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安谁人不喜君--记陕西著名作家方英文和他的书法艺术

(2012-07-07 10:22:40)
标签:

文学与学术

杂谈

仵埂

《兰亭序》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内容与形式完美于一体的非凡瑰宝。

方英文是一个作家,出版有两部长篇,10余本散文集,名字随其美文风行四方,呼呼作响。当然,还不像余秋雨、于丹、易中天那样炸响如雷,这就使他的人生尚未置顶,所以还待努力。但他却活得实在太通达了,随缘自适有如苏轼,即使手边的东西,也常常懒得去拿。他知道拿这些东西,须得付出这样那样的代价,于是便乐得不动念想了。这几年,方英文的书法越来越可观可赏。有时,他也乐得被大家称为书法家,笑眯眯地说:“书法家好哇,提个包包,混吃混喝,还来钱快。”话虽如此,但他是极少出“书法台”的,以免像应召郎一样斯文扫地。朋友邀请,却欣然趋之,但图高兴,不问“润格”。方英文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方氏风格,智慧通脱,幽默反讽。他很机敏,也不乏锋芒,为人却很温厚中和。作为朋友,跟他在一起,常常有智性、德性两方面的享受。

英文的温厚与幽默感,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里,也常常绽放在生活中,且屡屡光彩夺目,我常为他敏捷的才思暗自叫好。英文守信用,重然诺,有句话常挂嘴边:“失身事小,食言事大。”依他的“谬论”,失身,事关个人隐私;食言,事关社会道德。个人隐私是私德,社会道德是公德。因为言说往往要面对两者以上的他者,不就社会了吗?真绝。英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评说,常常意出尘外,让人不仅忍俊不止,还颇受启发。比如他说:“有钱人是非常值得同情的。”我圆睁双眼,疑惑地盯着他。他解释道:“你想想,他们挣钱时,忍辱负重,生理上心理上已经付出了极大的劳苦。接下来,要花掉这些钱,还需继续付出。不管是吃喝玩乐哪一样,不都要狠费精力气力和财力么?即使上歌厅上舞厅寻快乐,泡酒吧泡脚丫寻享受,找小姐包小三寻刺激,哪样不付出气力?你说这算不算两头付出?划算不划算?所以可怜呐。”一番话让我大笑不止,但细想想,这不正是道佛论世之根由么。

我在音院任教,后又调到舞蹈系做点管理。刚上任,英文展出一幅字来赠我,上书:见花起舞,抱琴相欢。前句写舞,后句状乐。既是戏谑,又甚合情境,才华硬是往出冒。我心想,这八个字怎么往办公室挂呀?于是便在中间加了两字,变为“见花蓦然起舞,抱琴空自相欢”。求他重写,借机多得墨宝一幅。英文的古体诗写得很有活气,但未必全合平仄,因此常遭刘郎抨击。但我颇喜欢。他在自己的博客上贴过一首自述诗:“人生忽然已,写字堪忘忧。但求纸上醉,茶来月临楼。”写于2009年初秋,有陶诗的韵致。特别是后两句,极尽作者自身的心绪状态。

英文与友朋之间,喜用短信往来。他的短信,情趣横溢,绝无味同嚼蜡之公文式语言,算得上长安道上短信高手。朋友往来,日常交酬,他信手拈来,也让人难忘。一次,他发来请饭短信:“仵、邢、刘三兄:社稷多事秋,诸贤有责问。拟下午四点会商之。先茶,后饭。弟将一掷百金,豪举买单。地点:友谊路小雁塔门东,‘德发长’三楼。钦此。辛卯十月初三。”后来见面,他带来了这份用毛笔抄写的精美小札,签注曰:“此为手机短信,周末集会邀请函也。时在临帖,顺手废纸一录。”此来,每人赠书法一幅,为邢子题:淡然远俗;为刘郎题:风流俊逸;为鄙人题:庸和修美。过后展阅,朋友之谊倏然氤氲心头。

我曾劝英文:“假如你写一部当代《笑林广记》,定会大获成功。”他一笑,似乎也接受我的说法,却并未认真。也许在内心,他会觉得《笑林广记》非庙堂大著,仅一俗文学的鲜亮标本而已,不具有宏大崇高的正史样态。其实《笑林广记》以幽默笑话的形式,通过民间性的生活形态,从一个侧面再现一个时代风貌,文学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之位置。我劝勉英文君,深感他的幽默天资超人,浪费了可惜。一个人本源的潜质,无疑是生而有之,当然,学而知之也不错,但欲达辉煌之顶点,爆发出炫目之光彩,一定是自己潜在的质素发挥了巨大作用。好比英文的幽默,似乎渗透在他每一个细胞里,构成了他幽默式思维。此等妙思,他人是如何也学不来的。正因此,英文常招惹众人喜爱,聚会中,朋友们总希望他能在场。有他在,这顿饭一定会吃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英文多年来习练书法,字写得好,清秀隽永,有文人气。他赞成书文同道,专门写有数篇论文谈此问题,如《漫谈文人书法》、《为什么用毛笔写字》等。他认为,“多半的书法,甚至全部的书法,都是由于书写内容的经典,值得传播而传世下来”。他诘问:王羲之为什么被称作书圣?《兰亭序》为什么被称为中华第一帖?因为“兰亭序本身,即是高格卓绝、品貌旖旎的美妙文章。其中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业已成为不朽的中华成语……不断诵读兰亭时,发觉兰亭的字也照样是高格卓绝、品貌旖旎。就是说,《兰亭序》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内容与形式完美于一体的非凡瑰宝”。这就是他的观点,他又进而反证道:“假如王羲之,所写的内容不是他自己的创造,而是别人的,比如他书写的是屈原的《离骚》,或是曹植的《洛神赋》,他就是写得再怎么落英缤纷、流风回雪,哪怕在事实上真的达到了中国书法圣人的境界,书圣这一名号,大概也不会给他的。”我很认同他的观点,不惜大段摘录于此。所以,英文的书写,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触发,意动于心而书形于外,才情勃发于文字,笔墨力透于纸背。说到底,书与文都是源自于心灵且又是直奔心灵而去的。

英文书法所达艺术之境,让我心生欢欣;英文小说散文华妙的思致词采,让我心生激赏;英文温厚中和的人格气象,让我心生敬重。当然,今世有这样的朋友,更让我心生自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