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望舌

(2013-07-05 15:09:37)
标签:

转载

分类: 养生与健康
原文地址:望舌作者: 百花凤凰

[转载]望舌
 

    舌者心之窍,凡病俱现于舌,能辨其色,症自显然。

  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

  假如津液如常,口不燥渴,虽或发热,尚属表症;若舌苔粗白,渐浓而腻,是寒邪入胃,挟浊饮而欲化火也,此时已不辨滋味矣,宜用半夏、藿香。

  迨浓腻而转黄色,邪已化火也,用半夏、黄芩;若热甚失治则变黑,胃火甚也,用石膏、半夏。

  或黑而燥裂,则去半夏,而纯用石膏、知母、麦冬、花粉之属以润之。 

    至浓苔渐退,而舌底红色者,火灼水亏也,用生地、沙参、麦冬、石斛以养之,此表邪之传里者也。

  其有脾胃虚寒者,则舌白无苔而润,甚者连唇口面色俱痿白,此或泄泻或受湿。

  脾无火力,速宜党参、焦术、木香、茯苓、炙草、干姜、大枣以振之。

  虚甚欲脱者,加附子、肉桂,若脾热者,舌中苔黄而薄,宜黄芩。

  心热者,舌尖必赤,甚者起芒刺,宜黄连、麦冬、竹卷心。

  肝热者,舌边赤或芒刺,宜柴胡、黑山栀。

  其舌中苔浓而黄者,胃微热也,用石斛、知母、花粉、麦冬之类。

  若舌中苔浓而黑燥者,胃大热也,必用石膏、知母。

  如连牙床唇口俱黑,则胃将蒸烂矣,非石膏三四两,生大黄一两,加粪金汁、人中黄、鲜生地汁、天冬麦冬汁、银花露大剂之投,不能救也,此唯时疫发及伤寒症中多有之。

  余尝治一独子,先后用石膏至十四斤余,而始透病始退,此其中全恃识力。

  再有舌黑而润泽者,此系肾虚,宜六味地黄汤。

  若满舌红紫色而无苔者,此名绛舌,亦属肾虚,宜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等。

  更有病后舌绛如镜,发亮而光,或舌底嗌干而不饮冷,此肾水亏极,宜大剂六味地黄汤投之,以救其津液,方不枯涸。

                                    《笔花医镜·卷一·望舌色》

清·江涵暾(公元1644-1911年) 著  

0

后一篇:2013年07月05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