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时光机-以工业革命时代为发想的腕表 MB&F Legacy Machine No.1

标签:
mb&f表展花絮瑞仕钟表摄影时间观念时尚腕表杂谈 |
撰文:Steve
Yang|摄影:John|资料提供:葳铄
http://s9/middle/68c97751gb5ad4be659b8&690MB&FLegacy Machine No.1" TITLE="传奇时光机-以工业革命时代为发想的腕表 MB&F Legacy Machine No.1" />
手上炼三度空间立体机芯/18K白金材质/表径44mm/时、分指示/两地时间功能/垂直动力储存显示/蓝宝石水晶镜面、底盖
18、19世纪,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开始于欧洲各国萌芽,随着瓦特(James Watt)发明蒸汽机、人类开始对神秘的机械动能与电力极度仰赖,同时深感好奇,更对新科技与不可知的未来世界充满幻想与憧憬。
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英国著名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在1895年发表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百余年后的2002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同名电影上映。
片中科学家亚历山大(Alexander)之未婚妻艾玛(Emma)遭到枪击身亡,他为了回到过去拯救爱人,花了4年时间研发出时间机器,让他得以在西元1899年、2030年及802701年间穿梭……最后,他终于明白,过去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剧中的时光机以金属打造,9位数齿轮年份转盘、排档杆等老派元素一应俱全,与MB&F LM1那种来自19世纪的「复古科学」风格,不谋而合。为何两者会如此相似呢?原来鬼才制表大师Maximilian Büsser再一次幻想中想着:「如果我早100年出生,不是1967年,而是1867年,会怎么样呢?在1900年代初期手表才出现,如果在那个时刻,我希望创作出一款佩戴在手腕上的表,那时没有『无敌铁金刚』、『星际大战』或是『战斗机』启发灵感,我只有怀表、艾菲尔铁塔跟科幻小说『海底两万哩』可以参考,这样子造出来的表会是什么样子?它必须是圆的,同时也是三维立体的,Legacy Machine No.1就是我的答案。」时光机器原著小说与LM1腕表的构想,同样来自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对未来科学的美好期待,因此两者有着极近似的设计元素,完全不令人意外。
LM1面盘视觉焦点在中央同时控制两组双时区面盘精确度的摆轮,其直径达14mm,上有4颗砝码微调装置、宝玑式游丝,以每小时18,000次的慢摆运行,加上旁边两只罗马时标珐琅面盘,完全承袭怀表时代的典雅元素。立体摆轮桥与上方飞碟状的蓝宝石水晶玻璃,则充分展现如同电影中「时间机器」的那种带有浓厚复古风的科技感,忠实地呈现古典与现代的冲突美。
面盘6点钟方向类似时光机排档杆造型的全球首创垂直式动力储存,以高科技超薄差动齿轮以及陶瓷轴承所制作,体积小且抗磨损,与上方典雅的白色珐琅面与摆轮,呈现前卫与传统之极端反差。翻到背面,蓝宝石水晶玻璃下方的机芯以19世纪风格细致手工表面处理,内凹导角、导角抛光、日内瓦波纹、手工雕刻及宝石边缘开口下凹黄金套筒,向传统制表工艺致上最深敬意!
这只表里里外外都充满惊奇,您会讶异地发现在遵循顶尖制表工艺的前提下,同时充满令人喜出望外的细节。戴上LM1,就好像电影中的科学家亚历山大,坐上时光机器,探寻神秘的未来国度。
http://s13/middle/68c97751gb5ad510a688c&690MB&FLegacy Machine No.1" TITLE="传奇时光机-以工业革命时代为发想的腕表 MB&F Legacy Machine No.1" />
弧形蓝宝石水晶玻璃下的前卫立体摆轮桥,搭配复古珐琅面盘,让表面呈现出如同电影中「时光机器」那份专属工业革命初萌芽时期的「复古科学」风格。
http://s11/middle/68c97751gb5ad5340064a&690MB&FLegacy Machine No.1" TITLE="传奇时光机-以工业革命时代为发想的腕表 MB&F Legacy Machine No.1" />
打磨细致的机板、轮系、大小钢轮、遵古法制造的宝石K金套筒、精美的倒角修饰,完整展现MB&F高超且尊重传统的制表工艺。
http://s14/middle/68c97751gb5ad548df3dd&690MB&FLegacy Machine No.1" TITLE="传奇时光机-以工业革命时代为发想的腕表 MB&F Legacy Machine No.1" />
乍看让人丈二金钢摸不着头绪,像是某种微调装置的垂直储能显示,可是全球首创呢!
http://s9/middle/68c97751gb5ad4be659b8&690MB&F
手上炼三度空间立体机芯/18K白金材质/表径44mm/时、分指示/两地时间功能/垂直动力储存显示/蓝宝石水晶镜面、底盖
18、19世纪,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开始于欧洲各国萌芽,随着瓦特(James Watt)发明蒸汽机、人类开始对神秘的机械动能与电力极度仰赖,同时深感好奇,更对新科技与不可知的未来世界充满幻想与憧憬。
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英国著名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在1895年发表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百余年后的2002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同名电影上映。
片中科学家亚历山大(Alexander)之未婚妻艾玛(Emma)遭到枪击身亡,他为了回到过去拯救爱人,花了4年时间研发出时间机器,让他得以在西元1899年、2030年及802701年间穿梭……最后,他终于明白,过去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剧中的时光机以金属打造,9位数齿轮年份转盘、排档杆等老派元素一应俱全,与MB&F LM1那种来自19世纪的「复古科学」风格,不谋而合。为何两者会如此相似呢?原来鬼才制表大师Maximilian Büsser再一次幻想中想着:「如果我早100年出生,不是1967年,而是1867年,会怎么样呢?在1900年代初期手表才出现,如果在那个时刻,我希望创作出一款佩戴在手腕上的表,那时没有『无敌铁金刚』、『星际大战』或是『战斗机』启发灵感,我只有怀表、艾菲尔铁塔跟科幻小说『海底两万哩』可以参考,这样子造出来的表会是什么样子?它必须是圆的,同时也是三维立体的,Legacy Machine No.1就是我的答案。」时光机器原著小说与LM1腕表的构想,同样来自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对未来科学的美好期待,因此两者有着极近似的设计元素,完全不令人意外。
LM1面盘视觉焦点在中央同时控制两组双时区面盘精确度的摆轮,其直径达14mm,上有4颗砝码微调装置、宝玑式游丝,以每小时18,000次的慢摆运行,加上旁边两只罗马时标珐琅面盘,完全承袭怀表时代的典雅元素。立体摆轮桥与上方飞碟状的蓝宝石水晶玻璃,则充分展现如同电影中「时间机器」的那种带有浓厚复古风的科技感,忠实地呈现古典与现代的冲突美。
面盘6点钟方向类似时光机排档杆造型的全球首创垂直式动力储存,以高科技超薄差动齿轮以及陶瓷轴承所制作,体积小且抗磨损,与上方典雅的白色珐琅面与摆轮,呈现前卫与传统之极端反差。翻到背面,蓝宝石水晶玻璃下方的机芯以19世纪风格细致手工表面处理,内凹导角、导角抛光、日内瓦波纹、手工雕刻及宝石边缘开口下凹黄金套筒,向传统制表工艺致上最深敬意!
这只表里里外外都充满惊奇,您会讶异地发现在遵循顶尖制表工艺的前提下,同时充满令人喜出望外的细节。戴上LM1,就好像电影中的科学家亚历山大,坐上时光机器,探寻神秘的未来国度。
http://s13/middle/68c97751gb5ad510a688c&690MB&F
弧形蓝宝石水晶玻璃下的前卫立体摆轮桥,搭配复古珐琅面盘,让表面呈现出如同电影中「时光机器」那份专属工业革命初萌芽时期的「复古科学」风格。
http://s11/middle/68c97751gb5ad5340064a&690MB&F
打磨细致的机板、轮系、大小钢轮、遵古法制造的宝石K金套筒、精美的倒角修饰,完整展现MB&F高超且尊重传统的制表工艺。
http://s14/middle/68c97751gb5ad548df3dd&690MB&F
乍看让人丈二金钢摸不着头绪,像是某种微调装置的垂直储能显示,可是全球首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