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没有分到实验班
(2022-08-30 09:39:15)| 分类: Andy |
班级通知群有学生发信息,好奇怎么有孩子在家长通知群,翻了翻群成员名单,越看心里越紧张,怎么过半数的孩子在群里,最终数字落在半数以上又7个。
也许是我的大惊小怪,也许是70后与80后家长的区别,也许是深知手机带来的烦恼远远大于带来的快乐。对这么多孩子入群深表担忧,同时也更加担忧的是更加确定我们没有分到实验班。
当你没有分到实验班,第一反应是怎么会?第二反应是不可能吧?第三反应是疏忽大意了,没有重视分班考。第四反应是“天不怕,地不怕”只要努力,不比人差。
热情高涨的态度只有三分钟,家长如此,孩子更是如此。从第一天得知班号到今天已经三天了,孩子从第一天的“失落-奋起直追”的心态到今天的些许懒散,都是做为一个正常人的表现,无可厚非。家长做些日记,以表逆袭的信心和督促。
我想从三个方面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
1. 学习的习惯
2. 学习的效率
3. 自驱力的激发
做为足球特长生,每天放学都有训练,是个双手赞同的好事。虽然占用了放学后的两个小时,但是一天的学习之后有充分的运动,不仅身心得到了放松,而且也学了一名“手艺”,同时也对回家后的学习效率提出了要求,必须“高效”的完成作业。这里的“高效”不应该只是时间上的高效,应该包含对知识理解运用的高效,是一个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这个要在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效率是以好的学习习惯为保障的,新的初一是重塑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一个重要起始。这一点信心是必要的也是应当的。愿望的落实是信心的保障,也是学习习惯的保证。
至于自驱力,是这三项中最重要的,关于如何做到自驱力,网上有很多文字,不做过多表述。关于自驱力其实应该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而不是现在。现在能做的无非就是开始培养,或者使之日臻成熟。于我,应该是使之保持活力,逐渐放手。
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落实到行动,才能保证逆袭的可能。
(写一篇于我新鲜的主题,还是故事性很强的,生活因为曲折才生动,才会有惊喜而不是惊吓)
前一篇:高考第四天-大功告成
后一篇:开学第二周-英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