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逼仓之死

(2013-05-20 16:19:08)
标签:

转载

分类: 他山之石
原文地址:逼仓之死作者: 燃灯

 

对于股票而言,没有逼仓的说法。一方面是股票的资金一般都没有杠杆,另一方面是股票数量的基本恒定,坐庄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筹码收集与派发的游戏。而期货就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期货的交易方式上。理解期货的交易方式,能够更好的看清楚期货市场的诸多现象。

期货,其成交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股票钱换筹码的游戏。期货开仓的成交都要有对手盘。我们假设在x价位开多y手期货,必然有对手盘在x价位开空y手。其中,有意思的是,这个对手盘有些是来自多头的平仓,而不是新开的空头仓位。俗称多头换手。反之也叫空头换手。从期货的交易方式可以看出,多头与空头的持仓是基本持平的,这也就更加体现期货博弈的性质。

那么期货的涨跌一般是如何形成的呢?做个比方,多头愿意在x价位开多y手,而没有空头与之成交,只有在更高的价位能和空头成交,那么期货的价格就上涨了,下跌的情况反之。由于有换手的情况出现,多头的开仓会和多头的平仓成交,空头的开仓会和空头的开仓成交,可见,多头与空头的博弈不仅来自于双方的阵营,而且还来自于内部的“同志”。这点非常重要,由于成本的不同,即使站在了同一个战壕,生死盈亏却大有不同。极端的情况,就会出现内部的“博傻”。

由期货成交的方式就可以看到一个很极端的现象。假设在x价位有源源不断的多头开仓,这些开仓要么和新开仓的空单成交,要么和平仓的多单换手;在极端情况下,空头出现大量平仓,空头的平仓,实际上就是买入对冲,此时奇迹就出现了:多头的新开仓单不断增加,空头平仓的多单也不断的涌现,就会出现多头合计严重大于空头开仓的情况,空杀空形成一个正反馈环,不断推动价格走高,不断走高的价格有可能继续吸引新的多头加入,迫使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的空头止损盘涌出。。。。。就像在危险时刻,许多人慌不择路夺门而出,结果反而把门堵死,掘坟自尽了。。

回看这个过程,就解释了为什么期货的延续性要好于股票:在上涨下跌中,由于“同志”的背叛,其涨跌幅远远会超出绝大多数人的预期;在盘整中,由于有“同志”的换手,盘整的时间也会更加长了。  

   期货本身,是不创造任何价值的,它是一个“负和”游戏。有人赚必有人亏。在那些期货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是一群失败落魄者的身影。它的残酷不亚于战争,最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真实写照。期货里也没有“同志”。在生死关头,有的都是叛徒。这也就是为什么持仓量大的合约最有“前途”。因为只要一方失败,对面的那伙就会自相残杀,就可以“以逸待劳”“瓮中捉鳖”一番了。逼仓,往往就是赌你交割不,这就变成明火执仗的抢劫了。其实,事情的惨烈还远不止于此。由于期货交易中,一旦一方盈利,其整体的风险就会下降,同时给未来加仓提供了“兵力”,而这部分“兵力”,实际上来自于亏损一方,力量就会发生倾斜。这也就是说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胜者更胜,败者更败;一夜暴富与爆仓穿仓的喜剧悲剧一路上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了解期货的这些特性,对一个交易者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我敢说,有一些人,连期货开平仓的原理都不清楚就稀里糊涂的来了。这是非常可悲的。那么针对期货的这些特性,在交易的时候,反而可以利用这些“陷阱”:空头的延续会给你多个做空点;多头的延续可以给你多个做多点;趋势的转变总是在“狼来了”被喊了无数遍连最忠诚的死多死空都绝望的时候。。。。。。所谓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生死争斗不会休止。

    当然,上面的谈论是建立在纯粹的博弈之上。在交易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双方。比方说,上涨不会无限,下跌也有尽头,推得太高会让自己奇虎难下,跌的太深会遇螳螂捕蝉。。。。。做空的主力,往往是那些手握重资的原材料生产商,他们一般有大量的库存需要套保,从而也有足够的现货进行交割;对于他们而言,上涨不是障碍,这就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高位的下跌总是剧烈而疯狂的。生产商大量甩货,谁接谁倒霉;而做多的,往往是那些原料的需求方和投机者,由于他们的力量较为分散,对市场价格的向上推动速率往往没有空头强劲,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慢牛:不温不火三步两回头的向上涨去。

   当然,期货的本质是远期的交易合约,站在这个角度来进行操作,那么期货市场不过是一个合同买卖的市场。这就和前面的思维截然不同。站在这个角度,以做实业贸易的心态来参与市场交易,期货市场就别有洞天。期货的价格最终都会和现货的价格靠拢,按照这个思维,你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了。以交割的心态来做交易,风险就会降低很多。这就像森林里的狮子,对吸血的蚊子往往无可奈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