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喝小酒惬意的景儿
——寻梦“四九城”里的北京人
文.炫风之影
说来有意思,现如今看京城里酒楼林立,酒吧四见,可见商家都知道北京城里喜欢喝酒的人多。用北京话讲,老少爷们儿要想喝两口,随便进入哪一家,都缺不了喝的也缺不了吃的,任您点,高中低度酒可劲地挑选,南北菜肴,家乡风味俱全。是啊,过去人想喝酒,家里困难些的就到酒铺打酒回来,自己咂吧着就些花生米、肉皮冻什么的,喝得倍儿香。条件好些的,去酒铺里要些酒,就在那里再来盘酱牛肉、炸小黄鱼、开花豆等,再碰上个熟人拉拉家常,很是惬意。当然也有的酒铺不配菜,因此,自带酒菜,到酒铺里来喝酒也挺闷得儿蜜的。
很多北京人都喜欢喝两口,因此老北京不仅是酒铺多,就连有些茶馆也卖酒。那种卖茶又卖酒,兼卖花生米、开花豆的叫做"茶酒馆",另外,在很多小商店里也有卖零酒的。后来,慢慢的,能打酒的酒铺少了,可酒馆还是不少。
就拿我婆家对门那个邻居来说,他的岁数大我十来岁,按照我爱人的辈分论,我叫他二哥,长得很胖,性格可随和了。可着往上数,几辈儿都是老北京人,平时就喜好打酒喝上两口,酒量不小,似乎没看他醉过。每每必配花生米、小葱拌豆腐和肉皮冻,喝到高兴处,嘴里哼着西皮二黄,脑门都泛红光。有时嫌二嫂叨叨多了,偶尔也跑到临街的小酒馆去喝,在那里一边喝着酒还能一边和街坊们侃着大山,逗着闷子,也算是酒馆里的常客。后来不打酒了,有时候也揣着买来的或别人送的酒,到酒馆里要些小菜自斟自饮。
二哥自己没有儿子只有闺女,因此特喜欢小子。有时候正喝着酒,只要看到我带着儿子出门来,就会隔着院门叫唤着,让儿子进去。儿子还小,总喜欢在他的胖肚皮上乱蹦跶。一次,趁他没注意,儿子居然伸出小胖手,将那桌上二哥用的小酒杯里的酒一股脑地全倒进了小肚子里,哇!我想抢,却没来得及,只见儿子毫无感觉,依然笑着在那肚皮上蹦跶着,二哥哈哈大笑不止地说道:“这个臭小子,将来一准儿也是个酒鬼。”
二哥喝酒没有节制,他总不听劝,结果五十岁出头就得了脑血栓,可是,还是不能离开了那二两酒,常偷偷跑到酒馆去喝,二嫂劝着也不听,因此就跑到街边的酒馆,告诉老板不能卖酒给他喝。记得那天,我正好在他家与二嫂聊天,赶巧来了位亲戚,趁二嫂和我说话的功夫,二哥悄悄地从床底下取出一瓶酒揣在怀里,与亲戚一使眼色,高声说出去一下,两个人出门了。这边,二嫂无奈地摇摇头,悄悄地对我说:“又偷着跑出去喝酒了,他以为我没看见,看谁是猴儿精?走着瞧!”说完又暗笑不已。我看得一头雾水,于是很奇怪地问“二哥偷喝酒,您也不劝,这是唱的哪出啊?”二嫂摆摆手神秘地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果不其然,没多久二哥回来了,那位亲戚没跟随着,他沉着脸对着二嫂说:“你今儿个可真不像话,让我露怯。”二嫂不理不睬照样和我拉着家常,二哥跺跺脚,无奈地望望天摇摇头走了出去。后来,我才知道,二哥拿的那瓶酒里被二嫂换上了白醋,怪不得二嫂暗笑呢。想着二哥和亲戚本来高兴地倒酒举杯,再来个整闷,却没想到闷了一口酸醋,哈,那是什么滋味,肯定不好受。
生活条件改善后,自二哥不用打酒喝以来,别人来看二哥知道他喜好这个,也送了不少。二哥得病后,二嫂从床底下翻出的酒就有十几瓶,那是二哥自己珍贵着保存下来的。但是就是二嫂将酒都收走了,没想到二哥还是馋这口儿,他以为后藏在床底下的酒没被发现,怎奈逃不过二嫂的法眼,于是就发生了二嫂用白醋戏弄二哥的事情。
其实,细细想来,二嫂这样做也是为了二哥的身体着想,这才是人家两口子相互体贴的表现呢。
现如今酒行到有不少,不过那都是专卖成品高中档酒,而专卖零散酒的酒铺没了,也就没了零卖的白酒,更没了打酒之人。当然,酒吧里可以喝到零酒,不过品味一点也不同。北京人好面子,不管如何,现在条件好了,谁还一进饭馆只来一壶酒就一碟花生米的,还不得叫上几个菜,那才叫不跌面儿。不过,据我了解,北京城里有些人在家喝酒就小菜的景儿还是不少的,因在自个儿家中,面子丢不了啊,哈哈!
(注:此文为炫风之影首发在新浪,支持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