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转(手册)
(2011-10-14 10:40:54)
标签:
杂谈 |
从让人感到生气或沮丧的问题下手,通过六道问题与四种反向思考等操练方法,教导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化解陈年纠葛的念头,终止自以为被操控的幻象、解除最担心的恐惧。
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人可以给你自由。这本小册子将会教你怎么做。——
这本小册子是《一念之转》的摘录。每一年,数以千计的小册子经索取而免 费寄送到世界各地,帮助人们发现‚功课‛ (The
Work)
如果你想进一步探索做‚功课‛的过程,我们建议您到图书销售处洽询《一
念之转》。全本书版将使您更容易钻研‚功课‛。书中包含很多凯蒂引导人们
做‚功课‛的例子,关于恐惧、健康、关系、金钱、和身体等等议题。《一念
之转》也有有声版本〈英文发音〉,提供您聆讯凯蒂引导讲习班做‚功课‛的 珍贵工作坊现场录音。您可在我们的网站:www.thework.com 找到英文版书籍和
有声版本,而在
© 2010 拜伦‧凯蒂公司
简介
拜伦‧凯蒂的‚功课‛提供了一个找出和质疑一切造成世间痛苦的思想和念 头的方法。
拜伦‧凯蒂瑞德
凯蒂发现,当她相信事情应该和现况不同时,(我的丈夫应该多爱我一点;
我的孩子应该多感激我一点)她感受到痛苦。而当她不相信这些想法时,
凯蒂对心灵方面的洞察力符合认知心理学上最尖端的研究。‚功课‛曾和苏
格拉底的对话、佛教训示以及十二步程序相比。
自 1986 年起,凯蒂周游世界各地,以各种方式把功课介绍给数百万的人 们。除了通过各种公开活动以外,凯蒂也把‚功课‛带到公司、大学、各级学 校、教堂、监狱、以及医院里。凯蒂的喜悦和幽默立即令人放松,而参与者很 快感受到的深刻和突破性的见解使这些活动总是深具魅力〈讨论议题总是和周 遭生活有关〉。自 1998 年起,凯蒂开办了‚功课学校‛,这是一场长于九日, 一年举办好几次的课程。‚功课学校‛是一个通过认可的提供继续教育的单位(在美国)。许多心理学家、辅导员和治疗师都认定‚功课‛逐渐成为他们的 实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凯蒂也主持一年一度的‚新年净化心灵‛:一项十二 月底在美国南加州,连续四日的探究活动。她有时也提供周末讲习班。凯蒂引 导练习做‚功课‛的录音和录影〈英文〉可在她的活动场合中或是她的网站 www.thework.com 找到,内容包括多种不同的论题〈性、金钱、身体、教养孩子 等等〉。
在 2002 年三月,和谐图书〈Harmony Books〉出版凯蒂的第一本英文书,
Loving What Is《一念之转》。这本书是与她的丈夫,著名作家斯蒂芬•米切尔合
著。《一念之转》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八种语言,一度在全美国各地的畅销书名单上。与麦可‧卡兹合著的
欢迎您来做‚功课。
现实就是如此 当我们深信不疑的想法跟现实存在起了冲突时,我们才会痛苦。而唯有内心清澈时,我们会发现眼前的现实才是我们想要的。如果你‚想要的真相‛跟眼前的现实‛相互冲突,就好像要一只猫学狗叫。你可以试了又试,到头来 那只猫还是看着你叫‚喵‛。希望现实存在不是其本来的样子是无望的,如同 徒劳地用一生来教猫学狗叫一样。
然而,如果你多留意一下,你将会发现,脑海里每天都会产生十多次这样徒 劳的念头:‚人应该更友善些‛;‚小孩儿应该彬彬有礼‛;‚我老公(老 婆)应该赞同我‛;‚我应该瘦一点儿(或更美些、或更成功些)‛。这些念 头都希望现实的存在与其本来的面目有所不同。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令人沮 丧,没错,我们感受到的所有的压力均源于我们跟现实的存在对抗而造成的。
‚功课‛的初学者常对我说,‚但是,停止与现实对抗会等于削弱我的行动
力,如果简单地接受现实存在我会变得消极被动,甚至失去行动的欲望。‛
我是一个爱现实存在存在的人,不是因为我超越了世俗,而是因为当我和现 实存在对抗时我很痛苦。我们可以认识到现实存在往往没有那么糟,因为当我 们与现实存在对抗时,我们必会感到紧张和挫败,觉得不自在、心情紊乱;而 当我们停止与现实存在对抗时,行动自然变得简单、灵活、仁慈、无惧。
管好你自己的事
我发现世上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的事。对我而言,老天这个 词意味着‚现实存在‛,现实存在就是老天,因为现实存在操控一切。所有超 越我的控制、你的控制、所有其他人的控制的事,我通称为老天的事。
我们绝大部分的压力,是来自管我们自己以外的事。当我在想,‚你该找份
工作、我要你开心、你应该准时、你必须好好地照顾自己‛时,我在管你的
事;当我担心地震、洪水、战争、或我会死掉,我是在管老天的事。如果我在
心里管你的事或老天的事,心里就会生出分离感。
如果你在过你的日子我的心却跑去管你的生活,谁在这儿过我的生活呢?我 俩都在那儿过你的生活呢。我心里忍不住跑去管你的事,让我不能管好我自己 的事,我便和自己分裂了,难怪我的日子那么难过。
当我自以为我知道什么对别人最好时,我是在管自身以外的事,即使是以爱 为借口,也是纯粹的傲慢,带来的结果是紧张、焦虑和恐惧。我知道什么对我 最好吗?那是我唯一的本分。让我先发现什么对我最好,然后,再来试着帮你 解决你的问题吧。
如果对这三种事的理解足以让你管好自己的事,你将享受到一种超乎想象的 自在。下次当你觉得有压力或难过时,不妨问一问自己正在管谁的事?‛你可 能会忍不住大笑!这个问题会让你回到自己身上来。让你看到自己从未真正活 在当下,你一生都在管别人的事。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发现你也用不着管你的事,而你的生命自己 运转得极好的。
用理解面对你的念头 念头本身是无害的,除非我们相信它。带给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的念头,而是我们对念头的执著。执著于一个念头,意味着不经探究就相信它是真实的。信念其实就是我们经年累月执著不放的念头。
大部分的人认为,他们就是自己心目中所认定的人。有一天,我注意到不是 我在呼吸——而是被呼吸,然后我又惊异地发现不是我在想——而是被想,思 想这个行为并不针对个人。你有没有早上起来对自己说,‚我想今天我什么都不想‛?太迟了,你已经在想了!念头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它们来自虚无, 又回归虚无,就有如云彩飘过空无一物的天空。它们来了又走,绝不停留,也 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直到我们把它们当真。
尽管人们可论说他们是如何控制他们的想法,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控 制的了自己的想法。我没有放下我的念头——而是用理解面对它们,于是它们 放下了我。
念头就象微风,象树上的叶子或坠落的雨滴,它们就那样自然地出现了,通 过探究我们可以和它们成为朋友。你会和雨滴争辩吗?雨滴并不针对个人,念 头也不。一旦用理解面对了一个使人痛苦的观念,下次它再出现时,你可能会 发现它很有趣。曾经的噩梦现在变得仅仅是有趣,下次它又再出现时,你也许 发现它可笑,再下一次你甚至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这就是‚爱上事实‛的威力。
把想法写在纸上
功课的第一步,就是写下你的批评,关于不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任何让你焦虑不安的情境——关于一个你讨厌的人或当某人激怒了你、让你害怕、或
让你伤心时。(用一张空白的纸或是到 www.thework.com/chinese
自古以来,我们一直被教导不要批评。但事实上,我们还是一直都这样做。 甚至可以说,我们的脑海里的批评声浪一刻也不曾停止过。通过‚功课‛我们 终于得到许可,可以在纸上说出甚至吼出这些看法,我们也许会发现,即使最 畀劣的念头都可施以无条件的爱。
我鼓励你写一写那个你还没有完全原谅的人。这是最有力的起点。即使你已 经原谅了那个人的百分之九十九,你并没有真正自在,除非你完全原谅了他/ 她。那你无法原谅的百分之一,恰恰就是你在其他的关系(包括与自己的关 系)中卡住的地方。
如果你把指责的指头先朝外,一旦焦点不在自己身上,你可以毫无保留地、 痛痛快快地批评。我们常常很确定我们知道别人该做什么、该怎样生活、该和 谁在一起。我们对别人有白分之白的完美视力,对自己时却并非如此。
做‚功课‛将使你从‚认定别人是怎样的人‛转而认出你自己。最终你会明 白到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思想的反映:你是那个编故事的人,也是那个放 所有的故事的投影仪,而整个世界都是你各种念头投射出来的影像。
有史以来,人们为了追求快乐,一直设法改变外在的世界,但却从来没有成
功过,因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反了。
如何写你的作业单 请把自己变得主观臆断、苛刻、幼稚和小气,象一个伤心、发怒、困惑或害怕的小孩一样自发地写下你的念头,不要试图明智、高尚或仁慈。这是你的感 受全然诚实而且不受任何审查的时刻。坦诚地、写下你的感觉,让你的感受无 保留地表达出来,无须担心任何后果或惩罚。
下面,你会看到一个完整的批评邻人作业单的实际案例。在这作业单里我 写的是我第二任丈夫保罗(在他的同意下),这些就是我在生命改变之前对他 看法。读的时候,你可以把保罗的名字换成适合你的名字。
1。谁让你感到愤怒、心烦意乱、困惑,失望,为什么?他们什么地方让你 不喜欢?
我对保罗感到很生气,因为他不肯听我说话、不欣赏我。我说的每件事他都要反驳。
2。你希望他们怎样改变?你希望他们做些什么?
我希望保罗注意到我,我希望保罗全心全意地爱我,我希望保罗关心我的需要,我希望保罗赞同我,我希望保罗去健身。
3。他们应该或不应该做、成为、想、或感觉什么?你想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
保罗不该看这么多的电视,保罗应该戒烟,保罗应该告诉我他爱我,他不应该不理睬我,他不应该在我们的孩子和朋友面前批评我。
4。你需要他们怎么做,你才会高兴?
我需要保罗听我说话,我需要保罗停止欺骗我,我需要保罗和我分享他的感觉,在感情上支持我。我需要保罗温柔、友善、有耐心。
5。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
保罗不诚实,保罗不顾后果,保罗很幼稚,他认为他不必遵守规矩,保罗不关心人并且不可接近,保罗不负责任。
6。你再也不想和那个人经历什么了?
如果保罗不改的话,我再也不愿(我拒绝)和他生活在一起了,我拒绝眼睁睁地看着保罗把他的身体搞坏,我再也不愿和保罗吵架了,我再也不愿被保罗所欺骗了。
探究:四个提问和一个反转
1.
2.
3.
4.
把那个念头反转过来。并且找出至少三个在你生活中具体与真实的事
例,证明每个反转的确是真的。
现在让我们用这四个提问来探究一下刚才那个例子中、第一个提问的第一 句:保罗不肯听我说话。当你往下读时,想象一个你还没有完全原谅的人。
1.那是真的吗?问一问你自己,保罗不肯听我说话——那是真的吗?让自己 的心静下来,如果你真心想知道真相,答案会自然升起与问题相遇——让头脑 问问题,静静等待答案从内心浮现。
2.你能确定那是真的吗?考虑一下这些问题:‚我能确定保罗不肯听我说 话吗?我真的可能知道某人是否在听吗?我是否有时候没有在听,但表面上看 起来却好像在听呢?‛
3.当你相信那个念头时,你是怎样反应的?发生了些什么?当你相信了保 罗不肯听你说话那个念头时,你是怎样反应?你如何对待他?把它们列出来。 例如,‚我给他‘脸色’看;我打断他的话;我用不理会他来惩罚他;我说话 的声音变得又快又大声;我试图逼着他听我说话。‛随着你对内心的继续深 入,把这些都列出来,并且看看在那个情形下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你的感觉 如何?例如,‚我将自己封闭起来;我不愿和人交往;我大吃大喝、蒙头大 睡;我坐在电视机前不动地方;我感到非常沮丧和孤独。‛让自己体验一下当 持有‚保罗不肯听我说话‛这个念头所产生的反应。
4.没有那个念头时,你会是怎样呢?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你没有‚保罗不 肯听我说话‛这个念头时,你会是什么样的人呢?闭上你的眼睛,想象保罗不 肯听你说话、但你却没有保罗不肯听你说话(或他应该听你说话)这个念头, 花一点时间,看看有什么新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如何?
把它反转过来。原句‚保罗不肯听我说话‛如果反转过来的话,可以变成
‚我不肯听保罗说话。‛对你来说,这是不是和原句一样真实,或者甚至更加
符合实情呢?你何时不肯听保罗说话?当你在想保罗不肯听你说话时,你有听
他说话吗?找出至少三个在你生活中具体与真实的事例,证明这个反转的确是 真的。
另一个反转是,‚我肯听我自己说话。‛第三个例子是‚保罗的确肯听我说 话‛
仔细静心思考了这些反转后,你可以继续探究作业单上,第一个道题的下一
句——‚保罗不感激我‛——然后,请循这个方式,继续进行探究作业单其他 句子。
轮到你了:作业单
现在你该已清楚‚功课‛的做法了。首先把你的念头写在纸上,接着用四个
提问来质疑。挑一个人或一个情况用简短的句子把你的念头写下来,记住把指
责或判断的矛头向外。你可以从现在或以五岁、二十五岁时的角度来写。此时 请不要写自己。
1.
我不喜欢(人名让我感到愤怒、困惑、害怕、心烦意乱等等)(人名)因为
2.
3.
4.
5.
6.
轮到你了:探究
把写在批评邻人作业单里的答复,逐句的用四个提问来质疑,然后再把你质 疑的那句话反转过来。(若需协助,可以参考前面‚如何写你的作业单‛)在 这整个过程中,以开放的心态来探索你未曾意识到的各种可能性。没什么比发 现未知的心灵更让人兴奋。
它如在潜水,不断地提问,然后耐心等待,让答案来找你,我称之为心和头 脑的相遇:头脑更温柔的那一极(我称它为心)和因没经过质疑而混乱的另一 极相遇。头脑真诚地提问,心会回应。你可能会开始体验对自己及你的世界种 种意想不到的新发现,使你整个人生从此改变了。
先看你写在作业单里的第一道问题里的第一句答复。依照下列提问来反问自 己:
1.
你喜不喜欢,天正在下雨。‚不该下雨‛只是个念头,不是事实。事实里面不
存在‚应该‛或者‚不应该‛,那些是我们强加在事实上面的看法。没有‚应
该‛或者‚不应该‛这样的判断,我们可以不带观点的看待现实,这将解放我 们的思想,让我们的行动有效、明确、理智。
当问第一道题时,别着急。‚功课‛是要发掘你内心最深处的事实真相。你 在倾听你的答案,不是别人的答案也不是你被教导的东西。这可能会让你十分 不安因为你正在进入未知。当你继续潜入时,让你内心深处的真实升起与提问 相遇,温柔地把自己交给探究,全身心地投入这段经历。
2.
吗?‛很多案例里,你的陈诉似乎是真的,当然是这样啊,因为那些观念是建 立在你一生没有经过质疑的信念上的。
常有诸如此类的说法:‚这个世界缺乏谅解,‛‚有太多暴力,‛‚我们应该
彼此更加相爱。‛这些都是我曾经相信过的故事,它们似乎充满感性、仁慈和
关怀,但每当我听到这些说法,我注意到相信这些引起压力,让我的心不再安 宁。
例如,当我听到‚人们应该更有爱心‛时,疑问会在我心里升起‚我能确 定那是真的吗?我真的在内心里知道人们应该更有爱心?即使是世上所有的人 都这样对我说,但我能确定那是真的吗?‛让我惊讶的是,当我聆听自己的心 声,我才看到那正是现实的世界--不多也不少。事实上是没有‚应该怎样 的‛。真正存在的只有‚当下的‛,所呈现的现实原来的面貌。真相永远都在 故事之前,而每一个故事在未质疑之前,都遮掩真相的重大嫌疑。
现在,我终于可以探究每一个有可能让我不快的故事,‚我能确定那是真
的吗?‛而回答就象提问本身,不是想象而是实际的体验:‚不‛。
‚不‛怎么会是正确的答案呢?我所知道的人和所有的书都说答案应该是
‚是‛。但我意识到真相是独立的,不会由任何人来使唤。面对内心的‚不‛
答,我认识到不管我反对不反对,世界一直都是它应该的样子。因而我开始全 心地拥抱现实,我无条件地热爱这个世界。
如果你的回答仍然是‚是‛,很好。如果你觉得你能确定那是真的,没关 系,让我们继续下一个提问――提问三。
3.
个念头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涌现一股不安的感觉,那种干扰可以从轻微的不舒 服,一直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于惊慌失措。
在四个提问发现我以后,我注意到当‚人们应该更加有爱心‛这样的念头出
现时,他们引起了不安的感觉,我注意到,在他们出现之前,心是平静的,我
的头脑安静而祥和,没有压力、没有不安的感觉。这是没有故事的我。然后,
在宁静的觉知中,我注意到来自相信或执著于这个念头的感觉。在宁静中,我
可以看到如果我相信了这个念头,结果会是不安和忧伤的感觉。当我问自己,
‚当我相信了人们应该更有爱心的念头,我会怎样反应的?‛我发现我不仅觉
得不舒服(这是显然的),并且在脑海中浮现出许多情景在证明我念头的真
实。我落脚在一个不存在的世界里。这使我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的身体里,用充
满恐惧的眼睛看着世间的一切,我成了一个梦游的人,一个恶梦不断的人。治 疗的方法仅仅是质疑。
我喜欢提问三。一旦你为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旦你看到了念头产生的因果关系,所有你的痛苦都会开始动摇。
4.
对大部分的人,没有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他们完全没有参 照,所以,‚我不知道‛是常见的回答。有些人会回答说,‚我会感到自 由,‛‚我会很平静,‛‚我会是一个更有爱心的人‛。你也可以说,‚这会 让我清醒地看清现况,而且采取有效行动。‛没有自己的故事,我们不仅能清 醒、无惧的行动,我们还是一位朋友、一个能倾听的人。我们会过的很快乐, 心里的谢意与感恩,就像呼吸那般自然涌现。对于一个已悟出没有什么要了解 的、此刻此地我们已经拥有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快乐是本然状态。
反转过来。
要做反转、重写你的句子。首先把它变成好像在写你自己,用你的名字取代你写的那个人的名字,用‚我‛取代‚他‛或‚她‛。例如,‚保罗不感激
我‛反转过来变成‚我不感激保罗‛和‚我不感激我自己‛。另一种是 180 度
的转到相反的一端:‚保罗的确感激我。‛
反转是‚功课‛里非常有效的部分。只要你认为你的问题是外在因素引起
的、某人或某事应该为你的痛苦负责——你的状况是绝望的。这意味着你将永
远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在天堂中受苦。所以为自己找回真实,让自己自由吧。 探究加反转是自我觉悟的捷径。
第六道题的反转
批评邻人作业单上第六道题的反转和其它的有点不同。我们把‚我再也不想 要……‛改成‚我愿意……‛和‚我期待……‛。例如,‚我再也不想和保罗 争吵了‛反转成‚我愿意和保罗再次争吵‛和‚我期待和保罗再次争吵。‛
这个反转是要拥抱生活中的一切。说——和意味着‚我愿意……‛会激发 一种开放心、创造力和灵活度。你内心所有的抗拒都会随之融化,这让你能轻 松起来,而不是无望地企图运用意志力或蛮力,来根除你生命中的某种情况。 当你真心说‚我期待……‛时,你积极地开放自己,迎向你开阔的人生。
可要知道同样的感觉或情况可能会再次发生,即使仅仅是在你的念头里。 当你明白到痛苦和不舒服的感觉是在提醒你是时候探究你的念头时,你可能会 开始期待这些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你会觉得它们是你的朋友来提醒你哪些还没 探究的不够彻底之处。不必再等待别人或情况的改变以便体验平静和谐。‚功 课‛是谱写你喜乐的直接方法。
问题与回答
问题:我觉得写别人很难。我能只写关於我自己的事? 回答:如果你想了解自己,我建议你先写写他人。如果在开始时,把‚功课‛
矛头向外,也许你会开始认识到,你身外的一切都是你自己思想的直接反映,
一切都与你有关。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多年来一直把批评和判断的矛头指向自
己,但什么问题也没解决。批评他人,探究,再把它反过来,是理解和自我觉 悟的捷径。
问题:你怎么能说现实存在是好的呢?那些战争、强奸、贫穷、暴力和虐待儿 童是好的吗?你宽恕了这些吗?
回答:我怎么能宽恕这些呢?我只是注意到如果我认为它们不应该存在而它们 确实存在时,我便痛苦。我能不能结束我心中的战争呢?我能不能停止用我有 暴力的念头和行为来强奸我自己和他人呢?如不能,我就是在自己内心继续着 那些我要世界制止的事。就让我从终止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战争开始吧。这是 一生的功课。
问题:所以你就是说,我应该接受现实,不再跟现实争辩。是吗? 回答:‚功课‛不是在告诉大家什麼该做,什麼不该做。我们只是在问,跟现实争辩的效果在哪裡?感觉如何?‚功课‛探索和痛苦思想相关的因果,而从 中找寻自由。说我们不应该跟现实争辩,只不过又增加了一个故事、哲学和宗 教,那不会有效的。
问题:热爱现实听起来好像是要我们一无所求。想要东西不是比较有意思吗? 回答:我的经验是我一直都在要些东西:我想要的就是现实的存在。这不仅有意思,简直是令人欣喜若狂的!当我想要的是我已拥有的,念头和行动没有分 离,它们没有冲突、行动一致。如果你发现你缺乏任何东西,把你的念头写下 来,对它们进行探究。我发现生活里从来都不缺乏什么也不需要将来。我所需 要的一切总是被提供了,而且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去得到它。没有什么比热爱现 实更令人兴奋的了。
问题:如果我我对他人没意见呢?我能写事物,比如说我的身体?
回答:可以。针对任何给你带来压力的对象做‚功课‛,当你熟悉了四个提问
和反转后,你可以选择像身
例句:‚我的身体应该要强壮、健康和柔软‛变成‚我的想法应该要强壮、 健康、和柔软。‛
一个平衡、健康的思想──这不正就是你想要的吗?是你有病的身体,还是 你对自己身体的想法造成了问题?调查一下。让你的医生照顾你的身体,让你 自己照顾你自己的想法。我有一个朋友,肢体无法移动,但他热爱生命。自由 不需要健康的身体。释放自己的心吧。
问题:我如何才能学会宽恕一个严重伤害了我的人? 回答:批评你的敌人,编写下来,问四问题,反转过来。你将看到:宽恕意味
着你以为发生的一切,其实不曾发生过,除非你能看到没有需要宽恕之处,否
则你并无真正宽恕。从来没有人伤害过任何人也从来没有人做过什么可怕的
事。除了你未经探究的念头,再也没有比你对那事件的想法更可怕了。所以,
一旦感到痛苦,便探究,考察你正在想的念头,释放自己。回归童心,从一片 空白的心灵开始起步,借用你的无知奔向自由之路。
问题:探究是一个思想的过程吗?如果不是,那它是什么呢?
回答:探究表面上好像是一个思想的过程,而实际上它是一个解构思想的一种
方式。当我们体会到念头是自然浮现在脑海里,它们失去了对我们的掌控力
量。藉由做‚功课‛,我们不用再压抑或逃避自己的思想,而是学习敞开心胸 来面对它们。
凯蒂主义
当你跟现实狡辩,你输──百分之百每一次都是这样。 人的个性不是去爱——是想去要。
如果我祷告,我会这么说:‚神啊,请让我远离要人愛、要人认同、要人感激 的欲望吧。阿門。‛
不要装作超越你自己的进化。 不经质疑的思想是万苦的来源。 你要不就相信你的念头,要不就质疑。你没有别的选择。
没人可以伤害我——只有我自己才会伤害自己。 天下万事中最糟的就是一个没经过探究的念头。 头脑清醒让你不受苦,绝对不会。
如果我认为你是我的问题所在,那我就是疯了。
我不放掉自己的观念──我质疑它们。然后,它们就会放我走。
如果你相信受苦是有理由的,你就完全和现实脱节了。 现实比我们为它編造的故事还要仁慈一点。
我很清楚全世界都爱我。我只是还没寄望全世界来了解这一点而已。 物质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只有心理的。
现实是神,因为它掌控一切。
当我完全清醒时,现实就是我所要的。 希望现实存在不是其本来的样子,就好像要一只猫学狗叫——无望。
我怎么知道我不需要我想要的呢?我没有我想要的。
宽怒就是了解到你以为发生过的事,其实并未发生。
事情为我发生,不是对我发生。
当我们没有自己的故事时,我们有的,是感恩。
对四个提问
这里我们再把四个提问列一遍。有些人把它列印下来,并随身携带。
1.
2.
3.
4.
把那个念头反转过来。并且找出至少三个在你生活中具体与真实的事例,证明每个反转的确是真的。
这本小册子是摘自《一念之转》。
这本小册子的 PDF 版本可下载于 www.thework.com/chinese。
扩展阅读:
拜伦凯蒂“转念作业”个案实录-爱与怨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i0GIV29P5g/
拜伦凯蒂“转念作业”个案实录-完美的身体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6DpgQ0Ko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