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幼儿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

(2020-07-17 17:13:40)

大班幼儿正确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可以让孩子具有懂事,亲孝,自理,能力强等特点。孩子的能力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天赋,而且有后天教育的问题,后天的教育可以弥补和改善先天不足。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这两种教育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种是过度地保护。认为孩子还小,需要保护,长大了自然会独立自主。殊不知,过度的保护,过度的辅佐,反而让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变得骄横又娇弱;另一种是过于急于求成。在既定目标的约束下,严格要求孩子起床、刷牙、吃饭、作业、洗手、洗衣服……,不满意就会批评数落,弄得孩子没有自信,或者逆反。那么,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地教育,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范围。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师希望自己桃李满天下。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校里,学习是主要的;放学回到家里,完成作业是主要的;甚至在周末,家长还会给孩子另外安排一些写作业任务,把孩子送去参加一些补课班。其实,大多数孩子刚开始对只以学习为主并不满意,觉得枯燥,乏味,劳累,可久而久之,也就认同了,麻木了。在学习上,父母老师推一推,孩子就动一动,一放松要求,孩子就会乘机钻空子。为了让孩子学习,有很多父母直到孩子读到高中,仍然离不开孩子左右,成为伴读者。许多家长老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相反对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打理自己的个人卫生,清理房间,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却完全不加以关注,也不去引导孩子,教孩子去做。时间久了,孩子学习没尽心尽力,该自我服务的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也懒得去做,甚至懒得去关心父母老师每天的辛劳和忙碌。因此,正确认识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范围,才能全方位地在生存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自我服务意识,亲孝意识,主动学习意识,帮助他人意识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二,要做到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同制定目标。父母、老师、长辈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认真听孩子讲话,并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不要动不去就大声呵斥孩子,这样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要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尊重他的,在孩子被尊重中参与中,制定孩子认为可行的计划与目标。目标最好细化分类。比如文明礼貌类目标可制定为:1.见到爷爷奶奶老师客人,主动问好。2.让别人帮忙要说请;别人帮后要说谢谢!3.客人来访,要向小主人,打招呼,招待,和客人聊天等。只有那些能感受到尊重的孩子,以小主人身份参与的孩子才会举止大方、对人友善、独立意识强。

第三,要珍惜孩子的独立意识。当孩子有独立的要求时,父母要给予支持,这样孩子就会产生自豪和自信之感。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有一种模仿的本能,比如走路、吃饭、穿衣、自整理书包,自己背书包、使用工具等都是在模仿大人的过程中掌握做事的方法,学会工具的使用。可是很多父母,家中的老人,学校的老师,总愿意代劳。本来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由于大人的包办代替,让孩子失去了从小在模仿中学习做事的机会。如果当孩子经常看到自己可以不用动手就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安逸时,便会以为这是大人们应该为自己做的事。这样一来就坏了,孩子慢慢就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因此,在孩子有独立意识的时候,家长老师要及时抓住,珍惜孩子的独立意识,并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孩子的独立意识才会深入地得到发展。

第四,不要过度保护孩子。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喜欢替孩子做事:替孩子削铅笔,替孩子整理文具书包,给孩子准备第二天往学校带的学习用具等,为孩子准备好第二天在学校课间吃的食物,上学走前反复前叮嘱孩子不要忘了带上学用的东西,明明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作业题,父母还偏要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解……其实这种行为,不仅劳累了自己,又不不利于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养成了孩子依赖的心理,甚至孩子没有做好某事时,还会埋怨你没有把某事为他做好等等,多么得不偿失呀。所以,不要总认为孩子小,总怕孩子受伤,总担心孩子做不好!其实孩子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脆弱,父母要改变自己过度呵护孩子的做法。

第五,要鼓励孩子敢于去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孩子是在独立中成长得羽翼丰满的。独自成功地睡觉,让他变得勇敢;独自一人成功的购物,让他变得自信;独自一人在自己受伤后的包扎,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自忍耐,成功地重新获取友谊,让他懂得宽容的力量……敢于让孩子独立地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才会在不断尝试飞翔中获得自信和力量。当他已经拥有振翅起飞的足够勇气时,我们只需要松开手,他便获得了自由,从此蓝天属于他,大地属于他。

综上所述,我想许多家长老师已经清楚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一些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