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轮备考集体备课要求与流程

(2025-08-28 07:24:51)
分类: 高考复习

一轮备考集体备课要求与流程

一.集备要求

高三一轮备考学科集体备课需围绕“夯实基础、统一节奏、精准突破”核心目标,关键要求如下。

1. 明确备课核心目标

知识层面,梳理学科核心考点、高频考点(近六年高考考情分析),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如思维导图、考点清单),确保覆盖高考考纲所有基础内容。

学生层面,针对一轮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零散”的特点,聚焦“补漏洞、建体系、养习惯”,设计低起点、缓坡度的备考任务。(学情

    教学层面,统一学科教学进度(北斗班自己一个进度,需要学校层面调度)、重难点划分、作业标准及检测方式,避免教学随意性(备课组长统筹)

2. 固定备课核心流程

1)分工前置

按章节/模块分配备课任务(如A老师负责“函数性质”,B老师负责“导数应用”),提前准备教案、课件、习题及学情分析。

2集体研讨

    主备人讲解设计思路(重难点突破方法、例题选择理由、分层作业设计);

全员讨论修正(如补充易错点、调整例题难度、优化课堂互动环节);

帮传代工作(青年教师(主要第一次送高三老师)把备课中的疑惑要提出来,主备人答疑,其他人补充);

    确定统一方案(最终教案、课件、作业内容及使用要求)。

3课后复盘,结合班级授课反馈(如学生普遍卡壳的知识点、作业错误率高的题目),下次备课中调整策略,实现“教--改”闭环(周测用)。

3. 聚焦关键备课内容

考点梳理,对照高考真题和课标,明确每个知识点的“考查形式”(选择/填空/大题)、“难度层级”(基础/中档/难题)及“高频考向”,避免无效教学。

    习题设计,

    基础题,覆盖核心概念,用于课堂例题和课后基础作业;

    中档题,结合真题变式,用于课堂巩固和周测;

    暂不涉及偏题、怪题,避免打击学生信心。

    学情应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分层任务(如基础生侧重“公式默写+简单应用”,中等生侧重“题型归纳+解题步骤规范”),确保全员跟上进度。

4. 统一教学与检测标准

    进度统一,制定学科一轮备考时间表(精确到每周/每课时内容),避免班级间进度差异过大。

    作业统一,统一作业内容、批改标准(如关键步骤得分点)及反馈方式(如共性问题课堂集中讲解)。

    检测统一,阶段性检测(如单元测、月考)的命题范围、难度、评分标准需集体商定,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便于分析年级学情。

 

.集备流程

1.备课组长主持下,主备人解读集备内容对应的的课程标准,主备人解读完后,备课组长、骨干教师重点解读、包扶领导需要补充就讲一讲8分钟左右)

2、主备人1介绍主备内容的教学设计(10分钟左右)

1目标,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确定的?(从教情、考情、学情(尤其是临界生的))深度分析和研究高考真题,A.不能把高考题当成一般练习题;B.通过历年高考题,不变的,找出共性的,变化的,找出规律的;C.注重答案的深度研究及分析,研究思路和方法(对照自己的答案与国标答案,寻找思维差距)。

2)定环节,标上每个环节的时间(各环节中一般任务由简单到复杂,重点环节是哪块,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何突破?)。

3)定基础,如何夯实基础?措施和路径是什么?教材选哪些内容?如何知识重构?必备知识通过哪些手段人人过关?

4)定作业,明确作业有哪些多少时间完成?(分层作业,题目要精,题型要全,方式灵活,量要适度,确保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真正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3、针对主备人教学设计,组内成员提出疑惑、修改建议或补充,成员逐个发言后(主备人答复和记录),针对疑惑和存在的争议地方,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一锤定音5-10分钟)

4如果还有其他主备人按照2-3

5、周测主备人提前收集、研究临界生一周暴露的问题制定周考错题重做(备课组群每周设置共享文档,每人根据临界生作业批改,先导课观察临界生至少填写一个问题临界生突破的重要抓手,周测主备人汇总,根据学情提前编写印刷周测学案

6、备课组长总结本次集备(1分钟左右),包扶教干点评(1分钟左右)

 

特别提醒 

1)传达例会学校和级部要求(不要占用集备时间,备课组长发在群里,平时在办公室传达)

2)每周的先导课、集备安排布置(不要占用集备时间重复,在月集备中早计划,早安排)(作战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