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森田疗法克服病态的焦虑

(2011-08-30 15:33:14)
标签:

杂谈

 

  森田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非常相似,但其决定性的差别之一是"不问症状",也就像把疾病的表面削除,不以症状作为治疗对象。然而,至今为止这么多森田疗法的研究者还未针对“不以症状作为治疗对象,为什么症状会消失”进行过讨论。森田疗法的研究者都默认“症状是烦恼的产物,烦恼消失了,症状也就消失了”。S.Freud的精神分析认为:“症状是对心理冲突防卫失败而产生的结果,焦虑产生症状,这种焦虑叫神经症性焦虑或病态的焦虑”。

  可以看出,在精神分析的治疗中,不但把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而且对病态的焦虑毫不关注。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只要解决了心理冲突,症状和病态焦虑都随之消失。

  我一直从事森田疗法治愈机制的研究,发现森田疗法是一种直接挑战导致症状的病态焦虑的唯一精神疗法。本次演讲,主要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来解释森田疗法是如何处置“病态焦虑的”。

  森田疗法分为4期,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来看,I期主要目标是“身体状态的恢复”,Ⅱ期是学会“感情的控制”,Ⅲ期是体验正确的认知控制,Ⅳ期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在事实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思考和行动”。在4个阶段的治疗中,如何处置和克服病态的焦虑,是本次演讲的中心!如果时间充足,针对S.Freud和森田关于心理冲突的解释及两者治疗目的的差异进行论述,这也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作为一种精神疗法的定位)。

  森田疗法的认知行为疗法观点  认知行为疗法观点

  治疗期和治疗目标

  I期 卧床期          身体健康的恢复

  ①身体健康的恢复:无聊感  ―――生理节奏的恢复

  ②烦闷即解脱

  Ⅱ期:轻作业期      感情的控制

  ①养成自主性,自发性―――  改善被动逃避的态度

  ②打破情绪本位―――  打破病态焦虑,阻断精神交互作用

  学会活用正常焦虑

  Ⅲ期

  重作业期                   感情的控制

  ①放弃旧的价值观――――――放弃先入观,在事实惟真的基础上对应

  ②没有不可能之事――――――突入恐怖,体验理想与预想的差别

  恢复勇气和自信

  VI期 日常生活训练期       认知的控制

  ①顺从环境    ―――――   顺其自然,临机应变

  消除心理冲突

  ②体验"纯洁的心" ―――――本来的欲望:在最初想法的基础上行动

  "不问症状"的理由

  “认知行为疗法”的缺点

  ①把症状作为治疗对象,与病态焦虑斗争,遭遇顽强拼搏抵抗,消耗过多的精神能量

  ②即使症状消失了,病态焦虑仍然存在

  “森田疗法”对待症状的态度

  ③认为症状是病态焦虑的产物

  ④病态焦虑是死的恐怖引起的感情,其根底潜伏着受挫的欲望

  ⑤受挫的欲望被看成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造成思想的矛盾

  ⑥如果克服了病态焦虑,症状就自然消失了

  观察通过不问症状的治疗,病态焦虑消失的过程

  治疗I期

  ①绝对安静,避免外界刺激,让病态焦虑处于休战状态

  治疗Ⅱ期

  ②把注意力从症状转向外界作业,打破情绪本位,阻断精神交互作用

  ③阻断对没有结果的症状的注意,养成对有积极意义的行动的自发注意

  治疗Ⅲ期

  ④运用正常焦虑,进行有目的的作业,从事有挑战性的活动.禁止对作业的内容的选择,打破先入观

  ⑤体验通过作业,达到欲望的满足感

  总是把目光指向做不到的事、失败,必然产生胆怯和自卑,导致病态焦虑;

  相反,把目光指向做得到的事、小事,反复体验成攻和满足的喜悦,挑战任何事,增加了勇气和自信心

  通过④⑤的体会,病态焦虑自然消失。(体验到没有不可能之事)

  神经症发病的心理状态(森田的观点)

  导致病态焦虑的原因是生的欲望受到威胁,并不是S.Freud所谓的童年期创伤经验。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与自己的理想不符合,从而产生了思想的矛盾。

  由于自我尊严的需求受到威胁,引起不安(死的恐怖),变成病态的焦虑,最后导致症状。森田疗法的治疗Ⅲ期的目的是,把病态的焦虑变成正常的焦虑,即生的欲望(上进心),换言之,通过作业,改变考虑问题的方式、认知态度。

  (1)治疗IV期

  从森田的观点,把患者受挫的日常生活作为问题的焦点来考虑。

  ①通过行动体验欲望的满足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况,着眼于自己做了的事,反复体验微小的成就感和快乐,对做不了的事,先放一放,作为下次挑战的目标。评价实的事情而不是虚的东西,这样一来,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自卑感就慢慢消失了。

  ②直面困难,在事实惟真的基础上,自主对应,随机应变,顺应环境。

  (2)治疗IV期

  在治疗过程中体验“纯洁的心”,日常生活的难题变得容易解决

  ①放弃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带偏见,不被束缚

  ②客观的观察事物,考虑问题。 事实惟真

  ③看事物的本质,不被表象迷惑。 平常心

  ④摆脱私心杂念。      纯的观念

  ⑤不怕结果,重视对困难挑战的过程。 体验无不可为之事

  ⑥对不完善或未完成之事,想办法完成。 创意之心

  (3)治疗IV期

  带着顺应自然,纯洁的心,随机应变地处理日常生活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解决了,结果必然是:

  ①自我尊严的要求得到满足,恢复自尊心

  ②日常生活中虽然有很多劳累困难,只要努力,就有收获,烦恼随之消失。体验到日日是好日

  ③养成如何困难的问题都能面对的平常心

  ④很轻松的应付压力和应激事件

  S.Freud和森田正马对心理冲突解释的差异

  S.Freud对心理冲突解释:本我与超我对立,产生心理冲突,自我产生焦虑,随后,自我防卫失败,引起病态焦虑,导致症状出现。

  森田正马对心理冲突解释: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导致思想的矛盾,富于理想,不能处理现实问题,导致不安,焦虑,引出症状。(防卫单纯化)

  S.Freud和森田正马治疗目的的差别

  精神分析的目的:

  认为童年期创伤经验是心理冲突的原因,治疗的目标是探索过去受伤的经历,让病人洞察自己内心的冲突,一旦意识到问题所在,心理冲突自然消失。所以对没有洞察力的人没有治疗效果;

  森田疗法的目的:

  认为患者富于幻想,无视现实,造成日常生活障碍。治疗时让患者着眼于现实问题,在事实惟真的基础上处理问题,当难题解决时,体验到微小的成功和成就感的喜悦。通过反复体验,日日是好日,使症状缓解。所以森田疗法适合更多的人,它不问过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