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炫风之影原创扬州巷子游记散文文化 |
分类: 散文馨香 |
流连在扬州小巷子里
◎炫风之影
下扬州春三月,按照农历来讲,我想也就应该是四月了,这时候的扬州应该是别样的美。带着一种期待,带着一种夙愿,我和朋友一起踏上了去扬州的路途。
四月的扬州春光洒意,走南闯北很多年,但是总与扬州擦肩而过,然而我记得一篇《雨巷》,那是著名诗人戴望舒所做,“撑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样的诗句似乎有些寂寥,巷子里似乎很寂静,雨中的小巷不知深藏着什么样的情节,心里属意扬州,属意瘦西湖,更想探究扬州的小巷子,那也是一定要去看看的。由此在游览瘦西湖之前,我对扬州的巷子更是有种特别的期待。
自古就有“北京胡同扬州巷”,不亲眼所见真不好下结论,因为一个南一个北文化差异应该是很大的。然而,当我走进一个个扬州的小巷子里时,那些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真的是与北京胡同有异曲同工之处啊。
走进第一个不知名的小巷子,只见翠绿的野草长在斑驳微湿的砖墙上,与照进巷子里的阳光回应着。为着山墙上那抹绿我感觉欣喜,因为这里不像外面的路上,春花开得很猛,恣意地绽放着美好,这里仅仅有着这抹绿就已然感觉春天来了。
巷子里面是一片寂静,只有从院子的门缝里偶有传来扬州人毫不掩饰的话语,很张扬很随意,似不像吴侬细语那样温柔,却有着扬州人的洒脱。要不是听着这些扬州话语,我真以为是走进了北京的胡同,熟悉的红色门框、熟悉的砖瓦墙、熟悉的大门墩,熟悉的对联,熟悉的老树。抬首望向窄窄的天空,期盼着哨鸽从头顶上飞过,再回首望着在巷子口聊天的老人,拿着尿盆去厕所刷洗的老婆婆,以及那些晾晒在高杆上的衣服,不得不仔细地琢磨着“北京胡同扬州巷”的深意。
与朋友一起慢慢地在小巷子里徜徉着,品读着扬州小巷子的娴静。扬州的巷子与北京胡同一样,也是纵横交错着。但是多数的巷子是窄窄的,并不是很长,巷子里很安静,更没有北京胡同干燥。不少生活物件整齐地摆放在巷子的山墙边上,偶有一只猫会探出脑袋看着我们,或有狗狗的轻吠声,当然也有不少古迹可以观赏。有更多的巷子里记载着扬州的风土民情,也记载着当年富可敌国盐商们的生活,因为古运河给这些商人们带来了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这些扬州巷子却有着与北京胡同不一样的文化特点。
走着走着,我开始喜欢静静地听扬州人在巷子里的对话,那些悠悠话语却在巷子里传荡着不一样的风情。在东关街谢家巷子里,一位扬州大嫂和另一位看着岁数大一些的婆婆正说得起劲时却看到了我们,因为巷子窄,她在歪过身子时对我们笑一笑算是打了招呼,朋友看到大嫂手中拿着的笸箩里有晒干的梅干菜,于是就热切地问询着梅干菜的做法。看着他们一个北方话语,一个扬州方言,再加上婆婆的不时插话,搅乱了巷子里的娴静氛围,不禁莞尔一笑,好有情趣啊。
在我继续寻觅着扬州巷子里的古老文化韵味时,惊奇地发现大三轮车也在吆喝着,没多久,朋友居然提拉着一袋子梅干菜走到了我的面前,洋洋得意地举起梅干菜。我嗅着梅干菜那散发着独有的沉着醇厚风干之味惊讶不已,最早进入脑海的就是梅菜扣肉,那是一道我很喜欢的菜肴之一。看到我的不解,朋友说是大嫂送的,并说着扬州人谁不会做梅干菜的缘由。看着那袋子梅干菜,我感觉扬州人很热情啊,接着细细询问我方才知道,却原来梅干菜的原料是大白菜或者是雪里蕻等蔬菜,而朋友拿到的却是用大白菜制作的。
不带任何杂念地在扬州的小巷子里悠游着,时间真是有些短,也是啊,有着千年历史的扬州小巷子怎能一时看个全?再看看那只随着我们懒散地跑来跑去的小狗,望着那些销售日杂的小店,那些挂着五彩斑斓成衣的裁缝店,我想着扬州三把刀,有些遗憾地在街巷子里没有看到,由此心里也在暗自决心了一下,扬州,我还会来,因为扬州的小巷子我还没有逛够呢。
(注:此文为炫风之影在新浪首发,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