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的两天里天气晴朗,凉爽舒适,而头天穿过音乐公园入口去了外滩湿地,虽音乐公园就在边上,但因回来太晚就没去认真逛逛。
第二天,天却下起了雨来,没奈何,旅行的脚步不能停息,于是依旧出发,直奔音乐公园,雨中赏景也是别有韵味哈。
据说,1908年,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就诞生在哈尔滨。在东西文化相互交融之中,铸就了哈尔滨人喜爱音乐的品性,城市里音乐元素比比皆是。每年七月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享誉中外,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的美誉。
为全面展现哈尔滨“音乐之城”的优势,几年前,哈尔滨市沿松花江边打造建设了音乐主题公园,而这里是国内唯一一个以西方音乐为主题的公园,音乐公园是开放式的。
音乐公园建筑形象由名歌名曲
、音乐名人、哈夏音乐会三部分组成,体现哈尔滨传统音乐名城的特色。用雕塑、小品、绿化植物等元素来体现音乐文化主题。
因为下雨游客不多,我们打着伞,边走边赏。在音乐广场上,游览着这里的巴洛克式建筑的音乐长廊,长廊分为左右两半,上面还有钟楼等,它的原型取自哈尔滨南岗《圣·尼古拉》教堂挂钟,另一侧钟楼上悬挂的是大晟南吕编钟,它是参考了北宋皇帝宋徽宗所制新乐——《大晟乐》所用编钟之一复制出来的。
沿着音乐长廊有八个抱着不同乐器在演奏的音乐小天使,很有西洋韵味。
着公园行走,我们还看到很多音乐器乐的草坪造型作品,
还有中西音乐的介绍等,沿真是收获蛮多哈。
用雕塑展示着中国传统五声音调名称:宫、商、角、徵及羽
金属制作的动感十足的“鱼乐”,远远看去是由群鱼涌起的巨大的浪花造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