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双城记——天香深处访先贤

标签:
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游记八月桂花香 |
分类: 且行且说 |
足踏蜀地,一千八百年前三国博弈的鼓角争鸣立时历历浮现眼前。头一位要拜访之先贤,自然非 孔明先生莫属。
慕名赶到武侯祠时,已近傍晚时分,游人依然如梭。手握门票正欲踏进正门,抬眼却见“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虽早已知晓武侯祠是君臣合祀祠庙,但这高悬面世的朱红匾额依然耀了我的眼,疼了我的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诚忠汉室的气节不息不移,这个地方虽称武侯祠,昭然示人的依旧是汉昭烈帝刘备的名号。蜀汉丞相您千年之后仍然是如此谨循君臣礼数,宽怀淡然于己,怎不叫人唏嘘慨叹心有戚戚焉?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刻,不禁忆起《诫子书》里诸葛亮予儿子诸葛瞻的箴言。想来,这必是他一生文治武功悟出的思想真谛,所以悉心传与子嗣以期为铭。放置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别见一番语重心长,于迷失在都市森林里的我们这一代青年之辈更是颇有点晤深意。
不要让俗世的名利牵绊了前行的步伐,否则自己最初的宏伟理想,必不能得以实现。淡泊,为身插上自由的羽翼;宁静,为心开阔无垠的疆土。壮怀激烈的高歌猛进有了如此沉厚的力量发源地,距离梦想终将不再遥远,步步坚实。想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武侯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便欣然无憾了。
八月桂花香,武侯祠里的金桂为这次拜访平添出一份浪漫的味觉。伴着醉人的滋味,我一路走访了三义庙、孔明苑、惠陵等所在,神思也同随这些旧迹一同起起伏伏,时而激越时而感伤,但竟始终有种奇妙的安定力量,让我归于平静,心海如镜。
回思起来,这种神异应该来自于桂花的香气。宋之问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此后桂花也被称为“天香”。此香原应天上有,凡俗得以闻享,而且醇厚不同一般,莫非是仙逝贤人对我们的拜访送来遥遥微笑回应?这样想着,顿觉与孔明先生离得好近,心中愈加清亮起来。
缘分深厚,便成了巧。除了武侯祠,成都市内古迹中最富盛名的另一处正是为诸葛亮作下千古诗篇的唐朝诗圣杜甫曾居栖过的草堂了。
有独无偶,堪堪迈入草堂大门,扑鼻而来的也是浓浓桂香。我笑着,用相机匆匆寻找花踪,但它们小小的身姿实在不起眼,在取景框里被繁茂绿叶抢尽风采。有种美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种陶醉,只容身临不容携走。天香,就是后者。想必少陵野老在此隐世的时候,年年逢秋也有香气绕堂沁入心脾吧?我思,此种妙境,古今同享,也算是相互之间的一线灵犀。
杜甫逃避安史之乱,携眷入蜀,在浣花溪畔结庐而居。尽管带着逃难避世的意味,生活艰辛,但想来“诗圣”心中怀着的浪漫与希望之光没有熄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载着诗句飞上青天的,一定还有对于未来的憧憬。若非不然,不能成文。同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字字行行透着诗人的心声,彼时杜甫漂泊西南看透世态炎凉,可贵在胸中仍自有一股乐天而安的精神长存不泯,继而修成了不朽诗文的风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千古名句极富现实主义,针砭时事,铿锵有力,是杜甫从理想状态回归残酷真实的一番“由我及众”的酣畅写照。我怀揣着语间的意境,溯着如织人流,亲临到近处细细观看,才知道闻名遐迩的成都草堂委实简陋普通,稀疏平常。
一张书案,一方木榻,低垂的窗棂,夯土的地面,不见丝毫华美之姿,空气里浮动的仅是安静和恬淡。不过,已经足矣。草堂遇上杜甫,是它的福祉,能如此名扬四海,皆因附了诗人不同凡俗的灵,才有了属于此间独一无二的魂。诗境之悠远,也得以承载为实物,供后人思慕瞻仰,代代相传。
http://s8/middle/68d64160n921bb251b287&690
http://s6/middle/68d64160n921bb66eedc5&690
http://s4/middle/68d64160n921bbc835fc3&690
http://s8/middle/68d64160n921bbdc5ddc7&690
http://s7/middle/68d64160n921bc0c2e9e6&690
人不能回到过去,心情永远只能是一种主观的揣摩。历史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不断地探索、领会、并将有益之获得施用于自身,让心神更加充沛,让步伐更加坚定。
桂花天香,萦绕熏沐在四面八方,将我包裹得没有缝隙,亦是一种源源不断地给予,并且不求回报。旅行的收获,在这个瞬间,又添了新一重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