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中国式的家庭医生,造福老百姓

(2010-12-23 09:12:59)
标签:

家庭医生

阿亮医生

分级就医

全科医生

专科医生

互联网

分类: 就医理念

前言:家庭医生,在国外非常发达,解决日常的小病、常见病、慢性病,让老百姓少生病、少去大医院,相当于健康的守门员。卫生部部长陈竺是旅美科学家,深刻理解这点,因此说过中国十三亿人不能光靠打针吃药解决问题,要把疾病往前推,小病及时解决,甚至预防,这样老百姓才少受罪,少花钱。

经过10年的发展,传统行业结合互联网在中国取得了卓越的成功,购物、旅游、教育等行业都涌现了很多成就的企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变。

医疗行业是中国最后一个改革的行业,也是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细细相关的民生领域。没有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显著的便利。

让我们把视角投向国外,国外分级医疗体系非常完善,有家庭医生为基础,解决市民的常见问题,大医院只负责重病和大病。这样的好处是家庭医生扮演了健康守门员角色,市民平常问题及时解决,得大病的机会减少,生活质量很高,没什么负担,因此国外市民超前消费成为潮流。

与欧美全科医生体系不同,中国目前是专科医生培养体系,缺乏全科医生,中国健康守门员缺位,导致老百姓大病小病都往公立大医院跑,看病难成了中国老百姓的新三座大山。而要这个体系要调整,没有1020年,甚至一两代人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那么中国老百姓的家庭医生梦是否就遥不可及了呢?

我们先分析一下中国医疗体系以及互联网的现状

1.       老百姓对社区医院医生的认可程度偏低

2.       老百姓认可度较高的是公立大医院的医生

3.       依靠仪器检查结果进行诊疗的西医治疗方式,已经成为主流。

4.       医院检查设备数字化、标准化、普及化都达到了相当水平,甚至到社区医院。

5.       IT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话、数码相机、电脑上网在中小城市已经普及。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思路:

1.       患者通过互联网远程询问医生

2.       医生远程指导就近检查

3.       患者通过互联网上传检查结果

4.       医生互联网远程给出指导意见

5.       患者去相关机构进行治疗

各位感觉是否跟传统的就医习惯很相似。

我们提出了新型就医的方式,就是线上咨询结合线下就医,简单来说就是去大医院前先问问大医院的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再去就医。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了远程指导这一重要的家庭医生职能。如此一来在不改变中国医疗体系现状的情况下,创造出中国式的家庭医生,实现了中国老百姓多年的夙愿。

我们来展望一下老百姓有了中国式的家庭医生,带来的美好生活。

1.       常见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实现少去医院少生病,健康状况,生活品质都能提高,完全吻合全球卫生领域由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的潮流趋势。

2.       在大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小病分流到就近小医院,不但省时省力省心,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小医院的经营状况。

3.       大医院由于分流了小病病人,就医环境和就医秩序会大大改善,专心治疗大病,有效提高服务水平。

让各级医疗机构都回归到各自的本职,这一切的梦想都需要建立在非常方便的得到大医院医生指导下。中国有海量的用户,任何一家医院的医生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平台,整合海量的医生,利用互联网工具重新分配医生的时间,服务海量的用户。

阿亮医生网www.alyisheng.com,中国首家获得卫生部批复,从事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的专业网站。通过签约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丰厚的医生资源向全国百姓大众提供“中国式的家庭医生”服务。阿亮医生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医疗领域,深切了解患者的痛苦和梦想,阿亮医生希望成为百姓心目中这样的医生:医术精湛,经验丰富,富有仁厚博爱之心。因为这一梦想,来自全国各大正规医院,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及合法资质的医生,一起汇集于阿亮医生网,为您和家人提供最专业最热诚的服务。
  他们只有一个好听响亮的名字——阿亮医生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做您的家庭医生

阿亮医生,寓意像邻居般亲切,希望给百姓带来光亮。

阿亮医生2007年正式成立,历经三年打造出符合中国老百姓就医习惯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并成功签约5000多名全国各大正规医院,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及合法资质的医生,2008年获得卫生部批文卫生部-卫网审字[2008]152009年和中国人保成功签约,为其健康保险客户提供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