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体》的几个问题

(2018-02-05 01:52:46)
标签:

科幻

三体

书评

文化

读书笔记之四十七

评价一部著作,应该是从多个角度和多方面去看这个著作。上面所述都是对《三体》的正面评价。而在下面的评论中,虽有正面评价,但是作为读者,我也会毫不客气的指出我所不满意的地方。

首先,《三体》作为一本小说,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作者也展现了许多文学和文字技巧,特别是到最后,云天明的三个故事写的很有特色,即使单独拿出来,也是很不错的故事。但是《三体》所展现的文学技巧毕竟还是有限的。《三体》中的人物刻画并不突出。《三体》的故事虽然有些回忆和旁白,但基本上都是单线进行的。三体的文字虽然优美,但缺乏特色和创造力。总之,相比起其科学性,《三体》所展现的文学性并不突出。所以我到目前为止,虽然对《三体》很赞赏,但并不愿意把《三体》看作一部伟大的著作。《三体》在科幻上是具有许多独创的,但是作为一个文学作品,其文学价值并不伟大。毋容置疑,《三体》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甚至是伟大的科幻作品,但是不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科幻文学只是文学的一部分。

相比起《三体》所涵盖的内容和故事的广度来说,三体中的主角却少的可怜。整个三部曲虽然前后有关联,但基本上是独立的三本书。特别是第一卷和后两卷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联系。《三体》第一卷的主角是叶文洁,第二卷的主角是罗辑,第三卷的主角是程心。读者如果注意的话,就会发现虽然这些人物都是主角,但是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却欠缺深度。作者也许是过于着重《三体》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文学性,从而导致了对人物刻画的欠缺。

《三体》最大的败笔之一就是,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是为故事服务,而不是性格和个性鲜明和丰满的文学个体。在整部著作中,只有史强是一个具有一定个性的角色,而其他人,即使是叶文洁,罗辑,和程心这些主角,也都只是如同机器人一样的会说话的东西,而不是有特色的文学人物。读者在读过整部著作之后,很难说出这些主要角色到底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这些人长像如何,性格如何,等等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在书中基本上没有。读者基本上感叹的是整个对未来的想象和作者所触及的科学范畴的广度和深度,但是读者除了能记住几个反复用过的人名之外,基本上说不出这些人有什么性格特点。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人物刻画应该是重要要素之一,即使像科幻这种需要人们用大量的精力去思考科学的作品,首先应该是文学作品。一个作品如果故事讲的很好,可以是优秀的故事作品,但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必须既有故事,也有丰满的人物。缺乏丰满的人物,是《三体》的重要弱点之一。

宇宙的发展是否线性,这既是一个宇宙学问题,也是一个文学问题。在文学处理上,《三体》把宇宙的发展以线性处理。这并不是说《三体》中对宇宙的科学解释,而是《三体》在故事描述上所用的技巧是线性的。故事只有一条主线,而不是几条主线并行交错。当然,这种安排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故事的复杂度。

《三体》虽然讲述了许多事,但是每个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基本上来说,《三体》所描述的是人类科技和宇宙未来的可能发展。作者更注意的是如何让自己的许多科学猜想更有逻辑和更连贯,而忽视了对整个故事结构的构造。伟大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场面宏大的作品,都基本上是多线共进的。这主要是因为宏大作品中的人物多,而多个人物的故事,如果想让人物的形象丰满,则必须有背景相差很大的故事。这样多线共进的作品的列子可以说不胜枚举。《三体》虽然需要把科学概念一步步提高和引入,但是故事本身是可以多线并进的。比如,三体文明就可以单独描述。而在这本书里,作者选择了穿插描述,用一个计算机游戏来介绍三体世界。

当然,一本伟大著作的故事结构并不非要多线条的。有许多伟大著作都是单线的。但是如果一本书的故事结构更复杂一点,则故事和著作就显得更丰满。简单的故事结构是《三体》作为文学作品不能成为伟大作品的另一个原因。

《三体》的文字是正式的普通中文。虽然这本书引入了许多概念和新奇想象,但是整本书中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有创造性的文学突破。《三体》中的描述和对话精确,但是缺乏文学特性。读过这三本书之后,读者很难能说出某一段的精彩描述或某个精彩对话。《三体》中所有的人都说的是同样的话,用的同样的语法,甚至是外国人,也都说的是标准的现代中文。与《三体》所表达的概念不同的是,《三体》的文风单一,没有任何独特之处。随着故事的进展和所述宇宙文明的进展和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变化了,但是人们的语言却没有丝毫变化。即使到最后,宇宙都快灭亡了,书中的人所说的话,也依然是毫无特色的中文。如果作者真正对故事的进展做出一些除了科学之外的文字创造的话,作品就会更丰满。在这方面,我们看到作者是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在第二部中,冬眠的人们醒来之后发觉世界已经很不一样了,冬眠的人变成了“古人”,而这些人说的话变成了“古汉语”。但是除了在描述上做出这些简单说明之外,作者没有做进一步努力而让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从而用这些人的话,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是谁。无奈之下,作者只能用作者角度的描述来给时代的气氛和人物背景做出一些解释。而这些解释很弱,作者后来干脆就不去解释了。在第三卷中,冬眠的人们不再需要面对环境变化了。

当然,想让作者在花了很大经历去整理出有条理的科学内容后还去从文学上加工故事则要求过高了。但是文字技巧的缺乏也是这个作品不能成为伟大作品的另一个原因。

《三体》所采用的描述技巧也简单,就是第三者的平铺直叙。整部著作三大卷,除了后来云天明的故事有一点第一人称迹象之外,基本就是第三人称的叙述。即使是云天明的故事,也基本上是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不过这也不奇怪,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宇宙未来发展的展望,而其中的故事和人物并不是作者着意刻画的对象。

最后,《三体》的另外一个大缺陷是结尾。描述到最后,到宇宙结束的时候,作者显然已经无法收起已经自己展开的一个巨大的摊子。这个摊子如此之大,作者最后已经无法继续把故事讲下去了。这不能全怪作者,因为作者触及到了我们能够幻想的极限,在很大程度上,作者已经冲破了幻想的极限。但是作者的错误在于试图冲破这个极限,而最后发觉自己实际上不可能冲破这个极限。即使作者的想象能让故事继续下去,读者也不可能再把故事继续读下去了。因为故事如果再进行下去,我们读到的就只能是神话了。在这本神话著作中,亚当和夏娃的名字被东方化了,变成了程心和关一帆。如果作者见好就收,让太阳系二维化作为世界的末日,也未必不可。那样不仅能让读者还有想象的余地,而且能让读者有某种期望和希望,甚至《三体》第四卷。现在,话已经说死了,宇宙死了,《三体》也不可能有第四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科学与幻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