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显摆容易招人厌(心理生活)

(2012-09-18 10:16:39)
标签:

健康

分类: 转载博文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 肖震宇
http://www.people.com.cn/img/newcontent2005/spacer.gif
  2005年12月06日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http://www.people.com.cn/media/20051205/435475.jpg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么一类人:他们喜欢在公众场合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工作中吹嘘自己的聪明才智,生活中炫耀自己的衣着、财富或情感生活。要是得到他人夸奖,他们会情绪高涨;要是招致别人嗤之以鼻,情绪立刻由晴转阴,甚至大发雷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人来疯”。心理学上,它有个专门的称谓,叫做“表演型人格障碍”,或者“癔症人格障碍”。历史上的希特勒、网络中的“芙蓉姐姐”,都是典型代表。
  做任何事都像在表演
  一般情况下,那些开朗活跃、喜好社交、说话有感染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会适应得很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得开”,人们也乐于和这样的人亲近。但事事都有度,当他们的某些特征过分显露的时候,就会招人讨厌了,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就是这样。他们通常有以下特征:一是善于“表演”,表现得过于妩媚、性感或热情慷慨,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无论是“行头”还是“台词”,都给人一种正在看话剧或电影的感觉。
  第二,他们情绪波动强烈,喜怒无常,刚才还对你青睐有加,不一会儿又对你大发脾气,令人望而生畏。他们还是自我中心主义者。通常他们的“表演”和热忱,都是为了获取,如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立刻翻脸,和别人大吵大闹。更有甚者,会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
  爱显摆是小时养成的
  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表演型人格障碍?在先天遗传方面,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兴奋阈限较低的人,比较容易“显摆”。但是作为高度社会化的人类,先天遗传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真正促成这种性格的,还是后天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成人后的人格有重要影响。例如,如果父母也有表演型倾向,那孩子自然会照着学习。此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也会导致孩子的显摆性格。当孩子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获得父母的赞许时,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所有行为的目标就是得到父母的赞赏。父母的教养不当,使孩子的价值标准完全来源于外部认可。长大成人后,就习惯性地将自己的价值全部寄予外界,自我认可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凡事以取悦别人为目的,对外界风吹草动特别敏感,使得自己容易受外部影响,喜怒无常。
  对父母来说,首先要以身作则,别给孩子树立坏榜样。其次,不要无原则地奖励孩子,要遵循社会规范。此外,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其在完成家务或在兴趣爱好中,从自身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
  冷处理可有效抑制显摆行为
  生活中遇到那种爱显摆的人,该如何应对呢?一方面要修炼内功,既不迎合其表现,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也不表示愤慨,导致其歇斯底里,“冷处理”是最好的办法。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受别人暗示性较强的话,为了防止自己心情也变得恶劣,有几个方法可以使用:一是与其他人一起对显摆者实行冷处理;二是以更强的实力冲着对方显摆,以抑制对方的显摆欲望。
  那么,如果自己是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怎么办?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使自己逐渐从“活在他人的眼光中”,转向“自我欣赏”。另外,配合行为疗法,在显摆行为发生时,实施厌恶刺激,例如用橡皮筋弹自己的手腕。当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显摆欲望后,则给予奖励。如果是器质性因素导致的表演型人格障碍,应该在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 (2005年12月06日 第九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