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炫风之影原创老北京打招呼文化 |
分类: 寻梦北京 |
数不清辈分的老北京
□炫风之影
——寻梦“四九城”里的老北京
说起热情来,老北京那才真是有的比,绝对可以排头前。我刚嫁到婆家时,就被那股子热情所震撼。除了那些规矩以外,热情地打招呼确实无时无刻不存在,可是在打招呼中,假若分不清辈分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天,婆婆对我爱人讲:“带着你新媳妇儿到街坊四邻去拿一圈,让婶子大爷五的都认识一下。”“啥叫五的?”我问道。爱人笑着解释道:“就是等等的意思。”哦,我一头雾水就跟着爱人开始串起门来。这一圈走下来,让我看得是眼花缭乱,先别说那辈分就是五花八门,看到小孩,有的得叫小叔叔,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子,他居然管我叫嫂子。还有的更奇,一个看着岁数大不了我几岁的大姐,我得叫她奶奶,您说那辈分也忒大了点吧。我爱人苦笑道:“按理讲,我家的辈分似乎总是小了些。”我说:“刚才那个老爷子还叫我嫂子呢。”“嘿嘿,那是少有的几家。”爱人搔搔头皮回道。
一回神,我这个喜欢动脑筋的人开始大笑了起来,爱人看着我问道:“笑什么?”我说:“你看呀,这地界儿,也就是说这胡同怎么也有百年了吧,要是这么论下去,指不定在哪个我没看到的地方还有没出生的小孩子,等他一落地,我还得叫他爷爷呢。”哈哈哈哈,爱人大笑道:“还真保不齐。”
刚开始最怕是别人与你打招呼,却记不起他或她的辈分来,那才是最尴尬的呢,因此就得使劲地用“您”来回复,或者用“您吃了么?”“您这是去哪儿啊”之类的话搪塞一下。可也有较真的,我还就虾米了,但是我发现真的叫错了,人家最后却也是一乐说:“不碍事儿,记不起来没关系,现在没那么多讲究了。”回家后我赶紧问婆婆,确定了辈分,这回是记住忘不了了。
接下来还是一通乱叫,一个小不点,也就在上幼儿园,我看着他妈妈抱着他,就说:“妹子出门啊?”结果那孩子见着我用稚嫩的嗓音叫了声姐姐,嘿,他妈可是和我差不多大呀,我刚要睁圆眼睛告诉他叫错了,忽然想起了他的辈分与这里的规矩,于是又立刻干笑着答应了,心里那叫一个别扭哦。不过一转念又想,叫年轻点也不错。
嫁到胡同里,刚开始领教了辈分的问题,接着又遇到了打招呼,那个热情劲,真的很感动。
那时候,院子里没有厕所,清早起来都要去厕所倒尿盆,走在大街上,只要碰到人就会和你亲热地打招呼“吃了没?”呵呵,不管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这句话最普遍,然后有的就是“还没上班呀,您那。”再有的就是“今儿个头条的油条炸得不错,您不去来两根?”我端着尿盆一路行去,一路应答,心里那叫一个乐哦,真是热情的邻居啊,比我家那里可热闹多了,太有趣了。
上班出门您就看吧,从家门口开始,一路走到汽车站,那招呼打的是云山雾罩的,有的混个半熟脸儿还成,有的特生分,根本想不起辈分来,就只好用“您吃了么”问候着,没有统计过,我估摸着“吃了么,您那”这句话肯定是一天里说得是最多的,无论何时何地何场合,这句话说来最亲切,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没过多少日子,我是如鱼得水,那关系搞得极为融洽。前院的老姑家来问道:“你是怎么弄的,街坊四邻都夸你,大学生,没架子。”“嘿嘿,嘴甜些不就成了,见谁都招呼一声,也不掉肉不是么?”我得意地回道,婆婆五的在一旁也都跟着笑了。
真是其乐融融老北京,热情温馨一家人呀,不管辈分如何,那些热情的招呼总让人心暖。
(注:此文为炫风之影首发在新浪,支持原创!)
感谢新浪客服博导孙鹏老师的推荐,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