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的《给孩子立界限》的资料
(2011-08-18 20:49:54)
标签:
杂谈 |
☉为人父母不只是要关心现在,更要预备孩子的将来,一个人的品格,就是他的命运。
☉如果他知道这个世界要求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就能够学习活出这样的需求,并且把日子过得很好。
☉诚实始于做父母的人自己有好榜样,并要求孩子诚实,也提供孩子说实话的安全环境。
☉孩子反映出你如何为人父母。
☉你需要把孩子的行为解释为对你行为的反应。其实韦恩(一个案例中的孩子名字)是以他父母的有关作风来做回应,以父母所能容忍的最高限度来行事。他知道妈妈无能也害怕冲突,所以吃定了妈妈的弱点,为所欲为;他知道爸爸会大吼大叫,所以他做他想做的,直到爸爸大发脾气为止。他也知道即使是到那个关头,还是可以从爸爸专有的敕令下开溜,到别的地方去继续他的不端行为,因为他爸爸多半不会追究结果,宁可回去看他的报纸,认为已经“收拾”过孩子。
☉孩子对世界运作的方式最早也最基本的心理画面,是从家里学来的。他们观察你如何对待他们、对待配偶和对待你的工作,然后不管好坏、照单全收的模仿你,因为他们不但景仰那些更大、更有能力的个人,也想要像他们一样。
☉当小杰说“妈妈,你插嘴!”,而作妈妈的也没有护着自己,诚心的回应说“儿子,对不起,你说的对!”这时,孩子就学习到对大人所定的家规和事情,要带着尊重、自主、道歉以及回应的态度。如果妈妈辩说“小伟,你不了解,因为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话,所以我非这么说不可。”孩子则很有可能在遇到别人质问他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辩护和自圆其说。
☉孩子的工作就是测试你的决心,最后学会了“现实”的功课;你的工作就是要经得起考验,包括忍受他的怒气、闹别扭、发脾气,以及其他种种。大部分父母都在“持守界限”和“训练孩子培养界限”之间来回挣扎。当孩子持续要求时,你要比他再多一次把持你的界限。
☉通常,父母无法延缓满足孩子所需,是因为他们多度认同孩子的感觉。有些父母把自己痛苦的感觉和孩子的感觉相混。
☉凯若不知道她对黛丝采取了我们称之为忽视和爆发的做法。他用不适当的容忍,希望黛丝的行为会自动消失,没想到她反而变本加厉。而同时,凯若的愤怒也在高涨,最后,他一直忍着不说的事实,就在一次大发雷霆中爆发出来,使黛丝觉得受伤、受惊吓。这种“不一致”颇为常见,根源于认定“坏事会自行解决”的信念。“忽视和爆发”的做法,教导孩子该坚持任何想要的东西,让他学会十次里面有九次可以逍遥法外,只需要学习如何忍受唯一那次父母的失控即可。
☉避免情绪化的后果,要施行现实的后果。生气、内疚、羞愧并不能教导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电视的权利、失去金钱或玩电脑的时间所带来的痛苦会教导他学得更好。
☉我们要小心,不要给孩子那种“唯有别人付他们钱,他们才需要有所表现”的态度。他们最好学习,每个人在家里都需要做他的那一份,如果你多做了,我们可以谈谈某些额外的奖励。
☉不成熟的人老是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一直要别人为他解决问题。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你要教导孩子,任何时候他们有问题,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可能作了些什么来造成那个问题。
☉孩子需要学会为他所失去的完美伤心、接受他的失败、并从中有所学习和成长。也需要帮助他不要有那种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妄想。你为孩子所定的目标,就是让他放弃自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想法,而集中心思来控制自己。孩子进入这个世界时,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来控制自己,为了补偿,他会尽全力来控制他的父母。你的工作就是逐渐增加它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少他想要控制你和控制别人的能力。
☉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要答应孩子的要求,只要简单的说一句不可以。此外,要记得,先说“不”之后有改变心意说“可”的父母是英雄,但是说“可”,后来又说“不”的人,是个背信者。
☉不要介入孩子们的争吵。如果你替他们解决所有的纷争,他们就学不会你不在身边时所需要解决问题的技巧。
☉有时候父母太严厉、太权威,或甚至暴虐,就会在孩子心中制造非常严格和不成熟的意识。有时候这些孩子会变得非常沮丧或有罪恶感;另一些时候,他们为了反抗残暴的父母,会议残忍或虐待狂的方式对待别人。
☉受挫折是成长的关键之一。从未受过挫折的孩子就不会培养出忍受挫折的能力。
☉父母应该好好判断哪个愿望是出自嫉妒,哪个愿望是出自内心真正的渴望,你要削弱孩子出于嫉妒的那一个愿望,帮助他得到那个出自内心的愿望。
☉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孩子的成熟度:基本对人的信任感,有能力去结交朋友和保持友谊,对大人的要求有回应,有反抗和反对的能力,能忍受损失,能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失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权威等。
☉开始为自己或孩子作对的事情,永远不嫌太迟。永远不要放弃孩子,即使在青少年时代的最后时日,你也要把握机会,你是孩子唯一的父亲或母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