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观竹雅性,品君子清凝神韵

(2012-08-30 08:06:46)
标签:

炫风之影

原创

品竹

分类: 散文馨香

散文:观竹雅性,品君子清凝神韵
 

竹雅性,品君子清凝

散文.炫风之影

    在竹林间散步很是惬意而雅致,面对着婀娜多姿的竹子,像水墨画一般疏密有致地展现在眼前,陡然间自己仿佛成为了文人墨客一样想吟诗想作画,这就是竹子的魅力所在。印象里对竹子的赞美之文还有那些名诗名画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郑板桥的那句名诗,更是深入人心。想着这些与竹子有关的文化,徜徉在回转曲幽的小径上,呼吸着浓郁清新的空气,观赏周边的竹子确实使人心旷神怡。仔细观竹,那绿而细长的叶子就像是有人用毛笔纵一拖横一拖,淡绿深绿墨绿相附相融着,就将那竹子的浓淡相宜之神韵凸显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甚是典雅舒范。

    我只是想静下心来观赏竹子,没有刻意地去深探竹子文化,但是这些优雅的竹子却偏偏引领我的思维想去深究。为什么竹子会给人们那样美的印象,又有那样高的评价?我们国家被西方学者视为“东方竹子文明”的故乡,中华竹文化确实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仔细品竹,那神采清凝,淡雅无限的竹香早已沁在了心头,雅在了韵中。

    性品,因为竹子的坚强与谦逊?

    古人以竹为君,取其高风亮节,可见对竹子的评价极其的高。我总看到荷塘旁簇簇的绿竹并不因寒冷的北风而退缩,在那数九寒天里依然是翠绿挺拔,为枯干的冬季增添了一抹淡雅的华景。仔细观察确实如此,竹子不仅在江南生长茂盛,在北方亦是如此,只要有一丝隙地就会生根发芽,竹叶总是浅浅低头,俯视大地,那源于随遇而安谦逊的品德,使得竹子的君子风范令人产生敬佩之意。

    诗品,因为竹子的雅致?

    我国是诗的国度,咏物诗中的咏竹诗更是独具特色,源远流长;诗与竹的精美结合,尤是中华竹文化的灿烂篇章,使人们进入诗的另一种境界。看看那些名人对“竹”的寄语,尤可看出“竹”赋予人们的精神。

    画品,因为竹子的墨宜?

    竹之俊逸挺拔确实令画家痴迷,自古画竹就是一项文雅活动,也代表着思想文化的取向,许多名人的墨宝中,竹子定是上品。据说当代画家在画竹时素有“三竹一斜”的画法,意义是在画竹时,每画三根竹,总有一根斜。我在竹林里找寻,果然,斜竹风雅令人喜欢。

    物品,因为竹子的坚韧?

    用竹子做出来的物品确实静雅端庄,一簇好茶配备竹筒,茶香竹香更显得茶文化的高雅;风转竹扇,文人墨客手中的饰品,充满了浓浓的诗意;竹制的笛子悦耳动听,舒放着的曲调令人快乐,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竹编、竹画更彰显了竹文化的深邃。

    食品,因为竹子的清香?

    雨后春笋,香嫩新脆,那是许多名厨的佳肴主料,竹魂入味,齿间留香啊;而笋衣包成的粽子,却又是那样的异常清香,令人垂涎。用竹筒淘一罐米,蒸煮后的竹筒饭,竹香,米香,真是回味无穷。

    品竹、说竹、赏竹,竹子根根挺拔茂叶繁锦,自有的君子风范确实与众不同。有道是花无百日红,竹子却能碧玉馨凝四个季,这就是竹子的特点,也是竹子独有的魅力。做篇文来品竹,自问自答自相宜,知竹难写,但是迎难而上却是因为悠悠竹君留清影,已然将那竹之神韵,雅之魂力,君之风度凝于心中,不写不畅啊。

     

散文:观竹雅性,品君子清凝神韵
(注:此文为炫风之影在新浪首发,支持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