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经典案例
(2011-03-02 11:27:56)
标签:
教育蓝川高效阅读杂谈 |
分类: 高效阅读 |
青年教师 中考夺冠
只有四年教龄的公主岭铁中冯艳萍老师参与高效阅读课题实验时,刚大学毕业一年,所带的实验班语文成绩,在历次教委教学质量跟踪监测中都名列前茅,第一轮教学到中考时,语文成绩又获公主岭市第一名。在学生语文素养迅速提高的同时,她也从中受益,在完成初中四轮高效阅读实验的同时,撰写的论文《学习经验 结合实际 灵活运用 搞好实验》、《语文高效阅读的课堂教学》、《语文高效阅读的实验报告》、《坚持高效阅读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分别获分局、路局、省不同级别的一等奖。她也因此获得“学科带头人”“先进科技工作者”“岗位明星”“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她的实验成果《光明日报》以《古有一目十行 今有高效速读》报道,《人民日报》也刊登了她的照片和事迹。
年轻教师 高考领先
山西省康杰中学的柴海军老师,多年来一直运用快速高效阅读法带领学生进行高考复习。他年纪轻轻,却成绩骄人。当年他还在县中任教时,2002年9月,高考成绩统计揭晓,实验班达线率和及格率均居全县前列:79班达线率在全县理科班排第一名,80班达线率和及格率在全县文科班均居第一名。10月,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分别授予“运城市高三教学先进工作者”和“2002年高考语文成绩全县第一”的荣誉证书。2003年7月,高考成绩揭晓,语文考试成绩再一次在全县遥遥领先。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又一次颁发 “在高三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和“高考优秀教师”证书予以表彰。
高二考上大学 高考领先23分
江西兴国一中杨彩根老师,在高一年级开始快速阅读教学实验。99年高二实验班有10名同学提前参加了高考,在未经全面复习和强化训练的情况下,10名同学的语文取得了最高分135分、平均分114.7分的好成绩。10人均上了当年语文科二本线(98分)。吴伟程、谢青、魏锋三位同学被上海交大和中国科大少年班录取。2000年实验班高考语文成绩平均分116分,平均分高出对照班23分。
李胜利 现任河南建业外国语中学校长。当年在邯郸铁中任教,搞高效阅读实验,大获成功,在河北、河南一带名声鹊起。他所教的班,也因此而年年不满70人就刹不住车。铁中的任务是为铁路职工服务,生源远远比不过市内重点校,但他所教学生的语文成绩攀上了全市第二名。因其教学业绩突出,被提拔为副校长,后又被河南建业外国语中学聘为校长。这是一所民办学校,在他上任7年来,就在郑州市原有十几所民办校陆续停办的情况下,建业中学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在高考中名列郑州市第四名,超过了一些重点校,获得了“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称号。他不仅在全校语文学科实验高效阅读,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英语、地理、政治、历史,甚至数学课也投入了高效阅读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的认可,并颁发了成果认定书。李校长还在全校开展“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月”“班组图书角”“高效阅读对抗赛”等读书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今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那天,郑州教育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访。李校长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创新型校长。
梁军,原为黑龙江省孙吴县沿江中学一名农村语文教师。由于他在语文教学中实验研究高效阅读,学生阅读速度、阅读效率提高飞快,语文素养迅速提升,惊动了孙吴县教育局。为表彰梁老师的精神,也为让全县学生受益,教育局特别作出决定,把梁老师调到县进修学校,专门领导全县中小学的高效阅读工作。成了全国高效阅读界的著名教研员。进行高效阅读实验,不但使学生受益,他本人的研究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他首轮实验的实验报告,除在《黑河教育》上发表外,还获得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第五届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第二轮实验的第一阶段总结,2001年3月入选中国教育报刊社图书编辑中心编辑的《中国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文集》;2001年9月,被评为县“十佳教师”;2002年3月,被评为首届省级“初中教学能手”,12月,在全县首届科研成果表彰大会上被评为“科研先进个人”;2003年1月,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初中课外读写研究”的阶段总结《课外读写天地宽》入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语文《课标》的体会文章《解读〈课标〉的课外读写》,获《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首届“初中征文” 一等奖。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的高效阅读研究实验从尝试到大规模开展已有七八年历史,其间奇迹不断出现。
1.读写能力明显提高
宁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语文教研部副主任赵春林老师说:“我们大面积推广这项实验研究,应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阅读速度加快,效率明显提高。很多初中学生开始阅读速度不到200字/分,现在已达500字/分以上。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大多数同学只需4分钟完成。最让人惊喜的是我县北部的山区的下五家蒙古族小学,这个学校教五年级的孙桂琴老师在“自主发展’课题研究中吸收了高效阅读理念和方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作文成绩可以和高中学生不相上下。在一个小时内可以写出 1000多字的文章并做到语言流畅、内容充实、层次清楚。初中高中的课文让他们自学也能解决得很好。”
2.农村中学培养出高考状元
2001年高考,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八里罕中学语文平均成绩居赤峰市第一。张文靖同学语文成绩135分,总分全自治区第一,成为高考文科状元。于是成立由教育局长挂帅的领导班子,下发文件,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进一步开展“高效阅读法推广与研究”的课题实验,全县16所中小学的小三、初一、高一6000多名学生同时进行实验。高效阅读带来阅读的高效率,带来写作的高效率,也给学生各科的学习带来高效率。参加实验的班级学生注意力、理解力、思维速度、表达能力明显高于非实验班学生。目前在八里罕总校,高效阅读课题正逐步演化为各学科独具特色的高效“程序”学习,学校也把发展成“高效学习型学校”确定为发展目标,高效阅读给学生各个学科学习带来的便利和效率,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一个自由灵动的美妙世界,而由此带来的减负增效,使整个教学进入了快车道。
3.宁城中高考再创辉煌
随着实验的深入,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体提高。2006年,初中实验班学生的平均阅读效率达到2000字/分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四倍,中考语文成绩比对照班平均多十分左右。高中实验班学生在高考中表现突出。今年有三名同学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理科总分前十名,其中石悦同学荣获理科状元,其他两位同学分列第五名和第八名。
北京市延庆县的高考成绩历年为北京市的最后一名。身为语文教研员的桂彩丽老师一心想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原为延庆县永宁中学教师的她,刚刚大学毕业,由于进行高效阅读训练,第一轮中考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就超了县重点中学。她被调到县教研中心,逐步在全县推广高效阅读法,结果改变了多年来该县高考语文成绩全市倒数第一的局面。2004年高考语文成绩超过了六个区县,会考语文平均分超过了全市平均分。2005年的会考,又超过了八个区县,高考文科语文平均分超过市平均分,上升到全市中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