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2011-08-03 10:30:37)
标签:

炫风之影

原创

老北京

摄影

旅游

分类: 寻梦北京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悠然自在胡同人

炫风之影

——南锣鼓巷里寻梦“四九城”里的老北京

    一早,位于鼓楼大街东面的南锣鼓巷里很是安静,据说巷里每天晚上要闹到午夜才消停,因此许多店铺都关着门,上着锁。但是单凭街头的展示,那透着老北京文化毗邻着的铺面,就足以吸引你的眼球,不想离开。

    刚入巷口,就看到了那锣和那鼓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估计平时是可以敲一敲的,但看那锁头就知道,今日还早,锣鼓还没敲起来。不过,我可等不及了,来的早就一头钻进了锣鼓巷中,期待着触动一下门上挂着的铃铛,在古老的巷口中体验一下老北京胡同的文化。

    看着那斑驳的木门,以及那些铜制的门把,咚咚作响的敲门声,似乎带入我走进了老胡同市井深处一般,扣着千千结已然有些沧桑的红挂件,默默地把守着大门口,却掀起内心深处对胡同文化的追忆,思索着那些“四九城”中老北京的生活模式,他们似乎也在与时俱进哦。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小伙子暑假作业做完了,于是摆起了小摊子,别小看了这个小摊子,上面的物件,就是那一个个兔爷耳朵的发卡,都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很有胡同味道。北京人喜欢兔爷,再加上今年是兔年,估计,小伙子的兔耳朵好卖。嘿嘿!地道的手工制品,我在这里居然看到了博客语言:支持原创!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大蒲扇,一碗茶,老槐树上开满了白花,树下到是有不少大爷大妈早早地坐在了街头,悠哉乐哉地侃着大山,他们都是这里的住户,可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现如今,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南锣鼓巷首敲锣鼓,做了先头兵,把那文化产业办得红红火火,这样即维护了北京传统文化,又为老胡同人创收,真是一举两得,美事!乐哉!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打扫卫生的工人们都是穿戴整齐,笑着迎接这新的一天的到来。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手举大蒲扇,观赏老门墩,心头有说不出的感慨。排列整齐的门墩估计年头都不短了,在每户门口原来都有放置,那可是四合院的文化特征,也是宅子的门面哦。现如今,不论身份如何,都站在了一起供游人参观。这些个门墩可是南锣鼓巷里的一景儿,去了那里不得不仔细欣赏一番。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一早,到这里品茶,吃早点,不仅仅只有游人,老外也不拉空。到中国来一趟不容易,到北京来一趟也不容易,那么体会深深的北京文化,南锣鼓巷最合适不过了。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北京人喜欢养花,即使胡同开展文化产业,但是在犄角旮旯处,也不忘记撒一把种子种上葫芦、豆角什么的。葡萄架子上接满了青葡萄,看得我牙直酸,不过,别看豆大点儿的地方,主人还真会培育,秋后肯定丰收。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很具文化品位的报箱和奶箱子,点缀着巷里的各家各户。现如今在京城里,哪里都得提一下文化,那也是老北京人的根本,生活虽然变化了,可文化的根本却没变,不是么。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现如今,胡同修建的更具特色,那派出所也不能拉空,也得有文化特色不是。呵呵,刚开始没注意国徽,还以为是什么住所,走近却被国徽耀住眼,哇!小小交道口派出所还真有文化的韵味。想来不错,工作在这儿的片警也都被胡同文化熏陶着,看那建筑的气派怎么也是胡同里的“大宅大户”哦。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一溜没多远的巷子,偏偏还有大三轮吆喝着。这些个三轮车也是人们体验胡同的一种交通工具,本以为这么近的路没人理会,但还是有人想体验一下被人拉着走的感受。这不,大三轮过来了,慢慢地看啊,您那!蹬三轮车的师傅一边吆喝着,一边哼着小曲,拉着游客行走在不长的巷口里,悠然自在。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这是大妈自己家开的店,在门口想干什么无人管,清早起来,门口坐会儿,清理一下门面,悠闲得紧哦。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看着有些店铺已经开张,姑娘小伙儿都在收拾着。于是打听了一下,原来有不少店铺都是胡同人自己开的,兜售些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或者是不知从哪批发的工艺品,那些个物品在这里都有些特色,红彤彤是这里的特色,看了有些喷笑不止,就说上图那挂着的白背心上印的图画,您准得笑,那像是谁的?

    再就是,用人家自己的话讲,外人来这里看的是胡同文化与胡同人,我们既然生在这里养在这里,祖上的产业还是够我们吃一阵子的,应着北京市里的文化产业建设要求,我们利用现有的机会向外人展示一些我们的热情,我们的艺技,何乐而不为。这是典型老北京的生活方式,老祖宗留下了基业,儿孙们坐享,勤快些的再继续发扬光大,获得的收益更大哦。

    南罗鼓巷原属于镶黄旗领地,位于内城。我猜想,这里肯定留下了不少旗人的后代。但是不论如何,巷口里的人们努力地经营着这块风水宝地,让咱们这些外城的人看来,好不羡慕哦。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走到巷口,兔爷在微笑地向着我们作揖道:“您下回再来。”

“好吧,您呐!

(注:此文为炫风之影首发在新浪,支持原创!)

 散文游记:悠然自在胡同人

感谢木棉花圈 ,感谢圈主筱蓉思柔的推荐,感谢博导涛妈钢琴公主吴奕璇辛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