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是水浒里唯一真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的人
(2011-09-11 11:03:1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一直在看天津卫视的新《水浒》,昨晚看到鲁智深圆寂,泪奔了......
---------------------------------------------------------------------------------------------
鲁智深之死(摘自《水浒传》)
且说鲁智深自与武松在寺中一处歇马听候,看见城外江山秀丽,景物非常,心中欢喜。
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关西汉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战鼓响,贼人生发,跳将起来,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众僧吃了一惊,都来问道:“师父何为如此?赶出何处去?”鲁智深道:“洒家听得战鼓响,待要出去杀。”众僧都笑将起来道:“师父错听了!不是战鼓响,乃是钱塘江潮信响。”鲁智深见说,吃了一惊,问道:“师父,怎地唤做潮信响?”寺内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叫鲁智深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
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谓之潮信。”鲁智深看了,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俺家问你,如何唤做圆寂?”寺内众僧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沐浴。”寺内众僧,都只道他说耍,又见他这般性格,不敢不依他,只得唤道人烧汤来,与鲁智深洗浴。换了一身御赐的僧衣,便叫部下军校:“去报宋公明先锋哥哥,来看洒家。”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
颂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
鲁智深圆寂于此,也是壮哉。
《水浒传》中提到花和尚鲁志深带兵驻守六和塔,一日听到外面似有万马奔腾,以为敌军来了,执杖去战,结果原来是钱塘大潮涌动。鲁智深突然想起了他师傅临死前给他的两句佛揭“听潮而圆,听信而寂”。于是顿悟,马上斋戒沐浴,回到六和塔内静坐,不一会就化仙而去。
惠禅法师说念偈语:“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鲁智深杀了该杀的人,放了该放的火,令我等懦弱书生大为解气。听鲍昆山讲时禁不住连声叫好,早忘记了法律理性的告诫:“暴力革命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只有理性的法律革命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当看到浊浊恶世道,怎不为鲁智深叫好呢?
也就难怪明代中后期的思想家李卓吾(我深喜爱的人),对花和尚的赞扬可说无以复加,称鲁智深为“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他老先生也失去了哲学家的理智。
鲁智深临终有一首偈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入世反而修成出世,修行未必念佛。
-------------------------------------------------------------------------------------------
鲁智深智深按作者的意思就是佛,在水浒里唯一真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的人物。从他一出场不幸打杀郑屠,直到大闹野猪林,他一路散发着奋身忘我的热情.作者多篇幅描写他和水浒其他人的对比...例如小心眼(如李忠之卖药和送行)和丑陋(如小霸王周通的抢亲),在他磊落的行止下,使我们对人性生出真纯的信赖(如对智真长老总坦认过失,如和金翠莲可以相对久处而无避忌,如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这是如武松者所不肯,如李逵者所不能的),在渭州为了等候金老父女安全远去,他寻思着坐守了两个时辰;在桃花村痛打了小霸王周通后,他劝周通不要坏了刘太公养老送终、承继香火的事,‘教他老人家失所';在瓦官寺,面对一群褴褛而自私可厌的老和尚,虽然饥肠如焚,但在听说他们三天未食,就即刻撇下一锅热粥,再不吃它——(我看着都要哭了,)
这对人类苦难情状超出一切之上的,梁山人物的唯一的殊荣就是鲁智深.
有了鲁智深,水浒一书的侠义精神就提审了一个境界。鲁智深不死,变成富贵大和尚,都表明他是俗人,朝廷的恩赐,唯有圆寂了,才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宗教精神和理想主义的现身,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