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一·观美景 写感受

(2012-02-28 20:51:41)
标签:

杂谈

习作一·观美景 写感受

当我们置身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时,常常会有种感受、体验,产生一些联想,比如:观看日出会产生对太阳的崇敬;在月光下独坐,会感到宁静、清爽;在林中漫步会感到身心放松;而面对大海又会感到心胸开阔。

这次习作就是把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和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都写出来。

题目自拟。

 

起步准备

同学们,当你翻开这本崭新的《同步作文》,你又长大了一岁,又迎来了新的一个学期。回想刚刚过去的寒假,你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看到哪些美景?有什么感受、体验?能像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的脑海里播放出来吗?如果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情景交融,美不胜收,那么,恭喜你,说明你学会了留心观察,完成本次习作对你来说一定会轻松自如,得心应手。如果想不起寒假或再之前看到过的美景,那你得马上重新出发,走进大自然,走进风景区,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还可以借助相机留下美好的回忆……

说到观察,这是解决作文“有米之炊”的重要一环,我们要用心向课文中的作家学习。如《海上日出》一文,首句明确点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可见“我”“早起”的目的是看“日出”,观察目标明确,欲望强烈。“常常早起”,还说明“我”观察海上日出是持续性行为,正因为如此,才会熟悉日出的过程,才清楚知道晴天、有薄云、有黑云情况下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这次习作你准备写哪处的美景呢?如果是曾经旅游时看到过的远方美景,请翻出照片,与同行的人聊一聊美景的特点;如果是近在身边的景物,希望你像巴金爷爷那样,带着明确目的,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连续观察几次,相信你对景物特点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看后若能在日记本上写下一次次的见闻、体验,就为完成本次习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当然要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有写前观察、积累素材的准备,还要认真向课文中的作家学写作方法。如《火烧云》一文,作家抓住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形状变化快的两个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采用联想的方法写出云的颜色丰富多彩,形状变化多端。看,说白狗变成红狗,红公鸡变成金公鸡,灰白胡子变成金胡子;瞧,说云一会儿变成马,一会儿变成狗,一会儿变成狮子……我们常常也能看到的火烧云,经作家形象地描绘,展现了绚丽多彩、美妙奇异的景观,还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多好的一篇“观美景,写感受”的范文啊!请用心琢磨本组的几篇课文,领悟写景的方法。

 

词海拾贝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姹紫嫣红 骄阳似火 炎天暑月 热浪滚滚

一叶知秋 秋风送爽 秋风萧瑟 山寒水冷 漫天大雪 天凝地闭

重峦叠嶂 波澜壮阔 浊浪排空 波光粼粼 烟波浩渺 高耸入云

花团锦簇 枯枝败叶 郁郁葱葱 青翠欲滴 绿草如茵 枝繁叶茂

东方欲晓 晨雾弥漫 夜色朦胧 繁星点点 清风徐徐 天高云淡

乌云翻滚 粉妆玉砌 别有洞天 滂沱大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妙段搜索

春天在哪儿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似乎要散发全部的热量。它晒软了柏油马路,晒红了行人的脸膛,晒卷了路边的树叶,晒得庄稼低下了脑袋,晒得花儿躲进叶子里。泼盆水到地上,地面便刺啦啦地响,像干渴的人一下子就喝干了一盆水似的。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看,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显得很微淡的。野桃花开得最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
 
大地初醒,天空中还有朦胧的星月,习习清风送来淡淡的花香,满眼的绿色诠释着一份勃发的生命,随风轻舞的柳枝尽情的舒展着身段,清澄莹洁的湖水悠悠起波,花瓣上的凝露闪着晶莹剔透的五彩光芒,在这里,仿佛可以听到阳光抚摸树叶的声音,蜜蜂亲吻鲜花的声音,月光倾泻在水里的声音。入湖而筑的坚阔石桥和灵秀木桥交相辉映,东西回廊的小憩木椅充溢着宁馨,广场的晨,美得如此脱俗、如此清奇,似一副永远看不够、看不倦的水墨丹青,意境幽远,永不释怀,晨练的人们或闲步其中,或游移太极……那种超脱飘逸的闲适让人难以割舍!
 
在公园里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湖,湖里长着碧绿的荷叶,上面开满了粉红色的荷花。湖水里有一条条小鱼,有的跳出水面,有的在荷叶下面捉迷藏。蜻蜓在空中飞翔着,好像在看风景呢!湖中央有个小喷泉,还能奏出音乐呢!在湖的拐弯处有一座汉白玉桥,上面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湖的南岸,种着一棵棵高大的柳树,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花很美还有香味呢!它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陶醉,还引来勤劳的小蜜蜂和小蝴蝶。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舞,那风景可美啦!

 

佳作引路:

天竺山,人间仙境①

          福建省厦门市滨东小学七色花文学社 张滢

天竺山,一处神秘的森林旅游公园,是厦门独一无二的休闲后花园。鸟瞰天竺山,意象丰美,峰峦叠嶂、绿树成荫。路上不时有几股清澈见底的山泉,从你身边淌过。你和它握手会感觉冰冰凉凉,清清爽爽,细腻好比丝绸般柔滑②。

天竺山中的皓月湖,是我所见到过的最美丽湖泊。湖畔有着绿茵茵的野草,它们可不比人工种植的舶来草逊色。这儿的草长得粗壮欣长,一阵风拂过,草跳起了属于它们舞蹈人躺在绿草上好比躺在天鹅绒床上,有时还可以欣赏到草丛中蝴蝶翩翩起舞的画面。远望前面的山峦,一座叠着一座,云雾遮住了后山,就好像印度小姐用纱巾遮起自己羞涩的面孔,令游客心旷神怡,产生无限遐想。倒映在水中的山峦,若隐若现,随着大自然的音乐轻歌曼舞。我想湖面比谁都清楚山峦的神秘③。

山峦与泉水真像一对知音,泉水似伯牙,山峦如钟子期。伯牙,弹奏着《高山流水》,钟子期细细聆听。这儿的伯牙与子期都是快乐的,它们不用担心谁先离去。因为每一股泉水和每一座山峦都是日夜相伴,长生不老的知音啊④。

山泉,潺潺地流着,流向皓月湖。湖面,五颜六色,蓝天、白云、森林、峰峦、鸳鸯倒映在湖中。瞧,鱼跳跃着,绽开了层层涟漪,绽放出朵朵水花;看,鸳鸯仰着头看着层层叠叠的山,隐隐约约的弯曲小路,就好像山峰开始掀开它神秘的面纱;听,汩汩的溪流正在轻吟,高高低低的树此起彼伏⑤。此情此景真应了那句对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⑥

天竺山,她是一座遗世独立、静谧幽远的绿色深宫。方圆37平方公里的茂密森林,如海一般郁郁苍苍,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清新的负离子,堪称天然森林氧吧⑦。

天竺山,她是一幅上苍借岁月之手精心描绘的精艳画卷,坐拥奇特景观。在这里,山如锦,湖如镜,雾如梦,瀑如练,可谓真山臻水,别有韵味⑧。

天竺山,她是一卷闪耀着历史光辉的珍贵读本,真寂寺、龙门寺、浴龙池,一个个人文胜景,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其中,处处引人入胜。

天竺山,是个美丽的人间仙境,期待着人们去拜访她⑨。

 

①“天竺山,人间仙境”在哪里?有怎样的奇妙景致?题目有着引人阅读的兴趣。

 

②拟人手法和叠词地巧妙运用,写出了手触清泉的美好感觉。

 

 

 

 

 

③这段着重写了皓月湖畔的美景。从近到远,从下到上,再回到近处的湖面,条理清楚,画面感强。

④富有创意的联想,形象生动的比拟,把山水交融的景色刻画得活灵活现,真是人间仙境。

 

⑤排比与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湖光山色写活了。

⑥这里对联的引用,既十分合理恰当,又增添了不少的文采。

⑦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写出天竺山是“天然森林氧吧”,新鲜。

⑧接连恰切使用短语,简洁地描绘出景物多姿多彩,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⑨篇末点题,照应题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