逆向寻因,找找从哪看出日出是“奇观”,体会其全文总结句子的“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妙用,从中受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的熏陶和感染。把它提出来,前后对照来学习,一句话贯穿了全文。

3、从文章的总起句或篇末总结性词语入手,追根溯源,弄清前因,理解全文。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暮江吟》这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篇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的文章,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教师读课文)

  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3、默读思考: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色?

  4、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生字词

  出示一:刹那痛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分辨辨认辨别   争辩辨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镶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三、理解课文,体会中心:

  1、讨论思考题。

 (1)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这段文字,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开头总起)

  最后一段: 齐读这一段,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

(3) 那结尾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由此,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4) 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深入探究。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第一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3、顺着探究点,深入品读课文。

 (1)、独立阅读并思考:

  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学习建议: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先部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背;串联重点词语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课外拓展

  1、用上“词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自己观察的一种自然现象,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板书设计】:

                                         1、 海上日出

冲、跳

                     上升    躲

                   露半边       黑云

                 红霞            透

               浅蓝                光亮

【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

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1、课中阅读《春潮》

2、课外阅读《太阳》

【教学反思】

由于这是一篇散文,在讲授的过程中,我重点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自由读、赛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我先指名试着读一读课文中的某些段落,接着是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安排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朗读相互找优劣,并推荐其中读得好的范读,整堂课学生自读有自由的读,有尝试的读,有合作的读,有在音乐配合下有语气的读。“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烦琐的分析,而是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品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每一名学生都抢着读,学习氛围既轻松又热烈。“以读代讲”打破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教学思想,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评析】

今天,认真听了阮老师的这节课感触很深,阮老师将这样一篇课文讲解得深刻透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预设的教学效果,感触很深,现将个人发现的值得我学习的几个亮点小结如下:

1、能够把阅读与感悟,阅读与习作,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沧海日出时的将壮美景色,激发了学生对热爱大海和日的喜爱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联系全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感悟。

 教学时,让学生自学探究,弄清“晓星残月”这个词语,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习“日出前”的体会。在此基础上,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并结合学生的想象,这样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具体,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沧海日出的壮美。

3、注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欢腾。

教学时,通过几道自学题目,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听觉感受、视觉形象联系起来,感悟沧海日出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再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这时学生的读书热情高涨,真正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

4、阅读中的训练点较全面

教师能够在设计阅读的训练点上有很深入的研究,听、说、读、写,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会学、会用,并能举一反三。

5、不足

(1)、在引导感知上下足工夫。

上课时,没有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学生的表象没有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如果可以做到的话,会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学生想象缺憾。

(2)、应注重学生搜集教学资源的能力。

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可以发动学生们去搜集有关的材料,再拿到课堂上大家一起交流,这样的感知,会使层次更分明,帮助学生自己用心参与,逐步构建起沧海日出的概念,因而感触全更深刻的。


教学实录

1、海上日出

一、创设情境,审题引入:

  师: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暮江吟》这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篇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的文章,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

师:看了这幅海上日出图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我觉得海上日出的景象太美丽了。

生2:我真想亲眼看看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

 师:是呀,实在是太美了!巴金爷爷年轻的时候多次观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欢这幅大自然画卷,就用文字把这些美丽的画面描述了出来。今天,我们就走进《海上日出》,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画面。

  (教师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教师读课文)

 师: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生1:天空一片浅蓝,转眼间…….

 生2: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生3:天边有黑云。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3、默读思考: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色?

 4、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生字词

出示写有下列句子的幻光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读一读,注意读准带点字的音并说说带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注意引导学生用“目不转睛”造句。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一刹( )那间,这个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刹那间”的近义词“转眼间”,并比较说说“果然”与“忽然”、“突然”的意思。

  出示一:刹那痛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分辨辨认辨别   争辩辨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镶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3、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似地……

注意引导学生从“好像”一词推知这是作者的想像。

4、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相机引导学生回忆“辨”的形近字,比较说说与“分辨”的区别。

5、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  )围,替黑云镶了道发光的金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见到过的“相片镶在镜框里”等现象具体理解“镶”的意思;指导观察“镶”的字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并练习书写。

6、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三、理解课文,体会中心:

   1、讨论思考题。

 (1)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画出描写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的句子。

  生:逐句说一说。

(2)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这段文字,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开头总起)

  最后一段: 齐读这一段,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

(3) 那结尾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由此,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4) 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深入探究。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第一感受。

   师: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生回答,答案不唯一。

   3、顺着探究点,深入品读课文。

 (1)、独立阅读并思考:

  师: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生:(学习建议)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先部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背;串联重点词语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课外拓展

  1、用上“词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自己观察的一种自然现象,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板书设计】:

                      1、 海上日出

冲、跳

           上升    躲

        露半边       黑云

      红霞            透

    浅蓝                光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0年11月14日
后一篇:学习心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