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二中理念文化
(2020-03-22 16:24:58)分类: 校园生活 |
沂水二中理念文化
基本理念
校训:修身志远 弘毅笃行
校风:惟真惟本 日新日进
教风:学高身正 厚生善导
学风:勤学善思 齐贤达理
学校愿景:建设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特色鲜明的一流名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 精英气质 国际视野的时代学子
发展策略:文化铸魂 质量立校 特色引领
一、“仁毅”内涵解读
仁毅: “天人合一”是儒家重要核心理论之一。孔子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道德素质之中。因此,他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仁者寿,智者乐。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既代表一种高度,也是稳固、踏实、宽厚、永恒的象征。山,就如同仁者,平和安静,不为外物所动;宽容仁厚,以爱待人待物;志存高远,追求永无止境。
而水则既代表一种深度,也是灵活、创新、拼搏、刚毅的象征。水,就如同智者,它普予生命,遍赋活力,有厚泽万物的奉献精神;它,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有水滴石穿的刚毅精神;它奋发向上、迎难而上,有大禹治水的开创精神;它容清纳浊、能容能大,有浮天载地的包容精神;它遇阻而攻,积淀力量,有流淌不息的求索精神;它随方就圆,不拘一格,行云一气,呵成佳作,从谏如流,从善如流,在不失本性中彰显着大写的智慧。
沂水山高水长、地杰人灵,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赋予了地区内学校一枚意蕴深远的文化标签。沂水二中置身山水之间,易感受到山作为仁者、德者,水作为智者、毅者的道德品质与博大胸怀,在深刻融入了对“仁山智水”的深刻思考后,创建并完善了以“仁毅”为核心的理念文化,以此立德树人,砥砺师生品性,并以“仁毅”为方圆,不遗余力地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以让学校上下充溢山之仁厚,水之智慧,让学校成为教育丛林中的一座山,厚重巍峨,令人仰止,成为教育大地上的一泓水,灵智悠远,令人神往,成为具有山水之大写精神的一流名校。
二、【学校精神】
锲而不舍 搏竞一流 阐释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语出《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世上任何事,唯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最终的成功。锲,是为学之要,是为业之道,是成人之坚。“锲”字所体现出来的专注、勤奋、耐心、积累和坚持的状态都对学校创新发展、师生汲知增智与涵养德行有着重要启示。提炼为“锲而不舍”是立足学校建校61年,历经6任校长,前进道路虽曲折却永不言弃、屡创辉煌,1996年出过山东省高考状元的办学实绩。可以说,二中的历史就是二中人锲而不舍、奋勇竞进的奋斗史。
搏竞一流:搏,意为拼搏;竞,意为“比赛、争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主题,学校或个人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直面竞争,敢于竞争。一流即最上等,最出色的追求。“搏竞一流”的精神传达了学校一往无前、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蕴含着催人奋进的无穷力量。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广大师生只有自信、自强,锐身自任,以积极向上的强烈进取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成长为国家栋梁,才能使学校立于教育潮头,成为一流名校。
“锲而不舍”体现学校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以及师生奋发向上的成长力量;“搏竞一流”指向发展目标,体现了学校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永争第一的大气魄。二者前后互为顺承,均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校训】
修身志远,弘毅笃行 阐释
沂水之地,素有鲁风,其民质朴忠恳,唯善是从,故孟母三迁,终育亚圣,诸葛忠武,天下三成。然山地贫瘠,人民束缚于生计,安土重迁,忌惮于舍近志远。征之文学,李逵忠诚有余而自立不足;观之历史,烈士众繁而将帅稀疏。业已地灵人杰矣,若求英才辈出,尚有赖于教育。
沂水二中今为省级规范化学校,育我沂蒙子弟功莫大焉。忆往昔,始以县十四中学(1958年12月至1960年12月)百余名师生双手起家,中经七年(1961年1月至1968年7月)解散磨难,复以县城关中学(1968年8月至1986年12月)起死回生,终易今名,2013年又汇聚原县第三中学力量,事业日新日大。六十年创业,可谓筚路褴褛,数万名师生,竟能愈挫愈勇,始终锲而不舍,搏竞一流,如深山小溪,执著前行,冲险破阻,终成滔滔之河,洋洋大观。
现代教育立德树人,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可就。悬的疏阔,易流于懈怠荒唐;仅重实际,则难免乎鼠目寸光。
“修齐治平”,循序渐进,唯修身最为根柢;修身而不止于自身,必竭才以致远,故高标上悬,明示“志远”;欲志远则不可目光如豆,不可畏惧艰难,“不可不弘毅”。然仅“弘毅”,易流于虚,故加《礼记》“笃行”二字以实之。合“弘毅”“笃行”言之,即《周易》“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精神,至于“厚德载物”之仁已隐含于“修身志远”矣。
四、校风
惟真惟本 日新日进
惟真惟本:惟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真实而精准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真”,即惟真才善、惟真才美、惟真才坚。惟本,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有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获得发展。惟本,方能不图虚名、稳打稳扎、牢固基础、创造实绩。以“惟真惟本”为校风,彰显着学校一贯的求真务实作风、踏实进取原则,引领着全体师生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求真求本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脚踏实地、目标清晰、矢志不移,成就人生梦想。
日新日进:日新:语出《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日进,意为日日更新,每日进步,不断发展,它强调过程,是一种不满足现状,在不断的探索中求得发展的精神面貌。“日新日进”的校风立足水日夜流淌,川流不息的创新精神,砥砺学校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以新取胜,砥砺全体师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技能,汲取新知,日日进步,取得长足发展。
“惟真惟本 日新日进”作为学校优良文化氛围的构建目标,符合学校现实形态,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有力保障。从句式上看,“惟真惟本”与“日新日进”采用对仗表述,合辙上口,工整优美,文字表现力十足。
五、【教风】
学高身正 厚生善导
学高身正: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能以自己的“学”为学生之师,“正”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将“学高身正”作为教风,意在要求学校教师广泛学习,博采众长,学识渊博,练就扎实专业功底的同时,能处处以身作则,在道德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在行动上作学生的楷模。
厚生善导“厚生”一词出自《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厚生,是中国传统的观念,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将其用在教风中,即要求教师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善导, 强调的是工作方法和育人手段,要求教师努力成长为一名智慧型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灵动活力之学子。
“学高身正 厚生善导”
六、【学风】(这条阐释不全)
勤学善思 齐贤达理
齐贤:即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达理:通达事理;懂道理。【出处】《吕氏春秋·不屈》:“察而以达理明义,则察为福矣;察而以饰非惑愚,则察为祸矣。”
其中,“齐贤达理”是立足沂水乡贤众多,传承其精神的角度而提炼。
七、【办学愿景】
建设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特色鲜明的一流名校
学生向往:要让学生向往,源于他们在学校内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成长。因此,于学生,学校努力营造他们健康成长的生命绿洲,坚持育人为本,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发现并培养学生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成才,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幸福:要让教师幸福,就是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立足点,倾情为教师发展服务。于教师,学校施行倾注真情的人本化管理,充分尊重教师价值,强化教学教研实绩,重视培训进修工作,为其才智的发挥与增长提供最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职业幸福,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学校浓浓的关爱。
特色鲜明:特色办学是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标志,是学校最具辨识度的个性标签,也是学校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可为学校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契机。学校基于此,以“仁毅”为核心理念,在学校各方面工作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丰富着学校人文内涵与教育内涵,提升了教育品质,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流名校:学校愿景源于学校的发展底蕴,以及对学校发展的精准定位,并引导着学校的分步发展规划。一流名校,之于学校是拥有先进的办学思想、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育教学成果;一流名校,之于教师是具备渊博的知识、独特的教学风格、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名校,之于学生是拥有卓越的成绩,一流的素质,为成功人生奠基。
学校愿景来自崇高的教育使命感,来自对自身实力的信心,以及办学成果的历史积淀。它立足师生两大主体,其确立深度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八、【培养目标】
家国情怀:《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它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学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注重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并具有朴素爱国情感与民族文化定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以将来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精英气质:精英,是社会的精华,他们在能力、见识、素养等诸多方面超越普通人,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精英气质,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一贯所推崇和秉承的,强调的是一种劲气内敛的精神气质。学校从古今中外的精英阶层共有的精神气质出发,立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各种德育智育平台,从儒雅、胆识、大度、沉稳、严谨、担当、坦诚等诸多要素出发,培养学生的精英气质,为他们的终身卓越发展与幸福人生奠基。
国际视野:学校教育理念与时代同步,发展策略与当代接轨,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以开阔的胸襟纳中外,在促进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同时,追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学子。学校学生在这种教育理念与氛围的熏染中,于勤奋学习之余努力开阔自己,不断拓展知识广度、挖掘知识深度,了解中外文明,提升综合素养,为成长为全面发展、个性优异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时代学子:时代学子就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学子。学校教育与时代同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宗旨,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全面成长。时代学子有思辨意识和创新精神,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并怀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有家国情怀,有世界眼光,真正做到与时代同步,与精彩同行。
学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精英气质、国际视野的时代学子,既是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也是莘莘学子的殷殷期盼,深度体现了学校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必将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九、【发展策略】
文化铸魂 质量立校
特色引领
文化铸魂: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文化铸魂,是高品位、高境界的发展策略。学校坚持“仁毅”核心理念,用优质文化铸就学校灵魂,强化文化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坚持以文化为核心,引领并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文化为动力,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和生活方式,实现全新的发展态势。同时,学校注重以文化人,通过优秀文化陶冶师生情操,润泽师生心灵,影响师生品行。
质量立校:
特色引领: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品牌和教育形式。特色是“人无我有”办校优势,体现了一所学校对自身特点的清晰认识。沂水二中注重特色引领意识,坚持“仁毅”核心理念,全面巩固和发挥现有文化优势,多措并举打造特色校本课程,并大力培育学校各方特色,不断丰富教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