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的战时军神蒋百里(上)

标签:
炎黄人物杂谈 |
提起蒋百里,人们会以各种赞语来形容他,诸如什么奇人、超人、神人、完人、圣人、军事天才、先知先觉、国士无双等等……总而言之,他是一位用什么形容都不过分的人。他知兵懂兵,是中国对日战争的战略制定者、预言家,战时的军神。他做出了一系列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的奇事。
蒋百里,生于1882年,浙江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人,本名叫蒋方震,字百里,笔名飞生,晚年号澹宁。蒋百里禀赋超群,所读诗文过目不忘,被誉为“神童”。
1894年至1895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最终因清廷的腐败无能而惨败。这一时期,有一部书深深影响了他,书名为《普天忠愤集》,是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诗文总集,此书深刻反映了甲午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情绪。蒋百里时常手捧此书,挑灯夜读,读至热血沸腾处,甚至会放声痛哭,泪如雨下,从此立誓要为国效命。
1901年,蒋百里赴日本留学,进入士官学校步兵科。1903年2月,蒋百里在东京创办并主编大型刊物《浙江潮》,积极宣传反清革命思想。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提倡民族主义的洋洋巨著,连载数期。《浙江潮》得到鲁迅的大力赞赏和支持,身陷上海狱中的章太炎先生的诗文也曾在该刊登载,其中就有《狱中赠邹容》一诗,万人争诵。《浙江潮》很快风行全国,并开一代省级刊物提请立宪、评议朝政之先河,留学生纷纷效仿,各省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作为遐迩闻名的《浙江潮》的创办者,蒋百里此时只有21岁。
但这并不算奇,若说最为传奇的一幕,则发生于他在日本学习军事结业的时候。1906年,蒋百里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按规定,日本天皇要赐刀给成绩排名第一的学生。日本人把这视为最高的奖赏、天大的荣耀,所以毕业获奖的场面颇为壮观。同期毕业生中日本人有300多人,中国留学生仅4名。宣布排名开始了,大家翘首以待。结果第一名为蒋方震,即蒋百里。第一名被中国人拿了,天皇的赐刀自然也就归中国了。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人!这第二名就是后来从云南起兵反袁的风流将军,也是蒋百里的好友蔡锷。这时场面更加骚动了。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先检查了一下,不幸得很,这第三名依旧是中国人!名叫张孝准。这一下日本方面可慌了,怎么能让中国人尽占上风呢!毕业发布官在惶恐之下感觉无法向天皇交待,于是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做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学生不能过半也很尴尬,便又增加了一个日本学生做第四名,将张孝准排到了第五名。
这期毕业的日本学生中,有日后赫赫有名的侵华甲级战犯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以及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东条英机、阿部信行……这些人堪称日本陆军的一代精英,但当年却皆败于蒋百里、蔡锷的手下。
这次排名让日本方面着实尴尬,自此次被日本人视为奇耻大辱的难堪之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规定中国留学生必须与日本学生分开授课,以免同样场面重演。由此,蒋百里成了历史上让日本陆军为之汗颜的中国人。
以一死揭开了北洋军界的黑幕
1906年,蒋百里毕业归国,盛京将军赵尔巽专折奏保蒋为“特异人才,可以大用”,蒋百里遂被破格出任东北督练公所总参议。督练公所系训练新军的机构,督办由赵尔巽自兼。总参议即参谋长,蒋百里骤然身居高位,此时年仅24岁!
1907年,蒋百里被公派德国研习军事,成为兴登堡元帅麾下的一名营长。据传,这位德国元帅最看不起中国人,蒋百里与他促膝长谈一次后,德国佬大为叹服,肉麻地吹捧道:“拿破伦曾说东方将出伟人,舍君其谁!”此话传到国内,蒋更加声誉鹊起。蒋百里相貌英俊,交谊舞也跳得极好。在德期间,一次他参加跳舞比赛,竟然取得华尔兹舞第一名。蒋百里的德文老师阿司特夫人说:“那时,德国名媛都争睹这位年轻漂亮的中国军官。”
1910年,蒋百里回国,各地军阀倒屣争迎。蒋百里先后任禁卫军管带和浙江都督府总参议。袁世凯对蒋极为赏识,两人经常彻夜谈兵,孜孜不倦。随后袁根据蒋的建议组建“模范团”,作为中国新式陆军的样板部队,逐步推广全国。后因袁世凯倒台,这个设想没能实现。不过“模范团”的后身第九旅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兵海参崴,以纪律严明为中国争得一份光荣。
1912年,蒋百里替老友蔡锷回京述职,得知段祺瑞正为保定军校的事作难。段祺瑞的亲信赵理泰是个烟容满面、治校无方的人物,军校炮队里没有炮,马棚里没有马,校园中长满荆棘和荒草,学生表示强烈不满,杯葛这位赵校长。段祺瑞一气之下想解散军校了事。蒋百里平生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第一要义,力陈不可解散之理由,并主动请缨,表示愿意效劳。段祺瑞正发愁这块烫手的山芋,于是便做了个顺水人情,让蒋出任保定军校的第二任校长。此时的蒋百里年仅29岁。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为当时全国最高军事学府,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备、学制最正规的一所军事学府。但蒋百里到校后,见到的却是野草丛生,一片荒芜。他决心一进校园就抓改革,使校园面貌一新。他抓学生的仪表,给每个学生发一套军装,还有新皮鞋、新皮靴;抓伙食;抓教学,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老而无用的老师全部裁掉,换上新从日本、德国回来的教师授课。蒋百里自己的仪表也与满脸烟容的前任校长截然不同,他身着黄呢军衣,加红缎里子的黄呢披风,腰挂长指挥刀,脚套漆黑发亮的长马靴,骑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经过一番整顿,学校的面貌确实改观了,教师和学生的素质都提高了,教学也上去了。但是那些裁撤下来没事干的旧军人不干了,他们联合起来说蒋百里的坏话;同时,上边的经费因“朝中无人”而迟迟批不下来,搞得他很烦恼、很着急,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到北京去找段祺瑞。段祺瑞口头答应,实际拖延。蒋终于看出段并非真心办好学校,只不过是装点门面而已。经费不能及时解决,而旧军人在校内又处处掣肘,办军校,有权无钱,无以施展。他致电公府辞职,袁世凯不准;向部里再催款,部里又不理,多次碰壁后,蒋百里失望至极,于是决计行一事,以惊世人。
(上图蒋百里与夫人左梅暨女儿蒋昭、蒋雍、蒋英、蒋华的合影)
1913年6月18日凌晨5点,天刚灰亮,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就召集全校2000余名师生紧急训话。他站在石阶上一脸沉痛地说:“初到本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
随即,蒋百里掏出手枪,当胸猛开一枪!为自己的诺言,竟开枪自戕。
蒋百里以一死警示天下的行为,揭开了北洋军界的黑幕。国会因此对北洋政府极为不满,提出责难,各团体慰问蒋百里的电报似雪片飞来,要求查清事情真相的电报更是络绎不绝。
奇人奇运,当胸一枪造就了异国奇缘
蒋百里的自杀,使袁世凯大为震惊,他立即让段祺瑞找到日本公使馆,请他们派遣最好的医生去抢救。日本公使馆指派军医平户和护士长佐藤屋登立即坐火车赶往保定。
经过检查,发现蒋百里的伤势,经由勤务员的上前阻拦,子弹没有打中心脏,而从肋骨间穿出,无需手术。
袁世凯得知无生命危险后,下令一切医药费用均由总统府开支。日本医生向学校建议,蒋百里虽然已脱离险情,但需要长期修养,而且精神的安慰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于是决定将护士佐藤屋登留下,负责对蒋百里的日常护理。这位日本女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这起偶然的事件,竟成就了自己与蒋百里的异国情缘。
佐藤屋登1890年出生在日本北海道,中学毕业后考入护士学校,在实习5年后被派到日本驻中国公使馆服务。她典雅、秀丽,是一位典型的日本美人。由于她的精心照料和耐心劝慰,使蒋百里的伤势渐渐地好转,与此同时,蒋百里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漂亮的日本姑娘。
但就在这时,也即蒋百里养伤的第三个星期,佐藤屋登突然接到了北京发来的电报,告知公使馆有紧急的护理工作,让她迅速回京。佐藤的离开,使蒋百里倍感失落。他立即向陆军部递交了辞呈,辞去保定军校校长的职务,随后也来到了北京,住在位于东单牌楼的川田医院继续休养。蒋百里惊奇地发现,护理他的依旧是佐藤,真是天赐良机!
10月的一天,蒋百里的主治医生把佐藤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郑重其事地对她说:蒋百里托总统,总统又托日本公使,公使再托自己,向佐藤征求意见,蒋百里希望佐藤能嫁给她。同时,这位日本医生要佐藤注意,不要有非分之想,说这位蒋百里在老家浙江是有妻子的。
从这一天开始,佐藤有意识地回避了蒋百里,不久便离开了中国。于是,蒋百里就三天两头地给这位佐藤小姐去信,表白自己的求爱。要知道,蒋百里的文才极好,求爱的信一封封地拨动着少女的心弦。
面对蒋百里源源不断的求爱攻势,最后佐藤在一封回信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情和态度。她在信中写道:“我不会说假话,现在不妨以真情相告,日本女子嫁给中国人有很多困难,而我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因此难上加难。我已向父母说过,父母认为,日本不是没有好青年,何必嫁给一个身带暗伤的中国人。看来此事已没有希望,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接到这封回信后,蒋百里的来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蒋百里说:“我活,我当时再重新想活着我是冲着你呀,就是因为你的安慰,你劝导我,我才没有死,我为你活下来了,如今你要不答应我,我还要死。我死也是为了你,如果你要再不给我回信,再不理我,我要找到日本去,我死在你们家去。”
蒋百里的这封信,彻底摧垮了佐藤的情感壁垒。佐藤把蒋百里所有的来信都拿出来,交给父母看。父亲一封不落地读完了这些信后说:“如果你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如果你愿意嫁给他的话,那你就嫁过去吧,你就嫁到中国去吧。”佐藤的父亲接着说:“你若是受了委屈,随时可以回国来,我把你应得的一份产业留下来等待你。”
在蒋百里锲而不舍地追求下,佐藤终于回信,接受了蒋百里那份炽热的感情。
1913年11月,蒋百里在码头迎接佐藤,并很快在天津一家德国饭店举行了婚礼。蒋百里为她取了个中国名字:左梅。这一年蒋百里31岁,左梅23岁。奇人奇运,蒋百里的这桩异国奇缘,迅即成为民国初年风花雪月的美谈佳话。
蒋之反袁,取大义而舍私恩;万里扶棺,是豪杰显真性情
袁世凯非常看重蒋百里的才干,待他病好后便任命他为总统府军事处一等参议,月薪300元,这相当于一个私塾教师的25倍,可见袁对他的器重。
但这也未能收买住蒋百里的爱国之心。当袁世凯欲逆历史潮流、酝酿称帝的时候,蒋百里不顾个人恩情,毅然和蔡锷、张宗祥等11名将领秘密结盟,先后南下组织反袁护国。这中间,手握兵权的蔡锷因受到监视,乃采用蒋百里的妙计,深居简出,玩妓妇,吃花酒,做出一副醉生梦死之态,乃至家人反目,减轻了袁世凯的疑虑。然后突然逃走,到云南组织起讨袁军队,高举起护国的大旗,从而掀起全国性的反袁称帝的怒潮。同盟会的人曾担心袁世凯派人追杀蔡锷,蒋百里却胸有成竹:“袁世凯确是派人追杀,但可惜的是老袁用错了人。”原来他早已知晓袁世凯派出追杀的人是陈仪。此人是蒋百里留日时的好友,为人正直、仗义,曾通过蒋百里、张宗祥通风报信,催促蔡锷逃出天津,避开袁世凯的追杀。
不久,蒋百里亦南下加入讨袁司令部,参加北伐。袁世凯后因众叛亲离,惊惧而死。时人评论:蒋之反袁,取大义而舍私恩也。
蔡锷不久生病,蒋百里闻知后,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陪伴在蔡锷的身边,并一同赴日本医治。蔡锷与蒋百里同庚同学,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可谓生死之交。日本医术最终未能挽回蔡锷的生命,1916年11月8日,34岁的蔡锷因喉病在日本福冈逝世。蒋百里一直守候在旁,代拟遗电,并护送灵柩回湖南安葬。又有时人评论:蒋百里万里扶棺,是豪杰显真性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