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的力量

(2012-02-05 23:37:03)
标签:

行走的力量

陈坤

西藏

费勇

心灵

相遇

杂谈

分类: 文字之悟

        http://s14/middle/68d64160nb839576f64fd&690

陈坤:

走着走着,就找到了自己。

走着走着,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走着走着,就走进了阳光照射下的内心世界里。

 

看过陈坤很多影视作品,但真正“看到”他却是在这一本《行走的力量》。我对关于西藏与修禅的东西比较敏感,那天忽然很想要看看这本在网络迅速蹿红的新书。冒着丝丝冬雨跑了好几家书店,没货;回家后网络搜索,断货。

 

不期而遇,原来这么难。当你想找到一样东西时,它往往在很近又很远的地方。甚至,你的执着坚持会让你迷惑,最后的得到究竟是不是为了最初的目的。次日晚饭时候,与明叔闲话,得知他刚买到了陈坤的这本《行走》。“可以借给我先看吗?”惊喜提问的那刻丝毫忘记了“君子不夺人所爱”的风度。所幸明叔很是豁然,立刻取来给我,还顺手捎上九把刀的电影读本。在他看来,这些同属一类。

 

“好看吗?”虽然与看电影一样不喜欢剧透,我还是忍不住问。明叔谈了九把刀并说邮购了台版《那些年》,对于《行走》还没来得及读所以暂时无看法。“哦,那我自己看吧!”其实,心里丝毫没有失望。我喜欢见一张白纸般读一本新书的感觉。所有,都很干净,没有先入为主的影响牵引。

 

陈坤说,特意不选粉丝做志愿者。很好,我也不是他的粉丝,所以能够平静地来看这些文字。说实话,当时我并不知道《行走》其实类似陈坤的自传,如果早知道也许不会执着要读到它们。对于明星的私隐故事,我一向兴趣乏乏。喜欢角色比起喜欢演员,更持久美好。因为,他们就是观者心里想象的那个样子,无需和真实生活联系。停留在隔开银幕荧屏的距离上,是最纯粹的爱。

 

然而,要谢谢陈坤,并没有让我失望。《行走的力量》读本纸张很厚,仿佛是加重了文字的分量。是的,它们沉甸甸的,因为很真实。叙事,讲述着他成长成名的故事;思考,记录着他行走西藏的感悟。二者穿插结合,如同伴着那个名叫“陈坤”的普通人一起在路上,他与你认识的某个人或者某个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大分别。

 

http://s4/middle/68d64160nb8395a911e53&690

 

也许生活的际遇有不同,但所面临的选择是何其相似?生命的神奇,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计划,从没有变化快。书中写道:“突如其来的财富和名声打乱了我从记事以来对人生的计划,而且它们强大到足以消灭我作为一个普通人自我进取的希望和快乐。”念着它们,心里升起挥之不去的伤感。从什么时候起,快乐变得这么困难了?每个人看着你好的时候,只有自己了解自己的孤独,因为我们太容易在变更人生计划的时候,迷失掉最初的愿望。

 

幸福这道菜,是需要用艰辛来做基底的。当看到大强与小梅的故事,我忍不住地红了眼眶。记忆里,自己已经很少边读书边流泪。可陈坤遇见的这两个大学生,就好像让我见到了曾经跋涉过青春的自己。读着他俩搭车进藏的路途,心底又暖又酸又疼。他们没有那么幸运可以被遴选进入十人志愿者队伍,但执着的信念给予永不放弃的力量。

 

“两个孩子早晨五点钟就出发了,一路搭车往羊湖方向去。我们八点出发,开了一个小时之后,看见路边的他们。他们可怜兮兮地看着我,坤哥,我们只是想跟在你后面走。我心里一酸,眼泪一下子就掉出来了。”呵呵,陈坤啊,读到这一句话时,我的眼泪也一下子就掉出来了。

 

文字,原来不需要太过华丽。真实,自由,就是最大的力量。便如同2011年春天,因为博友少言一张“北京—拉萨”火车票,刹那点燃了心中久藏的梦想。去西藏,说走就走!人生能有多少时间来等待?行走,路就在脚下。

 

由于时间有限,我是双飞抵达拉萨的。当时有轻微感冒,但依旧没能阻止心里那个声音不停在说:“我要去,我能行。”头痛欲裂整夜不眠是圣城给我的见面礼,而我坚定要匍匐前往布达拉的信念是不是也感动了神灵,朝圣过后高反就消失了。之后即使在五千多海拔的垭口也再也没有出现,我想,这或者也是一种自我坚持,是自己感动了自己,战胜了自己。

 

http://s13/middle/68d64160nb8395e54f90c&690

 

此外,我也很以为行路“禁言”,是一个好提议。因为太多交谈,不但会让你忽略沿途风景,更会阻碍你与自己的心灵对话。那样的话,走来走去,还是在旧的桎梏下,脱离不了原先被定型的世界,自然就看不到新的更广阔的天地。行走,也会失去意义。

 

某些时候,人就该为自己设定些“严酷”的规则。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来打比方或许不太恰当,但要是你不给自己施加点压力,那么你真的无法知道自己会不会有一天失去控制。精神世界的失控远比脱离地心引力更可怕?因为,那时你就真的不是你了。

 

不过,为什么陈坤要选择大学生来完成这样一次行走?还没有读到色拉乌孜山篇章时,我就存了疑惑。90后还那么年轻,缺乏足够人生体悟恐怕难以真正理解行走的意义。“你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做一件完全对自己无利的事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我们不过是你的一个工具,在陪你作秀。”这个话题是被禁言和怒火生生逼迫出来的,它要疼痛地撕扯显露本原的答案。陈坤和学生们都在文字中真实还原了那段争执。

 

如果他不写,或许我也要问,更多的读者也要问,这本《行走的力量》是不是一种作秀?书里的陈坤,到底是演员还是自己?然而,答案早已经给出,同样与全书一样,以一种几可触摸的真实模样。

 

“我是一个暴躁强势且完美主义的人。有一扇门挡住了公众与陌生人,一旦我把门打开让一些人进来,他们会毫无遮拦地看到我的真实。”陈坤打开门来把学生们当成兄弟姐妹,所以才急切地想要强势播下思想的种子,行走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正如他自己说,即使大家都把“行走的力量”看做是个“秀”,那么也是为了给更多人传播正面的力量。发心,是善的,是干净的。

 

http://s4/middle/68d64160nb83978c1fd83&690

 

 

去过西藏,体会熬过高原反应后站在蔚蓝天空下那种身心洁净感觉的人,都会相信,这份干净与炽热。用自己能够做到的一点点行动,去影响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梦想的推动者,陈坤这本《行走的力量》很棒!文字不多,故事也很简单,用了一个晚上就全部读完。但我想,也许要用更多个夜晚来细细思考。

 

回思起来,在刚刚翻开《行走的力量》一书时,便已经知道这巧合就是缘分。书的序,竟出自费勇老师手笔。读费老师的作品已有一段时间,喜爱他文字的通透与笃定。本来总是主观地以为,他与陈坤应该不属于同一种世界,前者安净后者繁喧。此番读完《行走的力量》全本后,得出感悟,这样的相遇本应就是一种注定。因为同行在一路,所以终会相遇。只不过,命运早已设好了时刻,或早或晚。就如同我与这本书,就如同来我博客读文字的你,你们。大家相遇在2012开春时分,人生就是一场场巧合的相遇,一路永不重复的行走,我们并肩同行吧!

 

费勇:

世间没有偶然,只有巧合;

而巧合,

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意识对于各种因素的巧妙组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