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顺势而为-----标准操作版本

(2011-01-17 23:03:03)
标签:

转载

分类: 学长论缠
 

      以下为缘起K线语法的标准操作版本供大家参考,感谢缘起兄为大家总结了经验,并能与大家分享.希望共同进步!

 

            顺势而为-----标准操作版本 (2008-05-03 06:06:47)

 

    2个版本:1.不太精确型,2.相当精确型

    总纲:不太精确型为2个级别的组合操作;相当精确型为3个级别的组合操作。

    建议学友们直接看第2个版本就行了,在大脑里如此简单的东西,没想到用语言表达清楚着实不易.故第1版本写得太乱。

1.不太精确型:(适合平时忙,没太多时间盯盘的人)

    以看日K线操作为例,从今年5月30日以来,如果你是按照日级别来操作的,那么,你一定最多只是进行了5次买与卖,为什么?因为大盘分别在6月5日,7月6日,10月26日,11月28日和12月18日出现了买点。而卖点分别出现在5月29日,6月20日,10月16日,10月31日和12月11日.其中,如果按严格的分型理论,10月26日到10月31日都不能成为一笔,但我们先不妨把它也看成一笔。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你这不是事后才知道的吗?哈哈,我想对老师理论稍微有点了解的学友以及对我前面文章理解了的学友一定知道用区间套与背弛来确定精确的买卖点。说得再细致点,当你在日K某个点买入后,接下来就要关注卖的问题了。如果你是在日K的底分型买入的,当日K上还没有出现顶分型的时候,原则上你是不需要考虑卖点的。当然,这期间,你必须有能经受上下10个点左右震荡的承受能力。

    用顶分型考察卖点是个不太精确与模糊的版本,这时候,为了让这第1个版本比较精确一点,就可以用日K的次级别30K线图来辅助判断。30K线图怎么看?日K买入后,如果30K里的上涨途中一直没有出现下上下的中枢,你就一直持有。当出现了下上下的中枢后你再考虑卖点的问题。接下来,怎么判断比较准确的卖点?在中枢出现后接下来的那个上的力度会告诉你一切。如果它的力度小于中枢前的那个上或小于中枢中间的那个上(呵呵,这一段的力度比较有前2个上来应证),坚决卖出。如果力度大于前2个上,持有,管它接下来是中枢延伸还是形成第3类买点。当然,出现第3类买点的情况更为诱人,因为后面接下来只可能发生中枢扩张与中枢新生,而这2种情况都能让你赢利,而且利润不会低于10个点。

    哎呀,说得太乱了,简单点,不太精确的版本就是你只要关心本级别与次级别就可以了。如日K线与30分钟K线的组合操作。对太忙的人,按日K线买入后,30分钟K线里出现中枢再考虑卖,不出现中枢就不考虑卖。当出现顶背驰后,再忙也得请个假赶紧藏到WC里也要用手机操作一把卖。

2.相当精确型

    相当精确型就是你的操作组合需要3个级别。如周--日--30的组合,日-30-5的组合。

    以看日K为例,底分型买入后,接下来看30分钟K线图,用一半的资金做中线,剩下的一半资金用来做短线,也就是利用5分钟K线图来判断每个30分钟K线图里的高低点,高点卖出,低点买入。这样资金的利用比率就得到了提升。因为你能把30K盘整中的每一段的利润都半仓拿下。什么时候全部卖出?日线顶分型,或30分钟里背驰段统统统统的卖出。操作级别比较高的学友可能要问了,为什么不在30分钟K线图里全仓操作,那样资金利用率不是更高吗?我的答案很简单,如果你能精确的判断出每个30分钟K线里的每一笔的高低点,那当然要全仓操作。但问题是级别越小,判断越困难,为什么不在日K分型级别用一半的资金获得稳定的收益,然后再用30分钟K线的分型获得另一部分收益。这样的分级别操作,总的利润是减少了点,但你绝对不会有因30分钟级别操作失误而导致踏空的风险。比如,最近我的操作就是这样的,日K线底分型买入后,到今天这只票才共涨个30多个点,我的另一部分资金就在30分钟级别做T+0,有空还可以做做别的票。如果我是全仓来做这个票,并且是按30分钟级别的话,就至少有70%以上的赢利了。但我并不后悔,为什么?因为我已经有30%的赢利了。我为什么要想着更高呢?更关键的一点是,我的风险控制绝对比基金公司经理的要强100倍,不管市场出现什么突发事件,我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我的反复自省告诉自己,判断再精确也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风险来自于2个方面,被套与踏空。因此,我暂时给出的相当精确型的操作方案也就局限在这个级别了。如果学友们看后认为你的操作级别更高,我建议你可以用30分钟级别全仓操作,2000来只票中,随便挑选,每2-4天就可以获得8-15%平均收益。我现在的判断能力与操作能力虽然也可以达到如此精确,但我还是愿意把自己的操作级别降低一个档次,利润率的追求也就是每个月10%-30%之间。这样下来,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每年资金可以做到至少3倍。这样还不满意吗?知足常乐。

0

后一篇:2011年01月18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