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周长》集体备课

(2010-10-30 20:34:46)
标签:

杂谈

《什么是周长》集体备课
]
 

课后反思: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的。它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让学生透彻的理解周长的含义是很不容易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整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理解周长的含义。依据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合理的补充了新的信息资源,并改进了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自由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 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微机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漂亮的树叶,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以后,学生有了得到树叶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描树叶的轮廓,这样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然后教师又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2. 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是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 空间与图形 ” 这部分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从“描”到“量” ,又到“摸”、“选”,最后再“量”。                                                                      

其次,我为学生创设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在充满操作性、探索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我让学生选 —— 选班级物品摸周长;选身体部位摸周长;选喜欢的方法量周长。选一选活动,能让每一位学生产生对活动的兴趣,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前面摸桶、摸小黑板,再张扬个性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或愉悦,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再次,好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两次 “ 量一量 ” ,一量树叶的周长,二量同学腰围。学生自己量树叶的周长,可有的同学觉得两只手不够用,主动请求同桌的帮忙。他们是那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这样主动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得到高度发展。他们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即使学困生也不感到困难,轻松学会了“周长”。量一量、算一算。将主要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求得各种典型图形的周长,尤其是探究怎样求得半圆的周长花时较多,引导学生得出绳绕法、滚动法等,为将来学习圆的周长打下基础。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两个人合作测量图形的周长活动,同时算一算图形的周长,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老师语言的激励下,学生先通过观察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周长的存在。又在老师的引导下先让学生估测老师的腰围,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实际去测量,借此来估计自己的腰围,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用合适的工具去测量腰围等等。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闯关比赛形式的练习,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将本节课的现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第一关中,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二、第三关比较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比较图形的周长,掌握了比较的方法(移动、测量),再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就容易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在测量自己的腰围时,教师指导不到位,致使有很多学生对腰围的认识还不够,隔着很厚的衣服从外面测量腰围,出现了很不准确的估算结果。 

总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教师真正成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亲身感受”。由于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根据生活实际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得孩子们在动感的参与中感知周长的含义,掌握了知识。

 同组诊断

刘淑琴;较好 地体现了《标准》的精神。首先,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从感官上体验秋天的美,再配上古诗,使学生们充分感受美熏陶的同时,产生对树叶强烈的爱意,从而激发学生想描树叶的欲望。其次,符合学生在“我要学”的积极情感环境下进行学习。积极的情感带来积极的行为,充分感知物体周长时,学生们表现出我要描物体周长,我要摸物体周长,我要量物体的周长的思想感情。再次,教师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教师充分把握了周长的初步认识的“初步”,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如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知,自己去体验,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物体的周长。

张艳秋:本节课教师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得到树叶的轮廓,然后把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放在一起,让学生去描,给了学生一个直观感知的过程。估计腰围、测量腰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提供了感性材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周长的概念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描一描、摸一摸、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自己去体验。在知识的应用上,教师的设计也别出心裁,用闯关游戏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 

 

 

 
 
 
Re:《什么是周长》集体备课
[ 2010-9-14 21:07:00 | By: 张艳秋(游客) ]
 
http://www.dlteacher.com/blog/images/ico_default.gif本节课教师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得到树叶的轮廓,然后把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放在一起,让学生去描,给了学生一个直观感知的过程。估计腰围、测量腰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提供了感性材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周长的概念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描一描、摸一摸、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自己去体验。在知识的应用上,教师的设计也别出心裁,用闯关游戏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
 
 
 
 
Re:《什么是周长》集体备课
 
 
本课较好 地体现了《标准》的精神。首先,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从感官上体验秋天的美,再配上古诗,使学生们充分感受美熏陶的同时,产生对树叶强烈的爱意,从而激发学生想描树叶的欲望。其次,符合学生在“我要学”的积极情感环境下进行学习。积极的情感带来积极的行为,充分感知物体周长时,学生们表现出我要描物体周长,我要摸物体周长,我要量物体的周长的思想感情。再次,教师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教师充分把握了周长的初步认识的“初步”,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如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知,自己去体验,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物体的周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