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音标教学中常见错误解析
(2011-03-06 19:05:35)
标签:
转载 |
在音标教学中,下面这些音标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本文将对它们一一进行讲解
元音部分:/i:/和/ɪ/;/u:/和/ʊ/
辅音部分:/θ/和/ ð/;/v/和/w/;/n/,/l/
一、“长音/i:/和短音/ɪ/”
当读者看到/i:/和/ɪ/出现在眼前时,可能会认为大跌眼镜,心想“这两个怎么可能被教错”。而正是这一组发音,我们的教法错误率接近100%。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您是英语老师,请问,您是不是教孩子:“一个是长音/i:/,一个是短音/ɪ/”,您也可能像李阳一样,教学生在发短音/ɪ/的时候靠腹部的收缩感来区分。那么,请您回答我这个问题:您认为“长”和“短”,会是两个音标的本质区别吗?假如如果一个句子里用了大量/i:/,那这个句子就没有办法被快速读了吗?我认为,对这个所谓的“长音”、“短音”的冠名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导向。它们的区别,根本不在长短上,靠长短来区分它们,会被引入一个误区。
为了说明这个音标的区别,我要用到一个我感到最自豪的音标教学单词“vehicle”。它的音标是/v’i: ɪkl/。如果您是“长短音区别法”的使用者,请您读这个单词,看您能否读准!按照长短音理论,假定“长音/i:/”占两拍,那么“短音/ɪ/”只能占一拍,“一个长音加一个短音”理所应当就该占三拍。是不是这个道理!而实际上按这个理论,您可以试一下读出来的效果。我很少遇到能够一次性读准这个单词的老师。
/i:/和/ɪ/真正的区别,在于他们口形大小不同,导致发出的声音效果不同。/i:/发出来的是“义”音,/ɪ/发出来的是“夜”。了解到这一区别,也就不需要靠所谓“长短”来进行区分和辨别。因此,我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改变对这两个音标的称呼,不要称这两个音标作“长音/i:/和短音/ɪ/”,改称为“音标‘义’和音标‘夜’”。用这种方法,您可以再试下读/v’i: ɪkl/这个单词的效果,然后和美式真人发音对比一下。
区别这两个音标的意义:
1、
2、
(汉字标注使用的是由本人创造的“蓝迪元音音标汉字助记法” )
二、“长音/u:/和短音/ʊ/”
这一组音标的区别与第一组“长音/i:/和短音/ɪ/”相类似,这里继续使用“蓝迪元音音标汉字助记法”予以说明:
/u:/与汉字“雾”发音相同。加“:”的音都是重读音,重读音可以用汉语的第四声表示(适用所有国际音标的元音)。
/ʊ /与汉字“鸥”发音相同。不加“:”的音有重读有非重读,当它重读时发第四声,非重读时发第一声或轻声。
同样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改变对这两个音标的称呼,不要称这两个音标作“长音/ u:/和短音/ ʊ /”,改称为“音标‘雾’和音标‘鸥’”。
对于这两个音,这里以oo字母组合的发音区分和记忆方法做详细说明:
当学到一个带oo组合的单词时,最好在一开始,就将这一单词的发音与有特征的汉字联系起来,这样记忆就不容易混淆。
Food中的oo发/u:/,将之与“富的”配对;
good中的oo发/ʊ /,就将之与“够的”(不是“固的” )配对。学生凭借对汉字的印象,就能清楚地分清词汇究竟发什么音。
从应试的角度分析,这样一组音标和对应的字母组合,是最容易被各级考试当作语音题出的。本人也曾探寻过oo组合的发音规律,也听说过前人总结出的方法,不过使用后发现,记那些方法竟比单个记单词还难!而且最要命的是,总结的规律总是会发现有少数特例,于是最终选择了放弃寻找规律,采用最原始的办法。
三、咬舌音/θ/和/ ð/
这一组音标犯错误的比例是最多的,但这一组音标是最容易学会的,错误的出现并非不知道怎么读才正确,而是明明知道,就是不愿意去绕这个舌头,似乎读准这个音很丢人似的。
这两个音被称为“咬舌音”。读这两个音时,一定要能看到发音人的舌头。这个音读不准,您的嘴巴mouth将被当成mouse 老鼠。
有一个专项练习这个音标的方法,就是狂读33,333这个数字:Thirty three thousand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 three。
四、/v/和/w/
这一组音标也是很好读,但我发现学生们出现错误的几率非常高,主要集中在/v/。读这个音时必须上齿咬下唇,这个与我们汉语拼音的V发音区别很大。而/w/和汉语拼音的W发音很相似(被我叫做“亲嘴音” ),只是稍微轻一点。
在/v/的教学中只要强调了“咬唇”这个概念,读准/v/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对这个音标不想浪费读者更多的时间。
五、/n/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音标,也是出错率较高的音标之一。这个单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约35%左右的英文连读。主要错误出现在以/n/结尾时词汇的发音。可能有些老师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在/n/结尾并接元音开头需要连读时,总读得那么勉强,一点都不能体现“连读”应势而生的那种自然。其实问题就出在我们对/n/这个音标的发音发错了。
由于这一音标的发音特点没有很好的汉字或汉语拼音能够替代说明,所以用文章的方法就很难生动地展示其奥妙。老友记第六季第十三集开头音乐后三分钟的剧情,可以生动地向您展示/n/结尾时发音的特点。这个音标正确的读法,是在张口鼻音后面加一个轻轻的“呢”音。
/m/的正确发音也是同样的道理,是在闭口鼻音后面加一个轻轻的“么”音,结尾时嘴呈放松的微张状态。
一旦按我们的方法把这两个音发准,你会惊喜地发现,以这个音标结尾,后接一个元音音标开头,即需要连读时,这个连读会自然而流畅,成为下意识的读法,就跟外国人连读一样了。一旦读法正确,经过一些时日的练习,对正宗英语连读的听辨能力也就自然提高。
六、/l/
这个音和上一个音标一样,当它位于单词开头或是中间时,很少有人能够读错,可同样是这个音,以它结尾时的读法,却很少有人能够读对。而这个音标结尾也关系到约30%左右的英文连读,因此需要花大力气把错误纠正过来。
当/l/位于单词开头或中间时,大家发音都会自动地用舌尖舔一下上颌,发出的是“了”这个音,这说得过去。没有“舌尖舔到上颌”的动作就发不出来这个音,读者可以试试读lesson、fly,体会一下舌尖的动作。但是,当你读bell、well、ball这几个音时,你体会下,“舌尖舔到上颌”了吗?同样是一个音标,为什么处于单词中不同位置,你的发音动作差别这么大呢?难道这里没有问题吗?问题是一定有的,那就是:后面这几个单词都读错了。/l/结尾时,也应该有“舌尖舔到上颌”这一动作。
许多人单独读/l/这个音标时,发的音和“了”是一样的,其实正确的发音是:只发“了”的前半段,舌尖始终顶着上颌,状态保持到这个音标读完,气流从舌两侧流出。以这个音标结尾的单词,也应保持这个动作。学会这个动作,离您call immigration一下子就会近很多。怎么样,连读是不是一下子不由自主就出来了!
七、总结陈辞
本文提出好几个您之前可能存在问题的音标读音,现在需要您下点力气纠正。当然,刚开始纠正时可能会感觉有点怪怪的,那是因为错误的东西先入为主成为了习惯。想改一个旧习惯有点难度,就象你原先用右手拿笔写字,现在让你用左手拿笔写一样。但正确的总归是正确的,改正得越早越容易,趁错误的东西还没有根深蒂固,马上开始操练,并坚持下去。照正确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英语口语开始变得有点洋腔洋调了。
优美的发音是成功的英语学习者身份的象征。同样是穿着衣服参加一个party(Not strip club),您是愿意穿着空心大棉袄张牙舞爪上阵,还是穿着漂亮的晚礼服或西装与陌生的同性异性朋友们谈笑风生!在发音上努力一把,战友们,总会有一天,它会在突然的时间,以突然的方式,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坚持积累创造奇迹。英语学习无捷径,投机取巧最终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机遇。
语言素质决定未来。拥有优美发音的双语人才,将会在未来的残酷竞争中不战而胜。
——梅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