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备考集体备课要求与流程
(2025-08-28 07:24:51)| 分类: 高考复习 |
一轮备考集体备课要求与流程
一.集备要求
高三一轮备考学科集体备课需围绕“夯实基础、统一节奏、精准突破”核心目标,关键要求如下。
1. 明确备课核心目标
知识层面,梳理学科核心考点、高频考点(近六年高考考情分析),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如思维导图、考点清单),确保覆盖高考考纲所有基础内容。
学生层面,针对一轮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零散”的特点,聚焦“补漏洞、建体系、养习惯”,设计低起点、缓坡度的备考任务。(学情)
2. 固定备课核心流程
(1)分工前置
按章节/模块分配备课任务(如A老师负责“函数性质”,B老师负责“导数应用”),提前准备教案、课件、习题及学情分析。
(2)集体研讨
全员讨论修正(如补充易错点、调整例题难度、优化课堂互动环节);
帮传代工作(青年教师(主要第一次送高三老师)把备课中的疑惑要提出来,主备人答疑,其他人补充);
(3)课后复盘,结合班级授课反馈(如学生普遍卡壳的知识点、作业错误率高的题目),下次备课中调整策略,实现“教-研-改”闭环(周测用)。
3. 聚焦关键备课内容
考点梳理,对照高考真题和课标,明确每个知识点的“考查形式”(选择/填空/大题)、“难度层级”(基础/中档/难题)及“高频考向”,避免无效教学。
4. 统一教学与检测标准
二.集备流程
1.备课组长主持下,主备人解读集备内容对应的的课程标准,主备人解读完后,备课组长、骨干教师重点解读、包扶领导需要补充就讲一讲(8分钟左右)
2、主备人1介绍主备内容的教学设计(10分钟左右)
(1)定目标,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确定的?(从教情、考情、学情(尤其是临界生的))深度分析和研究高考真题,A.不能把高考题当成一般练习题;B.通过历年高考题,不变的,找出共性的,变化的,找出规律的;C.注重答案的深度研究及分析,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照自己的答案与国标答案,寻找思维差距)。
(2)定环节,标上每个环节的时间(各环节中一般任务由简单到复杂,重点环节是哪块,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何突破?)。
(3)定基础,(如何夯实基础?措施和路径是什么?教材选哪些内容?如何知识重构?必备知识通过哪些手段人人过关?)
(4)定作业,明确作业有哪些?多少时间完成?(分层作业,题目要精,题型要全,方式灵活,量要适度,确保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真正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3、针对主备人教学设计,组内成员提出疑惑、修改建议或补充,成员逐个发言后(主备人答复和记录),针对疑惑和存在的争议地方,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一锤定音。(5-10分钟)
4、如果还有其他主备人,按照2-3走。
5、周测主备人提前收集、研究临界生一周暴露的问题制定周考错题重做(备课组群每周设置共享文档,每人根据临界生作业批改,先导课观察临界生等至少填写一个问题,临界生突破的重要抓手),周测主备人汇总,根据学情提前编写印刷周测学案。
6、备课组长总结本次集备(1分钟左右),包扶教干点评(1分钟左右)
特别提醒
(1)传达例会学校和级部要求(不要占用集备时间,备课组长发在群里,平时在办公室传达)。
(2)每周的先导课、集备安排布置(不要占用集备时间重复,在月集备中早计划,早安排)(作战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