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熹穿透夜霾,撩拨眼帘之前,小艾的睡意早已敛起。只是假寐地梳理着残留在昨夜还没收拢回来的袅袅思绪。多么希望时光就此停止,沉浸在这样的光影中,可以晦暝不清地隐匿贴附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令人烦心劳神甚至殚精竭虑的事实而非。
http://pic4.nipic.com/20091203/3046330_112920079655_2.jpg
假如婚姻生活就此漩住,从此不再波恬浪静,那么继续追究风之过还是浪之错,这一切还有何意义?情感间的是非既然存在即为合理。
躺在女儿的床上,辗转在床畔间,小艾一直在思索着一个话题:假如有一天自己离大明远去,就真的能寻找到生命中的真爱吗?当然脑际能盘旋这样的疑问是她曾怀疑过他给自己的爱里有多少糅杂。顺着这错根盘结的话题一路找寻,小艾竟然找不到要离开大明的确切理由。是志不同而不相谋?也许这是为自己开拓的最有力也是唯一的罪责了。除此之外,大明的爱家顾家甚至恋家,在如今这个红绿阑珊的现实生活里已实属物以稀为贵了。更为重要的是女人天性养尊处优的心症很难根除,即便这个女人处于多么强势地位,她都觊觎被宠爱起来的那份幸福。就算这份幸福抛却一切荣华富贵也在所不惜。
然而小艾贪恋的不仅仅是这些,在她心里她一直希望大明能读懂她。懂她的心思,懂她的文字,懂她内心世界的孤寂。那种貌合神离,灵肉分歧的情感,即便夜夜笙歌,缠绵缱绻,却心在隔岸,洞若观火,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难道说是浪漫惹的祸吗?小艾也这样诘问过自己的心。但何为浪漫?那些与生俱来的悄怆、悱恻,以文字当歌的妙曼情愫岂能是生命拒绝得了的?若这就是小艾唯一浪漫的事,那她宁愿由它陪自己慢慢变老。即便过着朝不保夕,枕戈待旦,动摇不定的日子。
除此之外,大明所给予她的一切在她看来只是知遇之恩。无法用情涂改那抹爽然若失的心绪。
什么是真爱?当小艾把捏着这个以前从没有想过的话题时,她错愕自己竟然香消玉损在连爱的概念都没有搞清的岁月里这么久。那种哪怕用尽了一生的力气,透支了一辈子的幸运,一直都无法靠近,还要面对一天天淡忘的所谓伤痕累累的真爱,令小艾望而却步;那种无论天高地远,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能让两颗心瞬间交融,都要穷尽一生为彼此守候而不相忘江湖的真爱,令小艾可望不可即;但那种朝朝暮暮,相濡以沫,彼此相知相悦,即便偶尔相看两厌,也会余香在君袖的真爱,人世间又有几何?毕竟山石无数,乱红如雨,有几人能知来时归去路,有幸享用这一生的真爱?
真爱如朝露,去日苦多。无论真爱能走多远,多深,爱到深处人必孤独,这是不变的事实。每对从红地毯走过的伉俪,都曾经历过轰轰烈烈、血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爱时光。小艾和大明也难逃此咎。那时尽管小艾在闲情逸致时仍然往格子上涂鸦自己喜欢的文字,但因为没有像现在这样忘我地投入,始终持衡情感的天平,这让大明充分享受了作为丈夫应该享受到的妻子之爱,致使他们之间的情感历经了一段波澜不惊的岁月时光。
正如听惯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尝腻了油盐酱醋的大杂烩一般。漫漫婚路一路走来,不变的婚姻模式,让彼此都处在了情感疲劳状态中。那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激情在渐行渐远的婚路上慢慢隐退。随着家业的铺展,物质生活的提升,这时的小艾愈发地感到内心深处的孤寞与日俱增,大而无边。于是她比以前更迷恋上了文字,痴情的驰骋在自己那片激情飞扬的空间里,创作着由自己的灵性换取来的,能读懂她的人来解读的文作。
真爱就这样在小艾奋笔疾书行至午夜和大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中,如一头圆葱般被一层层剥离得泪眼朦胧。大明对情感的不可理喻,小艾对文字的执着坚守,将真爱逐渐演绎成另一个版本。
生活还在继续,婚路还在延展。对真爱莫衷一是的解读令辗转在床畔间的小艾似乎已经找到了心中的答案、、、、
(感谢图片提供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