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回到了西宁。受到西宁千余人的欢迎。马步芳为他设了酒席压惊。在席上,马步芳说;“全国各地都唱一支青海民歌《在哪遥远的地方》
。这是王教官为我们青海争来的荣誉,我要让全青海都知道,我青海省有一个王洛宾王教官。”出狱后他到昆仑中学教书。
经一位朋友介绍,王洛宾认识一位叫黄玉兰的姑娘,是一位助产士,不久他们结了婚。结婚后王洛宾忙于工作,很少在家里。他大儿子出生那天他非常高兴,举着儿子说;“上帝啊,我也有儿子了”。黄玉兰没有洛珊的浪漫,气质和才华,但是她有洛珊的没有的谦让,大度,宁静。
这时候他来到青海省教育厅工作,收入不错。还为青海师范学校编写了《小学音乐教材》和《音乐师资训练》教材。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马步芳决定在西宁办一个社火比赛,总指挥是王洛宾。社火比赛很热闹,有秧歌,踩高跷,狮子滚绣球,跑旱船,舞龙灯等等。演出最后,是马主席的社火队表演的《四季歌舞》。歌舞的歌词是马主席编的,曲是王洛宾改编的,就是现在流行的河湟民歌,《花儿与少年》。由八个少年和八个少女边歌边舞,演出获得阵阵喝彩,等八个少女下台后,大家发现八个少女原来是八个小伙扮演的。被群众称为八大光棍歌。王洛宾利用去各地演出的机会,收集了大量民歌素材,整理改编了二十多首歌曲。1947年马步芳的儿子八十二师师马继援调防到陇东,请王洛宾到他部任职,王洛宾调到八十二师任师政治部副主任,主要负责文化工作。
王洛宾在兰州被国民党关在监狱时,他的歌曲就在大后方传播开来,他自己一点也不知道。重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把他的歌曲作为学校的音乐教材,江定仙,陈田鹤等都改编了他的作品。
一九四七,马步芳派王洛宾给傅作义送寿礼,王洛宾回到了离别十年的北平城。
他来到他的母校北师大,正赶上北师大45周年校庆,他与音乐系师生校友举办了一场“老校友王洛宾新疆民歌演唱会”唱的全是他创作改编的民歌,演出引起了轰动,随后组成了“北师大歌咏团”到北大,清华,燕京,辅仁等大学巡回演出。
当时北平闹学潮,王洛宾也参加了学潮,受到特务的跟踪,因为他是国民党青海省主席马步芳派来的,特务不敢抓他,就告到傅作义哪里,傅作义的秘书把他叫去,大骂一顿;“你身为国民党上校军官,在党国危难之时,不替党国办事,却跑去参加学潮要不看马长官的面子,早把你军法处置了。”
王洛宾被强制赶出来北平。
一九四九年解放军进攻西北,马步芳把王洛宾叫去,要打仗了,这里不需要你了,你走吧。
王洛宾从兰州回到西宁,和妻子商量,收拾东西准备回北平,他想自己虽然在国民党部队,从事的是文化工作,又没有做个什么坏事,所以心里很坦然。他在西宁一个中心当音乐教员。
1949年9月,西宁解放了,王洛宾作为起义人员在军管会登记后回到家里,准备举家迁回北平。
加载中,请稍候......