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日本影片,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其主题虽然是死亡,但是通过死这个永恒主题的诉说,展示骨肉之情、夫妻之爱、朋友之义,特别是那份对职业的尊重和热爱。
一般而言,死亡常常是表现暴力和冷漠的;或者,成为赚取眼泪的煽情手段;亦或者,变成无法挣扎的宿命结论。《入殓师》以入殓师的视角切入,在执行“送人”的仪式中,围绕着对死者的各种各样的故事的了解,重新体验和感悟死亡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得到来自生命深处的感动。
《入殓师》没有谈到宗教,却给人宗教一样的平和与神圣!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的程序与仪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更衣,化妆。让人感到——死亡不是归去,而是启程。是生者感念死者的方式,让死者有尊严地上路,如同生前一样美丽。
在许多人看来,传统的婚丧嫁娶的仪式中,包含了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不仅缺乏科学依据,做起来滑稽、可笑,甚至有些行为是对人性的极大地压抑。但是,入殓师的一切规范的行为让人看来,无不生出深深的敬意,不仅是对入殓者的职业,而且是对死亡的庄严的注目。
因为对死亡的全新诠释,改变了我们某种程度上对死亡的偏见和愚念。
仔细的看影片中的细节:
第一、两条逆流而上的小鱼:哗哗流淌的溪水里有两条奋力逆流而上的鱼,同时,不时有从上游飘下死去的鱼。即使是了解最终的结局,鱼仍然努力向上游游,去那里产卵。为了新生命的死亡,难道不值得敬佩和讴歌吗?
第二、一块小石头:当从小被父亲抛弃而怨愤一生的小林,用力掰开亡父紧握而僵硬的拳头时,从中滑落一块小石头——那是小林小时候送给父亲的,看着父亲珍藏一生,临死了还紧握在手心石头。小林不由地落泪。最后,小林把小石子放入怀孕妻子的手中,再按在她微凸的肚子上,似乎表明爱,将随着生命的延续而传递。
入殓师是个失业的大提琴手。一双善拉大提琴的手为死者美容,似乎有着更深的象征和隐喻。
天空中翱翔的大雁,以及小林在一望无垠的绿色田野上,深情的拉着大提琴的画面;大提琴弦流淌出的,悠扬的,缠缠绕绕的,曲折向上的旋律,寓意着人类对生命的执著热爱和深刻理解。
因为无比热爱生命,所以无比尊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