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及走势类型级别之辨
缠论基础理论研究
张大山
2011年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对于辉煌的2010年就要说再见了。大山投资团队在过去的日子里,高举缠论这所向披靡的伟大理论,在资本市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应用缠论为团队的投资投机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欢喜欢庆之余总想说点什么,写点什么。知识无国界,但《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权归缠中说禅,应用缠论的成果归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
级别做为缠论重要之概念,与背弛,走势终完美并称缠论之三大概念。级别、背弛、走势终完美。从级别开始层层推进。没有级别,就没有中枢;没有中枢,就没有盘整或趋势;没有趋势,没有背弛;没有背弛,何来走势之完美?
走势是分级别客观存在的。但走势的观察者是主观的。主观与客观并不是完全对等的。这就存在主观定义与客观存在的兼容性。级别本质与时间无关,定义某某时间周期级别,是为了方便分析和操作。比如说一分,五分等等,但完全可以定义为第一级别,第二级别等等。
走势类型的级别取决于所含有中枢的级别,中枢的级别定义离不开次级别走势类型的级别。这看似循环定义如何解决?确定基础级别后递归解决。
“本ID关于中枢等的定义,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过,因为中枢定义的关键,在于定义的递归性。一般的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一、f1(a0)=a1;二、f2(an)=an+1;关于第二条的中枢过程规则,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而关于第一条,其实,可以随意设置任何的,都不会改变中枢定义的递归性。而且,任何有点数学常识的都知道,f1(a0)=a1之前是不需要再有什么递归性的,也就是,一和二之间的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教你炒股票84:本ID理论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
最基础级别走势的中枢的构建规则与递归后的走势中枢构建规则是不相同的。“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对一个构成纯中枢形态的三段走势来说,其中枢级别取决于构建中枢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级别。此中枢级别比其次级别高一级,就是本级别。但对一个构成纯中枢形态的三段走势来说,其走势类型级别仍是次级别。这也是为什么第三类买卖点由趋势+盘整构成中,盘整的中枢级别比趋势的级别高的原因所在。但如以走势类型级别来衡量,两者级别相同。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来自不同的走势分解原则。
随手之举,有缘者得之,无缘者弃之。
再见了,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