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站上,常能读到网名叫“忙里偷闲”写的文章,他的文章感情真挚纯朴、文风清新自然、文字功底深厚,明眼人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的作品。
原来,“忙里偷闲”的真名叫孙武立,是河南油田四中高中部一名语文教师。
孙武立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原先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命运却安排他从事教学工作。他就无怨无悔地在三尺讲台上辛勤地耕耘了20多年。孙武立以精湛的教学艺术、优质的教学质量,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赴各类高等院校深造,也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称赞和羡慕的荣誉——省骨干教师、河南油田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孙武立教学之余,便忙里偷闲,潜心写作。他以饱满的热情,浓重的笔墨,写了大量以家乡、油田为题的作品,传播在网络上,受到一些粉丝的追捧。
孙武立出生于唐河县上河屯,毗邻西大岗。孙武立说,他是从上河屯走向大学,走进油田的。他在《走过西大岗》中写道:我又一次走过西大岗。
西大岗是指唐河县城以西的那片连绵起伏的岗地。面积有多大?也许没有人丈量过。1984年夏天,我从唐河的郭滩考上了唐河一中,去县城读书就每每经过西大岗。当我远远地看到西大岗,我就知道唐河快到了,我艰苦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就要开始了。后来,我读了大学,每次坐车从南阳回来,每每看到西大岗,心跳就加速了,啊!我的故乡,我又回来了!“心口呀莫要这么激动地跳,灰尘呀莫把眼睛挡着了……”
孙武立有机会到外面去发展,但他最终还是留在油田,在油田成家立业。他早把油田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从他一篇篇有情有味地描写油田人和事的文章,我们已经读懂他对油田的那分特殊情感。双江油区人最爱读孙武立的《双河的夜市》,这是他“经典之作”,烩炙人口,经采油一厂工程所王殿华绘声绘色的配音,录音版《双河的夜市》更在双江油区广为流传。听,不知哪一家摊主正播放《双河的夜市》:天还没黑,大大小小的摊主用着形形色色的车子拉着东西赶来。接上电线,架起灯泡。摆桌放凳,扒炉生火。冬天和雨天架起简易的大篷,颜色一条一条相隔,有些像阿根廷的国旗。当夜幕降临,你站在月亮湖的堤上向下望,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是天上的街市,还是双河的夜市?
当与孙武立告别之际,我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那就是从孙武立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气息:家乡、油田的事是值得回味的,家乡、油田的人是可爱的。孙武立用心将自己对家乡、油田的爱倾泻在键盘上,写出了一篇篇优美隽永的文章,倾情捧奉给网络的朋友们,滋润着每一位热爱故土和油田的心灵,怎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呢。
孙武立告诉笔者:“只要朋友们喜欢看,我还会继续写下去。”让我们继续聆听孙武立所讲述的故事,让我们与孙武立一同吟歌:“你可以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实在新鲜呐!你可以说虎山水库是你家的大池塘,桐柏山是你家的大花园,312国道是你家的门前散步的小路,宁西铁路线是你家的房后的康庄大道……。一排排的井架满山岗,望不尽的油浪闪金光。高产的歌声响四方,幸福的歌声千年万年长!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幸福的歌声千年万年长!”
http://s11/middle/68cee42bt7746178eb4aa&690 忙里偷闲著文章" TITLE="孙武立 忙里偷闲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