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哥——虹吸式咖啡壶及制作 全方位解析

标签:
x-caffe咖啡教学鸟哥虹吸壶教程咖啡杂谈 |
分类: X-CAFFE原创教材 |
许多人喜欢虹吸壶就是因为优雅的器具和操作,还有那化学实验的调调,看着热水慢慢从底壶缓缓上升的神奇过程,每一步操作都控制在制作者的手中。虹吸式咖啡在制作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表演性,就算平时对咖啡没有太多接触的人,在观看制作时往往也心生好感,是一种只是看就会觉得很好喝的制作方式。
鸟哥手里有许多虹吸壶,晒几款自己最喜欢的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123.jpg全方位解析" />
关于虹吸壶的发源地是德国还是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说法都有,有点难以捉摸,但不论何处,想必灵感均来自化学实验的过程。简单地说虹吸式咖啡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起源于欧洲,推广自日本,流行于世界。
虹吸式咖啡虽然源自欧美,但却风靡于亚洲,看起来一丝不苟的制作方式大概比较符合日本的做事态度,加上虹吸式咖啡的出品风格比较纯净明亮,早年流行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我国大陆地区咖啡普及的较晚,10年前的咖啡馆大多也是使用虹吸壶制作咖啡。虽然近几年随着手冲式咖啡的流行大有盖过虹吸的趋势,但不爱繁琐的欧美人却一反常态,开始追求虹吸一板一眼的制作方式并乐在其中,许多国外的精品咖啡馆也增加了虹吸式咖啡,毕竟优雅的虹吸式器具和“神奇”制作过程的魅力足以令许多人着迷。
鸟哥学会的第一种咖啡制作方式就是初中时妈妈教我的虹吸,关于虹吸的一些知识和技巧,接下来一一分解。
虹吸壶的构成主要为虹吸壶上壶、虹吸壶下壶、支架、壶盖、搅拌棒、滤布、酒精灯
虹吸壶大多分为3人份和5人份,每一人份的标准为120ml水,每一人份使用的咖啡粉量为7-9g,我们平常使用的单品杯大多为160-200ml,所以一把三人份虹吸壶的出品大概是2杯。
制作方法一
1.将虹吸壶下壶接入适量水,推荐使用热水,因为虹吸壶标配的酒精灯加热一壶冷水大概要10几分钟,比较费时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29.jpg全方位解析" />
2.擦干下壶,将滤布放入上壶底部并将过滤布底部的挂钩固定在上壶底部导管上,装入咖啡粉。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31.jpg全方位解析" />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36.jpg全方位解析" />
3.将上壶插入下壶,点燃酒精灯,注意上壶的虹吸导管应与火源垂直于一直线,随着水温的升高,下壶的水慢慢抽至上壶,使用搅拌棒均匀的搅拌,使咖啡粉和水充分的融合,并开始计时。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39.jpg全方位解析" />
4.咖啡的萃取时间在1分钟左右,浅烘焙的咖啡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可以提高甜度和醇厚度,深烘焙的则减少,以免过于浓郁和太多苦味。到达一分钟时,撤离酒精灯,并再次搅拌上壶(通常搅拌10圈左右即可,制作期间如30秒时也可多搅拌一次。)这时便可看到上壶的咖啡液缓缓流入下壶,同时用冷的湿毛巾包裹住下壶使壶内空气极速收缩加快回流速度。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44.jpg全方位解析" />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0.jpg全方位解析" />
5.上壶的咖啡全部回流至下壶,取下上壶,开始享用虹吸式咖啡。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3.jpg全方位解析" />
制作方法二
只有步骤2与方法1不同,待水全部抽至上壶后再加入咖啡粉开始搅拌。方法二的优点为水全部抽至上壶后,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下放入咖啡粉。
使用虹吸壶的技巧和误区:
1.搅拌咖啡时,重要的是搅拌均匀,使咖啡能够充分萃取,早年鸟哥学习虹吸式咖啡制作时,知道一种十字交叉法搅拌法非常复杂玄妙,后得知因为早年的咖啡教学课程多以虹吸壶为主,如果只是说搅拌均匀,学员会觉得没有技术含量白交学费,所以强调此玄妙手法的重要性,纯属误人子弟。其实虹吸制作需要注意的细节部分很多,但并不在这里。
2.搅拌咖啡时,搅拌棒要避免碰到上壶底部的滤布,否则会释放出更多滤布的味道,影响风味纯净度。
3.搅拌棒应选择无味的竹制品或耐高温的食用级别塑料搅拌棒,木质的搅拌棒会影响咖啡的风味。
4.冷毛巾降温是整个虹吸制作的精髓,毛巾应尽量湿冷并且足够大,降温的效果才好并且不留死角。为何降温是精髓呢?使咖啡液快速回流的原因是防止过度萃取,另外下壶与火源接触而温度过高,咖啡液回流时容易被二次加温产生让人不悦的焦糊味。所以一杯咖啡是香是苦,降温是关键。(降温的瞬间因为冷热交替的巨大温差,质量不佳的普通玻璃下壶可能会裂开,只是裂开放心不会爆炸。所以不要图便宜,应尽量选择品质好的虹吸壶是完全可以承受冷热交替的)
5.虹吸壶上壶的咖啡渣是不是小山丘状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以前的许多咖啡书籍上,行业内,甚至业内前辈都认为一壶好的虹吸,上壶的咖啡渣一定是小山丘状,越高越圆越好,其实蛮可笑。只要在咖啡液回流至下座时,多搅拌几圈,越用力小山丘越好,仅仅是基本的物理原理而已。一杯咖啡的好坏,不到最后风味的品鉴部分,是无法分辨好坏的。
所谓的小山丘只要搅拌用力点就可以高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2.jpg全方位解析" />
6.虹吸壶过滤布使用后需要立即冲洗干净,不要在太阳下暴晒,容易产生更大的滤布味道。还有一种泡在水中放在冰箱冷藏保存的方法也不推荐,因为泡在水中易滋生细菌。自然晾干即可,下次制作咖啡之前,先不放咖啡粉煮一壶清水,就可以大大去掉滤布的味道并保证卫生。
7.滤布的更换:滤布的寿命主要是看使用的频率,当咖啡回流不畅时即可更换。
8.虹吸式咖啡是一种手工制作方法,每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咖啡风味走向,以前我和父母使用相同的时间,咖啡豆、咖啡粉量和同样的制作方法每人制作一壶,我和妈妈制作的风格较为接近,父亲制作的咖啡风格则总是比较浓郁。你也不妨和亲朋好友共同试下制作结果不同带来的小乐趣。
关于过滤器
大部分虹吸壶的标配滤器为法兰绒滤布,棉布这种材质有一层挂浆,所以会有比较刺激的“滤布味”。要煮2.3次咖啡后方可去掉。但使用过的滤布,哪怕一次,咖啡的油脂和超微粉末也会渗入到滤布里,无法完全清除,随着使用的次数增多,滤布的颜色也会越发变深,煮出的咖啡杂味也会逐渐增多。味觉敏感者或咖啡老饕往往对滤布的杂味嗤之以鼻,也是许多咖啡发烧友最终放弃使用虹吸壶的原因之一。
法兰绒滤布的过滤器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8.jpg全方位解析" />
其实除了法兰绒滤布之外,还有另一种滤器既可以使用滤布,也可以使用滤纸。滤纸本身无杂味,又是一次性用品,不会有累积上次咖啡残留物的情况。在风味的纯净度上比滤布有明显的优势。需注意的是滤纸密度要大于滤布,所以如果粉粗细分为8个档位,8为最粗1为最细的话,滤布使用的粉粗细大概为3,使用滤纸则应适当增大粉粗细度达到4-5之间,否则会因为密度过高而使咖啡回流速度缓慢影响萃取质量。
滤布/滤纸两用滤器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9.jpg全方位解析" />
另外由于滤纸的高密度,咖啡的油脂会被滤纸吸附和阻挡掉大部分,出品上的纯净度提升的同时,醇和度上则比滤布稍逊,这一点见仁见智。滤纸还有个隐藏的不定期缺陷就是有时滤纸会在制作中途破损,大多是在降温回流这步上,一旦出现,整壶咖啡制作的美感和咖啡本身都前功尽弃,咖啡渣全部流入下壶无法饮用,实在令人扫兴。因此滤布还是滤纸,客观看待即可。
虹吸式咖啡是鸟哥学会的第一种咖啡制作方法,本着对其的深厚感情,尝试了许多方法希望能找到取代滤纸滤布的更完美方案,最终使用瑞士金改装的滤片,算是基本改善了上述问题。
使用滤纸/滤布两用滤器的瑞士金滤网(手工样品,完成品日后上市)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70.jpg全方位解析" />
瑞士金是一种高密度滤网,可以有效的过滤99%的咖啡粉,没有杂味,可反复使用,主要功能是用来取代滤纸,使用它制作的虹吸式咖啡,可以使用滤布的粉粗细度,也可使用滤纸的粉粗细度,灵活度较高,滤网的结构也可以使咖啡油脂顺利通过,最终只有少量超微粉残留在杯底,几乎不会影响口感,鸟哥的学生和朋友们都对比过滤布滤纸滤片的出品,均认为滤片的出品无杂味,口感更佳,算是一种新的选择。
关于热源
酒精灯:标配热源,火力较柔,实验室味十足,但效率过低又不方便调整火力,营业店和爱好者大多不使用此热源,市面上还有一种可调节火力的酒精灯,要明显好用与前者。
酒精灯是传统的标配热源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61.jpg全方位解析" />
瓦斯炉:使用填充式气体的热源,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煤气灶。填充气体就是打火机用的丁烷气,方便购买。火力可以自由调节,最高温度可以达1300度以上,效率和灵活性远超酒精灯,特别是使用虹吸制作方法二时,水全部抽至上壶后将火力调小,可以将温度调节到一个更加理想的范围。推荐
瓦斯炉更加实用且高效
光炉:也叫做光波炉、红外卤素灯。使用电能,利用的是卤素灯在使用时大量放热的原理,因为加热时有漂亮的灯光效果,所以十分华丽适合营业店使用和展示,也为不能使用明火的场所提供了方便,因为没有明火与玻璃接触,对玻璃的损伤最小,光炉的温度可调,是专为虹吸壶量身定做的产品,使用方便出品稳定。推荐
光炉平时看有点像电磁炉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64.jpg全方位解析" />
工作状态气氛马上不一样了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68.jpg全方位解析" />
适合营业店使用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21231/DSC_0316.jpg全方位解析" />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21231/DSC_0319.jpg全方位解析" />
关于电虹吸
电虹吸的出现不过几年光景,类似于电热水壶的结构,下壶连体着一个加热底座,使用非常方便,有的还带有计时和温控功能,这种电虹吸壶我认为更该叫做虹吸式咖啡机,使用效果则无需要求太多,因为下壶和电加热底座连体,即使带有温控,在咖啡回流是也无法避免温度过高的情况,并且无法给底部降温,所以出品的口感就略重一点,但其本身的定位是方便稳定,容易操作,特别适合怕火怕热源的人群(接触啡友久了,特别是教学以后发现此类人群还是不少的)
电虹吸比较方便快捷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69.jpg全方位解析" />
关于我虹吸式咖啡的制作经验和心得,基本总结到这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X-CAFFE 存在于专业
感谢阅读
鸟哥手里有许多虹吸壶,晒几款自己最喜欢的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123.jpg全方位解析" />
关于虹吸壶的发源地是德国还是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说法都有,有点难以捉摸,但不论何处,想必灵感均来自化学实验的过程。简单地说虹吸式咖啡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起源于欧洲,推广自日本,流行于世界。
虹吸式咖啡虽然源自欧美,但却风靡于亚洲,看起来一丝不苟的制作方式大概比较符合日本的做事态度,加上虹吸式咖啡的出品风格比较纯净明亮,早年流行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我国大陆地区咖啡普及的较晚,10年前的咖啡馆大多也是使用虹吸壶制作咖啡。虽然近几年随着手冲式咖啡的流行大有盖过虹吸的趋势,但不爱繁琐的欧美人却一反常态,开始追求虹吸一板一眼的制作方式并乐在其中,许多国外的精品咖啡馆也增加了虹吸式咖啡,毕竟优雅的虹吸式器具和“神奇”制作过程的魅力足以令许多人着迷。
鸟哥学会的第一种咖啡制作方式就是初中时妈妈教我的虹吸,关于虹吸的一些知识和技巧,接下来一一分解。
虹吸壶的构成主要为虹吸壶上壶、虹吸壶下壶、支架、壶盖、搅拌棒、滤布、酒精灯
虹吸壶大多分为3人份和5人份,每一人份的标准为120ml水,每一人份使用的咖啡粉量为7-9g,我们平常使用的单品杯大多为160-200ml,所以一把三人份虹吸壶的出品大概是2杯。
制作方法一
1.将虹吸壶下壶接入适量水,推荐使用热水,因为虹吸壶标配的酒精灯加热一壶冷水大概要10几分钟,比较费时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29.jpg全方位解析" />
2.擦干下壶,将滤布放入上壶底部并将过滤布底部的挂钩固定在上壶底部导管上,装入咖啡粉。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31.jpg全方位解析" />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36.jpg全方位解析" />
3.将上壶插入下壶,点燃酒精灯,注意上壶的虹吸导管应与火源垂直于一直线,随着水温的升高,下壶的水慢慢抽至上壶,使用搅拌棒均匀的搅拌,使咖啡粉和水充分的融合,并开始计时。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39.jpg全方位解析" />
4.咖啡的萃取时间在1分钟左右,浅烘焙的咖啡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可以提高甜度和醇厚度,深烘焙的则减少,以免过于浓郁和太多苦味。到达一分钟时,撤离酒精灯,并再次搅拌上壶(通常搅拌10圈左右即可,制作期间如30秒时也可多搅拌一次。)这时便可看到上壶的咖啡液缓缓流入下壶,同时用冷的湿毛巾包裹住下壶使壶内空气极速收缩加快回流速度。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44.jpg全方位解析" />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0.jpg全方位解析" />
5.上壶的咖啡全部回流至下壶,取下上壶,开始享用虹吸式咖啡。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3.jpg全方位解析" />
制作方法二
只有步骤2与方法1不同,待水全部抽至上壶后再加入咖啡粉开始搅拌。方法二的优点为水全部抽至上壶后,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下放入咖啡粉。
使用虹吸壶的技巧和误区:
1.搅拌咖啡时,重要的是搅拌均匀,使咖啡能够充分萃取,早年鸟哥学习虹吸式咖啡制作时,知道一种十字交叉法搅拌法非常复杂玄妙,后得知因为早年的咖啡教学课程多以虹吸壶为主,如果只是说搅拌均匀,学员会觉得没有技术含量白交学费,所以强调此玄妙手法的重要性,纯属误人子弟。其实虹吸制作需要注意的细节部分很多,但并不在这里。
2.搅拌咖啡时,搅拌棒要避免碰到上壶底部的滤布,否则会释放出更多滤布的味道,影响风味纯净度。
3.搅拌棒应选择无味的竹制品或耐高温的食用级别塑料搅拌棒,木质的搅拌棒会影响咖啡的风味。
4.冷毛巾降温是整个虹吸制作的精髓,毛巾应尽量湿冷并且足够大,降温的效果才好并且不留死角。为何降温是精髓呢?使咖啡液快速回流的原因是防止过度萃取,另外下壶与火源接触而温度过高,咖啡液回流时容易被二次加温产生让人不悦的焦糊味。所以一杯咖啡是香是苦,降温是关键。(降温的瞬间因为冷热交替的巨大温差,质量不佳的普通玻璃下壶可能会裂开,只是裂开放心不会爆炸。所以不要图便宜,应尽量选择品质好的虹吸壶是完全可以承受冷热交替的)
5.虹吸壶上壶的咖啡渣是不是小山丘状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以前的许多咖啡书籍上,行业内,甚至业内前辈都认为一壶好的虹吸,上壶的咖啡渣一定是小山丘状,越高越圆越好,其实蛮可笑。只要在咖啡液回流至下座时,多搅拌几圈,越用力小山丘越好,仅仅是基本的物理原理而已。一杯咖啡的好坏,不到最后风味的品鉴部分,是无法分辨好坏的。
所谓的小山丘只要搅拌用力点就可以高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2.jpg全方位解析" />
6.虹吸壶过滤布使用后需要立即冲洗干净,不要在太阳下暴晒,容易产生更大的滤布味道。还有一种泡在水中放在冰箱冷藏保存的方法也不推荐,因为泡在水中易滋生细菌。自然晾干即可,下次制作咖啡之前,先不放咖啡粉煮一壶清水,就可以大大去掉滤布的味道并保证卫生。
7.滤布的更换:滤布的寿命主要是看使用的频率,当咖啡回流不畅时即可更换。
8.虹吸式咖啡是一种手工制作方法,每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咖啡风味走向,以前我和父母使用相同的时间,咖啡豆、咖啡粉量和同样的制作方法每人制作一壶,我和妈妈制作的风格较为接近,父亲制作的咖啡风格则总是比较浓郁。你也不妨和亲朋好友共同试下制作结果不同带来的小乐趣。
关于过滤器
大部分虹吸壶的标配滤器为法兰绒滤布,棉布这种材质有一层挂浆,所以会有比较刺激的“滤布味”。要煮2.3次咖啡后方可去掉。但使用过的滤布,哪怕一次,咖啡的油脂和超微粉末也会渗入到滤布里,无法完全清除,随着使用的次数增多,滤布的颜色也会越发变深,煮出的咖啡杂味也会逐渐增多。味觉敏感者或咖啡老饕往往对滤布的杂味嗤之以鼻,也是许多咖啡发烧友最终放弃使用虹吸壶的原因之一。
法兰绒滤布的过滤器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8.jpg全方位解析" />
其实除了法兰绒滤布之外,还有另一种滤器既可以使用滤布,也可以使用滤纸。滤纸本身无杂味,又是一次性用品,不会有累积上次咖啡残留物的情况。在风味的纯净度上比滤布有明显的优势。需注意的是滤纸密度要大于滤布,所以如果粉粗细分为8个档位,8为最粗1为最细的话,滤布使用的粉粗细大概为3,使用滤纸则应适当增大粉粗细度达到4-5之间,否则会因为密度过高而使咖啡回流速度缓慢影响萃取质量。
滤布/滤纸两用滤器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59.jpg全方位解析" />
另外由于滤纸的高密度,咖啡的油脂会被滤纸吸附和阻挡掉大部分,出品上的纯净度提升的同时,醇和度上则比滤布稍逊,这一点见仁见智。滤纸还有个隐藏的不定期缺陷就是有时滤纸会在制作中途破损,大多是在降温回流这步上,一旦出现,整壶咖啡制作的美感和咖啡本身都前功尽弃,咖啡渣全部流入下壶无法饮用,实在令人扫兴。因此滤布还是滤纸,客观看待即可。
虹吸式咖啡是鸟哥学会的第一种咖啡制作方法,本着对其的深厚感情,尝试了许多方法希望能找到取代滤纸滤布的更完美方案,最终使用瑞士金改装的滤片,算是基本改善了上述问题。
使用滤纸/滤布两用滤器的瑞士金滤网(手工样品,完成品日后上市)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70.jpg全方位解析" />
瑞士金是一种高密度滤网,可以有效的过滤99%的咖啡粉,没有杂味,可反复使用,主要功能是用来取代滤纸,使用它制作的虹吸式咖啡,可以使用滤布的粉粗细度,也可使用滤纸的粉粗细度,灵活度较高,滤网的结构也可以使咖啡油脂顺利通过,最终只有少量超微粉残留在杯底,几乎不会影响口感,鸟哥的学生和朋友们都对比过滤布滤纸滤片的出品,均认为滤片的出品无杂味,口感更佳,算是一种新的选择。
关于热源
酒精灯:标配热源,火力较柔,实验室味十足,但效率过低又不方便调整火力,营业店和爱好者大多不使用此热源,市面上还有一种可调节火力的酒精灯,要明显好用与前者。
酒精灯是传统的标配热源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61.jpg全方位解析" />
瓦斯炉:使用填充式气体的热源,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煤气灶。填充气体就是打火机用的丁烷气,方便购买。火力可以自由调节,最高温度可以达1300度以上,效率和灵活性远超酒精灯,特别是使用虹吸制作方法二时,水全部抽至上壶后将火力调小,可以将温度调节到一个更加理想的范围。推荐
瓦斯炉更加实用且高效
http://img01.taobaocdn.com/imgextra/i1/38265365/T21OGkXnpbXXXXXXXX_!!38265365.jpg全方位解析" />
光炉:也叫做光波炉、红外卤素灯。使用电能,利用的是卤素灯在使用时大量放热的原理,因为加热时有漂亮的灯光效果,所以十分华丽适合营业店使用和展示,也为不能使用明火的场所提供了方便,因为没有明火与玻璃接触,对玻璃的损伤最小,光炉的温度可调,是专为虹吸壶量身定做的产品,使用方便出品稳定。推荐
光炉平时看有点像电磁炉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64.jpg全方位解析" />
工作状态气氛马上不一样了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68.jpg全方位解析" />
适合营业店使用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21231/DSC_0316.jpg全方位解析" />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21231/DSC_0319.jpg全方位解析" />
关于电虹吸
电虹吸的出现不过几年光景,类似于电热水壶的结构,下壶连体着一个加热底座,使用非常方便,有的还带有计时和温控功能,这种电虹吸壶我认为更该叫做虹吸式咖啡机,使用效果则无需要求太多,因为下壶和电加热底座连体,即使带有温控,在咖啡回流是也无法避免温度过高的情况,并且无法给底部降温,所以出品的口感就略重一点,但其本身的定位是方便稳定,容易操作,特别适合怕火怕热源的人群(接触啡友久了,特别是教学以后发现此类人群还是不少的)
电虹吸比较方便快捷
http://www3.babidou.com/pic/2006/5/10/maxtang/20130103/DSC_0369.jpg全方位解析" />
关于我虹吸式咖啡的制作经验和心得,基本总结到这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X-CAFFE 存在于专业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