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2012-10-29 08:22:23)
标签:

炫风之影

原创

摄影

和顺古镇

分类: 图or文随记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炫风之影

 

   

    我们沿着设定的路线前行,慢慢地步入了和顺古镇,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同,祥和安逸,鸟语花香,一切都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文化姿态,令我们进入到古镇后的心情无比的温馨和惬意。和顺古名为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别看这里的名声似乎听到的不多,其实它可是我们国家最有魅力的名镇之一,我听着导游介绍,感觉了自己的才疏学浅,又感叹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与文化悠久。

    进入古镇后,踏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我们看到一座座古刹、祠堂和古建筑疏疏落落地坐落在那里,清溪绕着古镇流淌,垂柳拂岸,好一派胜似苏杭之地,令人流连忘返。我惊奇地发现在洗水亭边仍有浣衣妇在忙碌着,衣服在她们的手中翻转揉搓,她们边洗着衣服边带着祥和的微笑与我们打着招呼,很大方也很平和。而亭子边上却有对联“魂午夜索乡绪风雨一亭动杵声”分别刻在了左右的柱子上,据说这里“穷走夷方” 的赶马汉子一离开家就是一年半载,甚至客死他乡,为使在家的妻儿们少受风雨,他们沿着村外的小河建造了几座风雨亭,为的就是为他们遮风挡雨。这些风雨亭已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承载着全村老小在河边的劳动。这幅对联将写下对子之人的思乡与爱都溢满在了小河中,看着对联感受着古镇深深的文化底蕴。

    这里的一切都很安静,没有城市里常见的嘈杂与喧闹声,到处可见挑着担子的人们,很朴实也很大方。看不到烦恼的商贩和旅游品的摊子在这里凌乱着环境,真像一个避世的世外桃源,一切都是那样古朴典雅。但是据导游介绍,这里可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南方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印两大文明古国。和顺是这条古道的枢纽,长期的国际贸易、文化、外交、军事、宗教的交流,使这里兴旺发达。因此,我看到古老的大马帮客栈时一下子就浮想联翩起来,那些古道上的商人们为了贸易的开展,为了繁华通商之道,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啊。

    而古镇在六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曾经产生了著名的哲学家艾思奇、缅甸国的四朝国师尹蓉、教育家寸树声、华侨领袖寸如东等一大批名人。这里有1928年建成的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而且这里也是著名的侨乡,目前仅有6000多人的古镇,却有海外华侨1万多人,分布在缅甸、泰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徜徉在古镇之中,感受着古老文化的熏陶,感叹着古镇的祥和与美丽,祝福古镇永保着历史的记忆,永远和谐安宁。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受古镇和顺的文化氛围

 感谢孙鹏老师的推荐,感谢大家的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