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惠斌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位名角,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他们同演旦角,风格却迥然不同:梅派端庄华贵,尚派婀娜刚健,程派含蓄深沉,荀派妩媚活泼。在艺术上,他们是互不相让的对手。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们在剧目上的竞争就是一例。这一时期,他们争相编演新戏,出现了传诵一时的“四红”、“四剑”、“四反串”剧目。
“四红”是以“红”字为首的剧目。梅兰芳创演了《红线盗盒》,尚小云创演了《红绡》,程砚秋创演了《红拂传》,荀慧生创演了《红娘》。“四剑”是以“剑”字为尾的剧目。梅兰芳演《一口剑》,尚小云演《峨嵋剑》,程砚秋演《青霜剑》,荀慧生演《鸳鸯剑》。为丰富表演艺术,“四大名旦”还排了带有旦角“反串”小生情节的戏。梅兰芳有《木兰从军》,尚小云有《珍珠扇》,程砚秋有《聂隐娘》,荀慧生有《荀灌娘》。值得指出的是,剧目类比出现,既不是偶合,也不是凑趣,这是四位艺术家明显的艺术竞赛,从而促进了“四大名旦”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戏曲艺术事业的繁荣。
建国以后,“四大名旦”依然保持了这种可贵的艺术竞赛。国庆10周年时,除程砚秋已作古之外,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年逾花甲,仍竞排新戏,为节日献礼。梅兰芳排演了《穆桂英挂帅》,尚小云排演了《双阳公主》,荀慧生改排演了《荀灌娘》。老艺术家的进取精神,可见一斑。
最令戏剧界内外人士推崇的是,“四大名旦”在舞台上奋力竞争,当仁不让;在台下是推心置腹,互让互敬的挚友。程砚秋少年时曾拜梅兰芳为师,即令是成名之后,对梅兰芳仍是恭恭敬敬,礼貌有加。而梅兰芳不肯以师辈自居,他钦羡程砚秋在《金锁记》中的表演和唱腔,公开宣称这个戏自己演得不如他好,并放弃了这个戏。表现项羽和虞姬的传统剧《楚汉争》是尚小云的拿手杰作,一俟梅兰芳的《霸王别姬》上演之后,尚小云自叹弗如,在教授弟子技艺时直言劝诫:“这个戏要学 梅兰芳先生!”荀慧生没有门户之见,无论是梅、尚、程哪家弟子,只要肯向他求教的,他一律倾囊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