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法交换律教学实录

(2011-05-16 20:28:39)
标签:

杂谈

加法交换律教学实录

通河县实验小学  李莲香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P28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并理解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会用加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教材主题图,相应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观察书上的主题图。

      师:请观察图上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上午比下午少骑了多少千米?

3:下午比上午多骑多少千米?

师:同学们利用旧知,提出了三个问题,老师选择有利于这节课学习的问题板书:

“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师: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1:我是用40+56=96(千米)

2:我是用56+40=96(千米)

[通过观察、分析图中所给信息提出问题,选择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1:我发现这两个算式结果一样,一个算式表示的是上午加下午,另一个算式表示的是下午加上午。

2:我发现两个算式的和一样,只不过是加数调换位置了。

3:我发现了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它们的和是不变的。

师: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真了不起,所以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那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具备这个特点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我们可以举例子验证。

师:对了,发现了规律还要验证。请同学们自已任意选择两个数,试一试吧。

师:哪位同学把你举的例子给大家说一说。

12+3=5,交换23的位置相加,3+2=5,结果不变。

225+45=60,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结果还是60

31000+2000=2000+1000,结果都等于3000

师:同学们都举出了不同的例子,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通过这组算式和同学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1:两个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

2:应该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

师:在加法里结果叫什么?又可以怎样说呢?

生: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同学们哪个说法更准确呢?

生:第三种。

师:好,我们就选择第三个说法。同学们通过验证总结了加法运算中的规律。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好吗?

1:就叫他换位法吧。

2:就叫他调换法吧。

3:应该是交换法吧。

师:同学们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去起名字,很不错,我们一起到书中看一看它把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板书:加法交换律)

[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发现规律,并用多种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规律的存在,经历了知识发现的过程,初步感悟了观察——猜想——验证,这一数学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师:为了书写方便,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个规律呢?

1:我用甲数和乙数表示两个加数,用式子甲数+乙数=乙数+甲数表示加法交换律。

2:我用Δ和Ο表示两个加数,用式子Δ+Ο=Ο+Δ表示加法交换律。

3:我用ab表示两个加数,用式子a + b = b + a表示加法交换律

……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加法交换律,你认为哪个更简单呢?

生:我认为a + b = b + a这个算式简单,因为书写起来很流畅。

师:所以在数学中表示一定的规律或计算公式都用字母表示。ab可以是什么数?

1ab可以是所有的数。

2ab可以是小数。

3:我觉得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

师:对,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

[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已去创造,同时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三、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师:学习加法交换律是为了帮助你们解决问题。它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生做习题:125+137

师:我们怎样验算结果是否正确呢?

1:可以用减法来验算。

2:还可以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师:想一想利用加法交换律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试做练习题:25+89+75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1:我是按顺序计算的结果是189

2:我认为应该把2575交换位置,相加得到整百,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师:大家很会总结。知道了学习加法交换律就是为了让计算更简便些。

出示习题:300+600=    +                  +65=     +35

                  +73=73+                 a×C=   )×a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上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由此你会联想到了什么呢?同学们顿时神采飞扬,跃跃欲试。

1:三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也不变。

2:不准确,应该说几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都不变。

3:准确的说,应该是无论几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都不变。

师:请同学们用举例法来验证你们的想法。

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无论几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出示判断题:267+687=687+267    45+78=87+54

说出判断依据:76+28+35+35+76+28   a + b + c + d = d + a + b + c

[让学生在应用中感悟,加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升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拓展知识的视野。]

四、师生共同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1:原来学习加法交换律是为了计算简便啊!

2:我想知道加法中还有什么规律?

师: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3: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那么减法、除法、乘法是不是交换两个数位置,结果也不变呢?

师:你很善于联想,很会思考,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这节课学到的探究的方法去研究一下。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谈出瞬间迸发的灵感,激发孩子式学习热情,将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