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课“十不准”
(2018-03-27 07:02:26)分类: 工作轨迹 |
自习课“十不准”
学习需要高度的精力集中,需要连续的思维,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静下心来思考,所以安静的自习环境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制定自习“十不准”。
1、老师或外来人员途径或进入教室时,不准抬头、向外张望、喊叫或提示班内同学。
2、不准交头接耳说话,讨论问题。
3、不准迟到、早退、旷自习。
4、不准串座位,随意走动,出教室。
5、不准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前俯后仰。腿脚不准伸向过道或前排椅子下,要保持正确坐姿。
6、不准趴在桌上,打瞌睡、睡觉。
7、不准用手托腮,用胳膊接触头部,头部不能距离课桌过近。
8、不准接水、倒水、喝水,吃东西,梳头、照镜子、剪指甲,转书本或笔,听音乐等
9、不准收发作业,统计错题,传递物品。
10、不准在课桌上放置任何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水杯、零食、玩具等),不准阅读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读物,包括各种广告、游游戏、漫画、娱乐有关的小说、杂志等。
总体要求:自习安静有序,学习全神贯注,做到零拍头率,打造“高补第一自习”。
前一篇:冲刺高考70天誓师大会讲话
后一篇:高考加油70天宣誓学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