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2012-11-10 22:11:26)
标签: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

文化

分类: 图片转载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动物学家考证,袋鼠是袋类动物的典型代表。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袋中发育。母袋鼠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至4个仔,袋鼠出生后即要入袋,食用低脂肪乳水,这就决定了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个。袋鼠出生时非常小,大约只有1粒花生米那么大,成年袋鼠的身高有2.6米,体重可以达到50公斤。袋鼠用下肢跳动,奔跑速度非常快,时速可达50公里以上。

        袋鼠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其作用非常大,在休息时它可以支撑于地,与双下肢共同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跑动中尾巴更是重要的平衡工具,另外袋鼠尾巴还是重要的进攻与防卫的武器。

中文名:袋鼠
英文名:kangaroo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亚纲:有袋亚纲
目:双门齿目
亚目:袋鼠亚目
科:袋鼠科
属:大袋鼠属
种:红大袋鼠、东部灰大袋鼠、西部灰大袋鼠、羚大袋鼠等。
分布:袋鼠(Kangaroo)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所有澳大利亚袋鼠,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

外形特征:
  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

    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但雄性没有,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袋鼠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哺乳动物,在澳洲占有很重要的生态地位。袋鼠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常常以前肢举起,后肢坐地,以跳代跑。袋鼠一般身高有 2.6米,体重约有80公斤。

  袋鼠通常作为澳大利亚国家的标识,如绿色三角形袋鼠用来代表澳大利亚制造。袋鼠图还经常出现在澳大利亚公路上,那是表示附近常有袋鼠出现,特别是夜间行车要注意,袋鼠的视力很差,加上对灯光的好奇会跳去“看个究竟”。但因为袋鼠的繁殖率高所以即使不小心撞死了也不需要负责,会有专门的人把袋鼠尸体收走。

  袋鼠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但也有些较小品种的袋鼠会单独生活。

  袋鼠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或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袋鼠属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而在太阳出来后不久就回巢。

  袋鼠通常生活在野地,也有可能被人饲养。而或行驶在道路上时,忽然会有野生袋鼠冲出来,所以在澳大利亚开车的人要小心。

  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左边的是袋鼠,右边的是鸸鹋。

生长繁殖: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 30-40 天左右即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直到 6-7 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妈妈袋鼠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袋鼠妈妈可同时拥有一在袋外的小袋鼠,一在袋内的小袋鼠和一待产的小袋鼠。

  小袋鼠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毛长齐了,背部黑灰色,腹部浅灰色,显得挺漂亮。五个月的时候,有时候,小袋鼠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下去。小袋鼠越来越调皮,头被按下去,它又会把腿伸出来,有时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育儿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七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最后,小袋鼠长到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可它还得靠吃妈妈的奶过日子,就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

  经过三四年,袋鼠才能发育成熟,成为身高2.6米、体重80多公斤的大袋鼠。这时候,它的体力发展到了顶点,每小时能跳走65公里路;尾巴一扫,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而母袋鼠呢,由于长着两个子宫,右边子宫里的小仔刚刚出生,左边子宫里又怀了小仔的胚胎。袋鼠长大,完全离开育儿袋以后,这个胚胎才开始发育。等到40天左右,再用相同的方式降生下来。这样左右子宫轮流怀孕,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的话,袋鼠妈妈就得一直忙着带孩子。

生活习性:
  袋鼠以矮小润绿离地面近的小草为生,将长草与干草留给其它动物。个别种类的袋鼠也吃树叶或小树芽。
袋鼠家族中“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它们对外族成员进入家族不能容忍,甚至本家族成员在长期外出后再回来也是不受欢迎的。家族即使接受新成员,也要教训一番,直到新成员学会许多“规矩”后,才能和家族融为一体。

  袋鼠属于有袋目动物。有袋目是哺乳动物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目前世界上总共才有150来种,分布在澳洲和南北美洲的草原上和丛林中。在有袋目动物当中,红袋鼠是最有名的。
  
    大袋鼠只有澳洲才有,被澳大利亚人民视为他们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有大袋鼠的形象,我们动物园里的大赤袋鼠、大灰袋鼠,就是直接来自澳大利亚的“贵客”。

  在欧洲人进入澳洲大陆之前,大袋鼠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澳洲大陆。然而,到了四五十年前,澳大利亚野生大袋鼠的数量却急剧减少,不少人甚至担心这种珍贵动物会走向绝灭,呼吁人们保护它们。以后,由于得到了妥善保护,袋鼠的数量又逐渐增加。据估计,澳大利亚一共有1200万只各种种类的袋鼠,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

袋鼠引发的医学:
  有趣的是,袋鼠妈妈这一套奇妙的育儿方法,还引起了医学家的兴趣。1984年,两位美国医生从袋鼠的育儿方法得到启示,发明了一种养育人的早产婴儿的新方法。早产婴儿的生活力很差,过去都是放在医院的暖箱里养育的。没有暖箱,早产婴儿很容易死亡。这两位医生挂一个人工制造的育儿袋,婴儿放在育儿袋里,又温暖,又能及时吃到妈妈的奶。而且,婴儿贴着妈妈的身体,听着妈妈的心跳,生活力可以大大提高。

袋鼠的发现:
  一般认为,袋鼠最早是由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的。其实并非如此。在他以前140年,荷兰航海家弗朗斯•佩尔萨特于1629年就遇上了袋鼠。那一年,佩尔萨特的轮船在澳大利亚海岸附遍搁了浅,看见了袋鼠以及悬吊在它的腹部的育儿袋里的乳头上的幼仔。但是,这位细心的船长竟错误地推测,幼仔是直接从乳头上长出来的。不过,他的报道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快就被人们完全忘记了。

  而库克船长第一次看见袋鼠的时间是1770年7月22日,那一天他派几名船员上岸去给病员打鸽子,改善生活。那是在澳洲大陆指向新几内亚的那个“手指尖”——约克半岛附近。现在的库克豪斯就坐落在这里,这个城市是以伟大的航海家库克的名字命名的。人们打猎回来以后,说看到一种动物,有猎犬那么大,样子倒蛮好看,老鼠颜色,行动很快,转眼之间就不见了。两天以后,库克本人证实了船员们所说的并没有弄错,他自己也亲眼看见了这种动物。又过了两周,参加库克考察队的博物学家约瑟夫?本克斯带领四名船员,深入内地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后来,库克是这样记载的:

  “走了几里之后,他们发现四只这样的野兽。本克斯的猎狗去追赶其中两只,可是它们很快跳进长得很高的草丛里,狗难以追赶,结果让它们跑掉了。据本克斯先生观察,这种动物不像一般兽类那样用四条腿跳,而是像跳鼠一样,用两条后腿跳跃。”

  有趣的是,由于他们对这种前腿短、后腿长的怪兽时感到非常惊异,就问当地的土著居民怎样称呼这种动物,土人回答:“康格鲁(kangaroo)”。于是,“康格鲁”便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并沿用至今。可是人们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康格鲁”在当地土语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的经济价值:
  作为澳大利亚的象征之一,袋鼠一直是当地人的骄傲。袋鼠肉制品和其他衍生产品市场每年可带来1.72亿美元的收益。

  袋鼠皮具有独特的纤维结构,是制革的优良原料,袋鼠皮的张幅约5~6平方英尺,皮型呈三角形。袋鼠皮的胶原纤维束与一般哺乳类动物皮(如牛皮)的胶原纤维束相比,编织形式不同,大部分胶原纤维束平行于皮面呈波浪式层状编织,不同层次间相互交错连接,层与层之间的交错角小于90°,各部位胶原纤维的编织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紧密程度上稍有差别,一般臀部和颈部较厚,而腹部较薄,袋鼠皮的弹性纤维较小,但分布比较均匀。

  澳大利亚之所以让袋鼠作为国徽上动物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永远只会往前跳,永远不会后退。希望人们也有像袋鼠一样永不退缩的精神。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