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2012-02-04 21:12:44)
标签:

埃及

开罗

                                        开罗印象

 

开罗市区

http://s10/middle/68c2356dtbb3413a9e1d9&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开罗印象

                    文图/Miumiu

 

开罗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非洲城市。

 

但我相信,每个人从童年就进入了这座城市,因为它的名字联系着金字塔和尼罗河。

 

法语中,世界所有城市名都不带冠词,而开罗是仅有的两个加冠词的城市之一,另一个是古巴的哈瓦那。为此,法国人的解释有二:首先,是为了发音的和谐,其次是尊重“开罗”在阿文里“征服者”的原意。“征服者”是名词,法语里就一定要带冠词。

 

开罗很大,是一个有着1700万人口的城市。从飞机上看,灯光之美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但一个法国朋友说:看一个城市的潜力,不是夜晚灯光的璀璨。他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何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和繁华”。

 

开罗白天的确是不怎么好看。千篇一律的土黄色居民楼,全部不封顶,钢筋水泥赤裸在光天化日下,城市破烂不堪,像被战争洗劫过一样。

 

当地人说,不封顶的楼房是为了逃税,虽然房子外表丑陋,但内部设施一应俱全。无论怎样,如此缺乏统一规划的城市布局,着实有损于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

 

但政府却舍得血本建清真寺,开罗把所有的美丽都让给了清真寺,因为它们是当地人的精神府邸,决定着人们的心跳、表情和行为方式。

 

每早清晨6时,喊祷声从城市四周响起,催促人们跪地,向着麦加的方向祈祷。祷告一天5次:晨祷、午祷、下午祷、晚祷和夜祷。每到祷告时间,无论店铺老板、公安警察还是公司职员,都会放下手里工作,双膝跪地祷告,其虔诚让人瞠目。赶上祷告时间你要进商店买东西,门上会挂着牌子:祷告时间,二十分钟后回来。

 

这是一种平和恬淡的生活,不博取钱财,而是固守一种生活习惯。应该说,清真寺在开罗,是设在人间的天堂。

 

有人说,在开罗,低头抬头都是文物,文物过于密集,却又缺乏整体调配,难免让城市流于破败。开罗缺乏艺术气质,街头巷尾偶见的黑铜雕塑,也远不可能让她成为一座艺术之城,她很难像巴黎那样回荡着节日般的气氛,把游人的身心激荡得兴奋舒坦。

 

欧洲的城市也很旧,但绝不破败。

 

开罗大街上常有10几岁的儿童,在出租车等红灯时上前兜售旅游纪念品。据了解,开罗儿童失学现象严重,老百姓的工资收入也很微薄、大约在5、600镑左右,相当我们国内的千元。

 

开罗人很闲散,他们生活恬淡,不紧不慢。你看马路边,常有男人坐在马路边吸水烟。他们在享受生活,虽然生活并不富裕。对物质的追求,对他人的防范,他们看的很轻。连他们的目光都有一种无须躲闪的自重。

 

当你对他们说,自己不够发达,开罗人反问道:“你是指的是什么?他们的闲散似乎是一种盲目的自我充裕。

开罗人热情,见到中国人尤其友好。所有商贩几乎都会用中文问好、讲价。中文在开罗很有市场,居然还有人会对你唱“老鼠爱大米”那首歌。

 

埃及已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赫福兹有一句对埃及人的经典评价:待人像埃及人那样热情, 对时间像德国人那样苛求。

 

开罗也是一个高度警戒的国家。我们的摄象记者在尼罗河边拍外景,马上有警察过来干预,这与巴黎形成强烈对比。凯旋门照相角度很难找,许多游客干脆站到隔离墩上拍照,没有人来干预,更没有人盯着你看,那是一座让生命变的像风一样自由的城市。

 

尼罗河将开罗分成东西两岸。东岸高楼林立,商市发达,西岸民宅破败,垃圾遍野。开罗著名的“死人城“就在西岸,这里是个巨大的坟场,社会最低层人世代居住在这里。据说,他们都是守墓人。

 

开罗表象繁华,一派非洲第一大城市的泱泱风范。开罗很大,占地17393平方公里。但城市不在大,在于精致。

 

从金字塔方向远眺开罗

http://s9/middle/68c2356dtbb341e803c08&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开罗国家博物馆,那里面展有好多的木乃伊,这是我所参观过的感觉最差的一个博物馆,好像空气里都飘着干尸的味道

http://s2/middle/68c2356dtbb3429440601&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开罗市区的店铺

http://s5/middle/68c2356dtbb3430289394&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开罗市区

http://s11/middle/68c2356dtbb3436ad819a&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开罗的清真寺

http://s13/middle/68c2356dtbb343c8aaa8c&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开罗民居

http://s8/middle/68c2356dtbb344652a9b7&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清真寺

http://s1/middle/68c2356dtbb344c60cde0&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清真寺

http://s10/middle/68c2356dtbb3452594bf9&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金字塔旁的店铺

http://s5/middle/68c2356dtbb3459970034&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金字塔旁的店铺

http://s8/middle/68c2356dtbb345f999197&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古埃及的发源地-尼罗河,也是埃及人精神的摇篮

http://s1/middle/68c2356dtbb34662a2c10&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开罗大学

http://s11/middle/68c2356dtbb346c00776a&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http://s3/middle/68c2356dtbb346f674962&690开罗印象" TITLE="(非洲行-埃及篇) 开罗印象"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