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上海指数的月线图。绿箭头指着的是顶分型,红箭头的是底分型。打“X”的就是该分型不符合笔所要求分型的规范。这里,只要是两条:一、顶和底之间没有至少一K线;二、不满足顶必须接着底、或底必须接着顶。

例如,第一个红箭头和第二个绿箭头之间显然不能构成一笔,也就是说,这两个,只能取一个:如果取第一个红箭头,那么第二个绿箭头就不是笔中分型,那么第二个红箭头,显然是一个底分型,因此,就形成两个底分型连续的划分,显然,这时候,第一个就不算了,这和前面说取第一个红箭头对着的底分型矛盾。所以,这里,只能取第二个绿箭头,这时候,第一个绿箭头对应的顶分型,自然就不算笔中的顶了。
后面的各分型,带“X”的,都可以按照上面两个原则去分析。
有人可能要问,这样分型的确定,在当下如何完成?这必须当下去完成。例如,当走势走到第一个红箭头时,显然,第一绿箭头的顶分型也可以暂时看成是确定的顶分型。但当第二绿箭头走出来后,这个问题就有了可修改的地方。
有人可能要疑问,这样分型是否随时可以修改?答案是否定的。一旦完成的图形,这修改就不可能了。分型可修改,证明图形没完成。例如,当第二个红尖头分型出现后,前面三个的分型的取舍就是唯一的。这个分型的可修改性,反而是一个对走势判断极为有利的性质,例如,第二个绿箭头走出来后,这图形未完成的性质就是百分百确定了,但所有图形必然完成,走势必完美。如何才能完美,这样,在理论的框架下,只有极少的可能,而这些可能,就成为综合判断的关键条件。然后根据各级别图形的未完成性质,就可以使得走势的边界条件极端的明确与狭小,这对具体操作,就是极为有利的。注意,这可和概率无关,是百分百的纯理论保证,最终所依据的,就是在本ID理论最早反复强调的走势必完美原则。
其实,本ID的理论的关键不是什么中枢、走势类型,而是走势必完美,这才是本ID理论的核心。但要真正理解这个关键,可不是看字面意思就能明白的。
显然,目前月线上的第1、2段已经走出来,其中,按照线段里笔的类背驰,1的结束那顶与2结束那底都是极为容易判断的。上海指数的历史大顶与底,根据这线段的划分,都不是什么难搞的秘密。那么,对现在依然进行中的第3段走势,有什么可百分百确定的呢?
一、显然,这一段要成为段,那至少要三笔,而现在连一笔都没走完,因此,这轮行情的幅度,可想而知。也就是说,即使该笔走完,一个笔的调整后,至少还有一个向上的笔。
二、2245到998点是线段的类中枢,也就是说,只要调整那笔不跌破2245点,那么,将构成一个线段的类第三类买点,这也支持至少要走一笔。
三、笔的完成,必须要构成一个顶分型。而一个月线的顶分型将如何构成?这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就当成是一个作业,各位去思考一下,然后给出这个结论对应的操作策略。从中也可以亲自实践一下,去明白一下理论指导下操作的力量。
最后,再提一个思考题:为什么本ID在7月份要大搞满江红,而8月以后就放手坐轿子,请利用分型的原理给本ID的行为一个技术上的解释。
感想:
1、关于图中的第一个绿箭头,我觉得应该保留,因为此处的高点要高于第二个绿箭头的高点。走到红箭头处,一笔成立,走到第二个绿箭头出,红绿箭头间明显不符合一笔的条件,这时,比较两个绿箭头,汰低留高。再往下走,走到第二个红箭头处,与第一个红箭头比较,低于第一个,则第一个无效,那么,这一笔就是第一个绿箭头与第二个红箭头之间的连线了。这种连发不知道可不可以。带着疑问继续往后读。
(通过实际对照,第二个绿箭头处更高,所以,保留第二个是正确的。
2011.3.27)
2、回答禅师的问题,一个月线的顶分型,就会有至少三根月K线,12根周K线六十多根日K线。显然,这里会出现日线级别的背驰或者盘背。至不济,也要有个小转大。
3、关于那道思考题,从月K线上看,5、6两根K线在进行振荡,从周线看,7月的四根K线逐级抬升,摆脱了胶着状态。从日K线看,5月下旬到7月初,走出了“下上下”的三笔,亦即30f走出了“下上下”的三个线段,构成了30f中枢,当然,此中枢,还不是从1f上递归而来的,是粗略的。只是现在已经看不见当时的分时K线了。以缠师的水准,这个中枢,又降低了不少成本吧。而到了7月初,不再创6月新低,自然可以通过区间套分析出这是个30f的一买,以及后面的二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